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中国杰出的现当代艺术机构。UCCA秉持“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的理念,以四座建筑风格和展览项目各具特色的美术馆,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艺术展览、公共项目和教育活动。UCCA在董事会的支持下,通过捐赠、赞助、票务及UCCA Lab的商业活动获得资金支持。自2007年在北京创建以来,UCCA已呈现了200余场展览,并吸引了超千万的观众到访参观。
UCCA北京主馆位于北京国营第七九八厂(现798艺术区核心区域)于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原厂房中,厂房由德绍设计学院(原二战时期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东德建筑师负责设计。2007年,建筑整体由让–米歇尔·维勒莫特和马清运全面翻新,并保留了建筑自身工业历史的痕迹,2019年则由荷兰设计公司OMA 重新设计,进行建筑空间的全面升级。UCCA北京主馆占地约一万平方米,除标志性的大展厅和其它大小不一的多个展厅之外,还有一间报告厅,以及用于举办教育、学术和聚会等活动的公共空间与员工办公室。2018年,正式获得由北京市文化局认证的非营利美术馆资质。
UCCA沙丘美术馆是一座隐于沙丘之下的美术馆,坐落于北戴河渤海海岸,距北京300公里的繁荣海滨社区内。美术馆由OPEN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展厅由一系列形似洞穴的细胞状空间彼此吸引联结而构成;来自天窗的自然光为部分室内展厅提供光源,几个户外展厅则朝向开阔的海滩。UCCA沙丘美术馆每年推出注重与在地环境的互文关系、呼应建筑形态与馆内空间的展览,尤为关注国内外新兴艺术家的创作实践。UCCA沙丘美术馆由UCCA战略合作伙伴阿那亚建设且提供资金支持,自2018年对公众开放,现已成为阿那亚海滨文化生活社区靓丽的艺术风景线。
座落于苏州河畔,UCCA Edge位于上海静安区盈凯文创广场,建筑空间共计三层,总占地5500平方米,其中包括1700平方米的展厅,环绕式户外露台,以及包括大堂、报告厅与咖啡厅在内的公共区域。UCCA Edge于2021年对公众开放,其空间建造由纽约SO –IL建筑事务所担纲设计。UCCA Edge致力于为公众带来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展览。位于人民广场以北,毗邻地铁曲阜路站,地处新兴活力商圈的UCCA Edge 已成为上海崭新的艺术地标,为这座充满文化活力的城市注入新的动力。
UCCA陶美术馆聚焦当代陶艺文化,致力于探索和展现“陶”这一媒介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多元潜能。坐落于享有“中国陶都”美誉的江苏省宜兴市,地处重新焕发活力的丁蜀镇陶二厂文化街区的核心区域,UCCA陶美术馆由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是建筑师隈研吾首次使用陶土作为主要材料的建筑作品。场馆外立面采用手工烧制的陶板,自然渐变的窑变色彩灵感来源于宜兴自宋代启用的紫砂。秉承UCCA的全球艺术视野,根植于宜兴独特的文化遗产和数千年的制陶历史,UCCA陶美术馆的展览与相关活动不仅聚焦国内外艺术家以陶瓷为媒介的当代艺术实践,更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语境,以促进中国陶艺文化与世界的交流和对话。作为宜兴市首家当代艺术机构,UCCA陶美术馆于2024年10月对公众开放。
UCCA于2007年在北京开馆,前身为由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创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7年在一组国内外董事的支持下,UCCA完成了机构的重组与转型。现正式名称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并秉持“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的理念,致力于通过艺术,推动中国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对话之中。
自创建起,UCCA已为观众呈现超过200场展览。2007年UCCA开馆展——“’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由时任尤伦斯基金会主席费大为策划,该展览被认为是国内探索中国前卫艺术发展的首个美术馆展。此后,UCCA还举办了中国艺术史上更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展览,如“中坚:新世纪中国艺术的八个关键形象”(2009)、“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2013)、“戴汉志:5000个名字”(2014)和“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以及聚焦中国艺术将自身纳入全球当代艺术图景历史时刻的“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等。UCCA还为推动中国艺术发展的许多重要艺术家举办了备受瞩目的个展和回顾展,其中包括曹斐、陈文波、季大纯、季云飞、耿建翌、顾德新、郝量、黄永砅、阚萱、刘建华、刘韡、刘小东、莫毅、邱志杰、宋冬、汪建伟、王克平、王兴伟、王音、徐冰、徐震、尹秀珍、喻红、曾梵志、张洹、张永和、赵半狄、赵刚、颜磊、严培明、谢南星和展望等。
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的重要展览亦于UCCA呈现,其中包括帕维尔·阿瑟曼、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马修·巴尼、刁德谦、托马斯·迪曼德、宫岛达男、黄汉明、莫瑞吉奥·卡特兰、威廉·肯特里奇、玛丽亚·拉斯尼格、李明维、梁慧圭、莫娜·哈透姆、伊丽莎白·佩顿、杉本博司、提诺·赛格尔、吕克·图伊曼斯、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劳伦斯·韦纳、泰伦·西蒙、卢贝娜·希米德、谢德庆和可海恩德·维里等。通过这些展览及相关项目,UCCA积极推动中国艺术与世界交流,令国内外观众有机会一睹世界艺术大师的创作实践。此外,UCCA还为中国观众呈现了与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相关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如巴勃罗·毕加索、马塞尔·杜尚、罗伯特·劳森伯格、亨利·马蒂斯和安迪·沃霍尔于中国的大型个展。
UCCA始终关注中国新兴艺术力量,近些年为中国艺术家,如张如怡(2022)和王拓(2021)等人举办了首次机构个展。此前还通过“新现场”表演讲座系列活动(2019)、“新倾向”系列展览(2015-2019)和“由……策划”系列展览(2009-2011)为众多具有潜力的艺术新声提供展示平台。此外,亦举办了众多与摄影、建筑、设计等视觉文化相关的展览。UCCA还与国际领先的艺术机构密切合作,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参与全球对话,为中国艺术家在北京之外,甚至海外举办了如沙特阿拉伯首届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2022)、“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 法国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2016)和“曹斐:在过满的世界挖一个洞”( 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2018)等展览。
2017年,在国内外董事的支持下,UCCA完成机构重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式获得北京市文化局认证的非营利美术馆资质。而作为UCCA服务社群发展、推动学术研究的引领者,北京尤伦斯艺术基金会亦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为非营利性基金会。自此,UCCA发展了包括UCCA Lab和UCCA Kids在内的商业实体以提供额外支持,并在北京以外多个城市开设了分馆。
如需了解UCCA的更多工作进展,请下载查阅UCCA 2024年报。
田霏宇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
田霏宇现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自2011年出任UCCA馆长以来,他带领机构从一座由创始人所有的私人机构发展转型为中国杰出的现当代艺术机构,旗下多个场馆均获得业内广泛认可。
田霏宇为UCCA的广泛观众带来世界级的展览和项目,以现当代艺术构建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在其任内,UCCA呈现了百余位中国与国际当代重要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其中包括马修·巴尼、曹斐、莫瑞吉奥·卡特兰、顾德新、卢贝娜·希米德、威廉·肯特里奇、杉本博司、吕克·图伊曼斯、徐冰、梁慧圭、曾梵志等。他着重发掘并培养新锐艺术家,同时策划了马塞尔·杜尚、亨利·马蒂斯、巴勃罗·毕加索、罗伯特·劳森伯格和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中国最为全面的展览。在他的带领下,UCCA从单一场馆发展成为建筑风格和展览项目各具特色的四座美术馆:包括主馆UCCA北京、北戴河UCCA沙丘美术馆、上海UCCA Edge,以及江苏宜兴UCCA陶美术馆。田霏宇将私人捐赠、赞助体系与商业项目相结合,开创了一套全新的美术馆运营模式,从而拓展了传统收入来源之外的新渠道。
田霏宇以策展和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专业造诣而备受关注。他曾担任于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呈现的大展“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2017)的联合策展人;曾策划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展览“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2016)。2021年,他策划了首届利雅得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摸着石头过河”,该展是迄今为止沙特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展。他是2025年瑞士韦尔比耶国际艺术峰会的策展人,主题为“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危崖时代下的艺术”。
2009年至2012年间,他创办中国首个国际发行的双语当代艺术杂志《艺术界LEAP》,并担任编辑总监。在此之前,他驻北京并担任《艺术论坛》中文版创刊主编、巴塞尔艺术展中国区代表和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其文章曾发表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读书》等刊物。2015年,田霏宇被世界经济论坛提名为“全球青年领袖”;2016年,被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选为“公共知识分子”项目成员。他拥有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和杜克大学文学与历史学士学位,并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在清华大学进修中文。他1979年出生于费城近郊,自2006年起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吴奕萱
北京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理事长
UCCA Lab副总经理
吴奕萱现任UCCA Lab副总经理兼任北京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自2016年加入UCCA以来,负责UCCA在艺术与商业多元合作领域的探索与创新,积极开拓与推动美术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018年,原UCCA特殊项目部和商业拓展部整合为现在的UCCA Lab,吴奕萱领导该团队与国内外诸多领军企业、头部品牌及政府机构合作,策划并实施了上百场跨越不同国家和城市、形态多样且规模各异的艺术项目,以及多个国际文化品牌的大型巡展。数年来,吴奕萱带领UCCA Lab活跃于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前端领域,同时致力于为UCCA的可持续运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吴奕萱拥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
孔令祎
品牌副总裁
孔令祎现任UCCA品牌副总裁,2012年加入UCCA,负责打造UCCA整体对外品牌形象与宣传,以及展览营销推广与宣传内容的策划与传播。现管理品牌市场部、观众体验部及数字化战略部。2017年,孔令祎主导将原UCCA推广部更名为UCCA品牌部,并与市场部合并为现在的UCCA品牌市场部,该部门包括媒体关系团队、市场营销团队、设计团队、编辑团队以及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团队。观众体验部直接面对观众,会员与志愿者,负责会员管理,志愿者培训招募以及对客服务。数字化战略部则专注于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数据调研及分析,为UCCA提供数据支持。十多年来,孔令祎带领团队致力于建立美术馆与观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提升UCCA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孔令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拥有视觉传达专业硕士学位。
郭希
展览部总监
郭希现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总监。自2014年加入UCCA以来,一直负责展览策划的相关工作,在展览的理念策划和管理统筹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对当代艺术系统及其生态有着深入的理解。曾参与组织策划了多个重要展览,其中包括“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马蒂斯的马蒂斯”“曹斐:时代舞台”“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徐冰:思想与方法”“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曾梵志:散步”及“新倾向”系列等。同时,随着UCCA馆群的持续拓展,工作现已涵盖目前四所场馆的展览规划及统筹组织,并协同馆长一起,积极为机构确立学术体系,支持艺术社群的发展,以及构建良性的机构运作模式。郭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拥有美术学硕士学位,其教育专业背景涵盖博物馆学与美术馆学研究。
黄文璇
UCCA Kids总监
黄文璇现任UCCA Kids总监。自2018年加入UCCA以来,先后在UCCA研究部担任研究协调负责文献研究,2021年调入UCCA Kids,负责部门业务规划及团队管理。黄文璇拥有丰富的艺术机构实践经验,曾担任《艺外》杂志记者、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协调人及OCAT研究中心图书文献部主任,期间负责策划、研究与执行相关机构的多个项目。加入UCCA后,在研究部组织UCCA十年展览史的梳理和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UCCA展览文献查询系统。转至UCCA Kids后,发起并策划了多个儿童项目,包括策划“如镜之书:15位艺术家与孩子的对话”展览,并主编了“UCCA艺术家和小朋友”系列书籍等。黄文璇拥有广告学、平面设计及纯艺术专业教育背景,获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
施怡然
发展部总监
施怡然现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展部总监。自2020年加入UCCA以来,负责赞助筹款、影响力拓展,以及美术馆大型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施怡然带领团队维护国内最成熟的赞助人体系,并成功于北京和上海两地组织了多届UCCA年度慈善庆典,为支持美术馆的运营和机构的学术发展,筹得大量善款与拍品。通过与艺术家、藏家、画廊、基金会、企业及个人赞助者建立紧密而稳固的联系,施怡然不断扩大美术馆的支持者基础,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提升机构的影响力。施怡然在非营利性机构和美术馆领域积累了多年工作经验,拥有伦敦艺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与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艺术品商业硕士学位。
邓舟源
财务总监
邓舟源现任UCCA财务总监。自2019年加入UCCA以来,负责全面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财务规划、预算与成本控制、财务报告与合规性管理,以及融资和尽职调查等领域。加入UCCA之前,曾就职于毕马威(KPMG)会计师事务所等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财务相关经验与对外沟通协调能力。在UCCA任职期间,他成功处理了来自不同部门和机构的多次审计与评级事项,确保了财务的合规性。邓舟源拥有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的硕士学位。
孙侃
人力资源总监
孙侃现任UCCA人力资源总监。自2018年加入UCCA以来,负责全面管理UCCA的人力资源工作,包括UCCA的人力发展战略、绩效体系、员工关系、人才招聘、薪酬及福利等,并致力于为机构持续营造一个专业、公平且开放的工作环境及氛围。孙侃拥有10年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曾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就职。孙侃拥有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硕士学位。
朱玮琦
UCCA集团首席商业官
朱玮琦现任UCCA集团首席商业官(CCO)。自2018年加入UCCA以来,主要负责UCCA集团的商业策略,开拓以艺术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包括:
UCCA Store:开创具有艺术灵感和创意的原创产品,长期与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
UCCA IP:整合全球超级艺术IP资源和国内顶级艺术内容,打造UCCA IP及艺术IP生态链;
UCCA Edge BD:开创美术馆多元化艺术商业沉浸体验等。
拥有17年以上的品牌定位、品牌策略、整合营销、跨界合作及运营管理的经验。曾在宝洁、百事等公司负责品牌建设、营销和销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