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沙丘美术馆于2019年4月23日至9月8日呈现展览“敢当:当代神石注疏”,收录10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形式或材料上均与石头有所联系,也偏向从当代的眼光审视这一沉默的文化质料。艺术家的个体意识借本次展览的机会降落到广阔、古老的集体意识之中。本次展览特依据UCCA沙丘美术馆的独特空间而设计,这座由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和黄文菁主持设计的美术馆隐于距北京约300公里的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内的沙丘之下。借美术馆首次于春夏两季开放的展览机会,UCCA沙丘美术馆期望借助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向更大范围的公众推广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本次展览由UCCA策展人杨紫策划。
展览作品仿佛是“万物有灵论”的注脚——即便是石,也包含生命、感知和思维能力。王思顺的《启示16 9 1》为捡拾来的石头赋予拟人化的视角,三块矗立着的石头庄严地站在一条直线上,拘谨地互动,仿佛在参加一场紧张的宗教仪式。赵要、林穴和米格尔·安赫尔·里奥斯选取普通形状的石头,却通过细节、位置和动势的经营,让作品获得生机:赵要将巨大的红色玛尼石置于沙丘美术馆前方的开阔海浪沙滩之间,宛如汲取阳光的细胞;林穴将山中捡拾的果核描绘成漂浮的星球,或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米格尔的录像中从山上倾泻而下的石球,亦让人联想起非洲羚羊才具备的矫健活力。
石头的“有灵”从侧面提出这样一些疑问:人类是否是世界万物的唯一尺度?以人的需求衡量一切价值,这种普遍化的理解世界的方式是否失于狭隘?这种狭隘性是否会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而形成异化的体制?——因为,只有人才能在资本的世界内消费、生产、创造剩余价值,在这场游戏中,自然只能充当被动的质料。铁木尔·斯琴与谢素梅均试图想象出与自然本身不同的尺度模型。铁木尔·斯琴于2019年创作的《刺柏》宛如一块人类纪之前的广告牌,宣告着其所在时空的道德观念。谢素梅“藏石”让人联想起古代中国文人收集奇石以寄托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不过,她对石的展示更具有存在主义意味:在经过千百年自然界锤炼的存在物面前,人以自身生命周期衡量时间,是否可能被理解为一种荒诞的行为?李维伊的《石冢》或许以更为幽默的角度述说这种荒诞:观众戴上VR眼镜,便立刻位于石头的内部,肉身与它同等坚硬。
凭借石头以上神秘、自为的意象,在“敢当:当代神石注疏”中,几位艺术家构筑了更为虚幻的舞台,进一步将它置于“奇谈”之中。陆平原在三块石头上镌刻了关于艺术小组“陨石猎人”寻找地表陨石并将它们发射回宇宙中的系列故事;鄢醒还原了自己写就的、探讨中国民国时期工业设计的小说中,玉石和灯具共处一室、交相辉映的场景。王晓曲的绘画试图停留在拍摄者和艺术家对同一个图像解读的分歧上,艺术家赋予从网络下载来的生活照和旅游照富于想象力的曲解,诸如“摸着石头过河”之类的标语被奇诡地图解化了。
展览以神石的神话与传说——其中多数诞生于悠远的中国古代——作为框架,与这些作品形成诠释上的对应。这种视觉的误读,与古老传说在漫长的口口相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开放性“神似”——正如中国神话学学者袁珂所说,“神话传说在民间的流转演变,情况复杂,难以究诘”。然而,在这次展览中,基于惯例与流变之间的话语与更具包容性的艺术视觉系统联结起来,互相呈现为与准确无关、却具有启发意义的注释。展览试图以此重新挖掘和召唤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不常被提及的文化意蕴。灵石崇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石”这一极为常见的形象因此在民众集体潜意识中获得了神奇的光晕。这种光晕与展厅中艺术作品契合地相遇,避免了维特根斯坦描述“置于语言的图像”时的那种焦虑感。
参展艺术家:
陆平原、李维伊、林穴、米格尔·安赫尔·里奥斯、铁木尔·斯琴、王思顺、王晓曲、谢素梅、鄢醒、赵要
UCCA沙丘是一座隐于沙丘之下的美术馆,坐落于北戴河渤海海岸,距北京约300公里的繁荣海滨社区内。美术馆由OPEN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其展厅由一系列形似洞穴的细胞状空间彼此吸引联结而构成;来自天窗的自然光为部分室内展厅提供光源,几个户外展厅则朝向开阔的海滩。UCCA是中国领先的独立当代艺术机构,作为其馆群的新成员,沙丘美术馆每年推出注重与在地环境的互文关系、呼应建筑形态与馆内空间的展览。美术馆由UCCA战略合作伙伴阿那亚建设且提供资金支持,并于2018年10月起对公众开放。
关于艺术家
陆平原
陆平原1984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其个展如:“成长的烦恼”(没顶画廊,上海,2017);“宝藏”(星汇当代美术馆,重庆,2017);“詹姆斯·斯坦利-第七世德比伯爵”(曼切斯特华人艺术中心,英国,2016);“河源温”(没顶画廊,上海,2016);“惊奇地发现”(没顶画廊,上海,2015);“胶囊”(Gallery Box,瑞典,2011)。其群展如:“艺术家在此”(GUCCI X 莫瑞吉奥·卡特兰,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8);“中国2185”(赛迪HQ画廊,伦敦,2017);第11届上海双年展(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第9届利物浦双年展(利物浦,2016);“无序之美”(卡斯雕塑基金会,英国,2016);“山中美术馆”(四方美术馆,南京,中国,2016);第3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乌拉尔,2015);“心境——Moca当代艺术馆文献展”(MoCA当代艺术馆,上海,2010)。
李维伊
李维伊出生于1987年,200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艺术设计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平面设计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设计工程博士学位。其个展如:“蜂巢·生成第二十八回——李维伊:个人陈述”(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输入法”(Art Data Lab,北京,2015)。其参加展览如:“Pity Party”(Sleeping Center画廊,纽约,2018);“杂毛连须公”(胶囊上海,中国,2017);“画破狗”(泰康空间,北京,2017);“青策计划2016:厦门肉食公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山中美术馆”(四方美术馆,南京,2016);“过剩的想象,无所事事的绝妙”(没顶画廊,上海,2016);“Re-”(Flux Factory,纽约,2016);“中间地带”(C-Space画廊,北京,2015);“来自中国的50本当代摄影书”(FORMAT摄影节,德比,2015)。她于2018年入围华宇青年奖。
林穴
林穴1968年出生于福建,现工作、生活于香港。其个展如:“第六日”(安全口画廊,香港,2011);“在风中低语”(安全口画廊,香港,2008)。其作品曾于第55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艺术馆、香港艺术中心以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
米格尔·安赫尔·里奥斯
米格尔·安赫尔·里奥斯1943年出生于阿根廷。现工作、生活于墨西哥城和纽约。其个展如:“三部曲”(Gallery Wendi Norris,旧金山,2016);“陆地环绕”(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美国,2015);“白西装”(Galerie Thomas Schulte,柏林,2008);“A Morir”(Phoenix Art Museum, 美国,2006);“专注49:Miguel Angel Rios”(Dallas Museum of Art, 美国,2006);“;06as Museum Galeria de Arte Ruth Benzacar,布宜诺斯艾利斯,2005);“米格尔·安赫尔·里奥斯”(Galerie Thomas Schulte, 柏林,2003);“别找我……你找不到我”(White Box,纽约,2003)。其群展如:第13届里昂双年展(里昂,2015);利物浦双年展(利物浦,2010);第5届首尔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首尔艺术博物馆,首尔,2008);“特别项目”(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纽约,2001);“意识的边缘”(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纽约,1998);“寻路”(Museum of Modern Art,纽约,1994)。
铁木尔·斯琴
铁木尔·斯琴1984年生于德国柏林,2008年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现工作、生活于柏林和纽约。其个展如:“东,南,西,北”(魔金石空间,北京,2018);“新协定运动:第三部分”(Spazio Maiocchi,米兰,2018);“新协定运动:第二部分”(巴塞尔博览会香港展会,香港,2018);“新协定运动:第一部分”(Societe,柏林,2018);“这样的地方”(Team画廊,洛杉矶,2016);“生物基因岩”(魔金石空间,北京,2015);“主流”(Societe画廊,柏林,2011)。其参加展览如:“回归自然?”(Salon Berlin,柏林,2018);“生产,Made in Germany Drei”(Sprengel Museum,汉诺威,2017);“无的历史”(白立方画廊,伦敦,2016);第9届柏林双年展(柏林,2016);“后网络时代”(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4);“剧烈加速度”(台北双年展,台北,2014);“金钱无法买到的梦想——独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罗马,2014);“超越因特网的道路”(DLD2012,慕尼黑,2012);“表演的焦虑”(Stadium,纽约,2011)。
王思顺
王思顺1979年生于武汉,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其个展如:“启示”(长征空间,北京,2016);“51平方:4#”(泰康空间,北京,2010);“真理”(新画廊,巴黎,2015)。曾受邀参加泰国双年展、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银川双年展、罗马尼亚双年展、俄罗斯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英国曼彻斯特亚洲艺术三年展。作品先后展出于香港大馆美术馆、法国安纳西Salomon当代艺术基金会、格鲁吉亚国家美术馆、英国卡斯雕塑基金会、奥地利格拉兹美术馆、德国戴姆勒艺术中心、伊斯坦布尔BorusanContemporary、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美术馆、意大利路吉·佩吉当代艺术中心等知名艺术场馆。获2015三亚“华宇青年奖”提名奖,2016年度ACC亚洲文化协会奖。
王晓曲
王晓曲1987年生于广西桂林,201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参加展览如:“旋转”(艾可画廊,上海,2018);“门闩”(C-Space+Local,北京,2017);“气象”(中间美术馆,北京,2015)。其个展如:“Condo Shanghai”(艾可画廊,上海,2018)。
谢素梅
谢素梅1973年生于卢森堡,2000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柏林和卢森堡。2001年获得卢森堡罗伯特舒曼艺术奖和Saar-Lor-Lux跨区奖,2003年在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威尼斯金狮最佳国家馆奖,2009年获得蒙地卡罗摩纳哥皮尔王子基金会奖项。其个展如:“谢素梅:回声”(波特兰艺术博物馆,波特兰,2018);“挽歌”(马凌画廊,香港,2017);“遥远声音”(Tschudi画廊,楚奥茨,2011);“话语与记忆”(彼得·布鲁姆画廊,纽约,2009);“谢素梅”(水户艺术馆,水户,2009);“东风”(西雅图美术馆,西雅图,2008);“P.S.1”(当代艺术中心,纽约,2006);“谢素梅:录像作品”(富兰克林艺术品中心,明尼亚波里斯,2005)。其参加展览如:2018年第21届悉尼双年展;濑户内国际艺术祭2016;“Steichen! Making Meaning of a Legacy”(布鲁塞尔美术厅,布鲁塞尔,2015);“Rhythm in it: The rhythm in contemporary art”(阿尔高美术馆,阿劳,2013);“Quiet Attentions: Departure from Women”(水户美术馆,水户,2011);“远与近:当代艺术中的自然”(波昂美术馆,波昂,2009)。其作品收藏于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其作品曾出版于威尼斯双年展、第50届国际艺术展的展览目录上。
鄢醒
鄢醒1986年出生于重庆,200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及生活于洛杉矶。其个展如:“论古代设计”(罗马现代仓库Magazzino,罗马,2018);“危险的下午”(巴塞尔美术馆,巴塞尔,2017);“鄢醒”(Eli and Edythe Broad美术馆,密歇根,2016);“鄢醒”,(华人艺术中心,英国曼彻斯特,2013)。其群展如:“从不扔东西的人”,(时代美术馆,广东广州,2017);“Sui Generis”,Tenuta Dello Scompiglio,意大利Capannori,2016);“Traveling Alone”,(特罗姆瑟艺术协会,挪威特罗姆瑟,2015);“中华廿八人”,(卢贝尔家族收藏,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2013);第3届莫斯科青年艺术双年展(中央艺术之家,俄罗斯,2012);第7届深圳雕塑双年展(OCT当代艺术中心,广东深圳,2012)。他于201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年轻艺术家”奖,并与同年入围乌克兰平丘克艺术中心“未来世代艺术奖”。
赵要
赵要1981年出生于中国四川,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其个展如:“51平方:3#赵要”(泰康空间,北京,2010);“赵要:我是你的黑夜”(北京公社,北京,2011);“赵要: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北京公社,北京,2012);“赵要:精神高于一切”(佩斯画廊,伦敦,2013);“赵要:很有想法的绘画”(佩斯画廊,香港,2015);“自然的力量:一万平米作品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2018)和“有神的信号,有神的信号”(北京公社,北京,2018)。其作品曾展出于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2010)、弗里曼特尔艺术中心(澳大利亚,2011)、美国卢贝尔家族私人收藏博物馆(迈阿密,2013)、伊莱和伊迪特布罗德艺术博物馆(密歇根,2013)、平丘克艺术中心(基辅,2013)、ZKM德国卡尔斯鲁尔艺术与媒体中心(德国,2013)、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波伊曼·凡·布宁根博物馆(荷兰,2014),东京宫(巴黎,2014),以及白教堂美术馆(伦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