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梁好:步虚

2024.5.18 - 2024.9.8

关于展览

地点:  UCCA西展厅、新展厅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2024年5月18日至9月8日呈现梁好个展“步虚”,展出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木质雕塑系列作品,以及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全新石膏雕塑系列作品。此次展览是梁好艺术生涯首个机构个展,也是对其近十余年创作脉络的系统性梳理。

2024年5月18日至9月8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艺术家梁好首个机构个展“梁好:步虚”,展出艺术家50余件雕塑作品,包括两组木质雕塑系列,以及一组由UCCA委任创作的最新石膏雕塑系列作品。此次展览回溯了梁好近十余年的雕塑创作,不仅是对她长期以来围绕材料原貌、非对象性雕塑语言及其与空间场域关系专注探索的呈现,也是向她从80年代中期开启艺术家生涯以来,一直踽踽独行,对国界、性别、线性史观的局限性不以为意的创作路径的致意。“梁好:步虚”由UCCA策展人张南昭策划。

梁好198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时,接受的依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训练,与此同时也见证着“新潮美术”的升温。面对各种话语的碰撞与激荡,梁好渴望进一步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于是在毕业后前往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继续深造。置身于最前沿的当代艺术现场,梁好体会到视觉、观念与文化上的多重冲击。一方面,她试图彻底抛弃之前的创作语言,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性的探索与尝试,另一方面也开始思考自身传统、现代主义遗产以及活跃于90年代的艺术家,例如伊娃·海瑟、理查德·塞拉对她的影响,这些多方面的启发为她带来了创作形式上的顿悟与转变。逐渐地,从90年代起,她被原木本身蕴含的自然生长的能量、没有过多人为加工痕迹的肌理所吸引,开始专注于抽象造型的木质雕塑创作。她常常直接利用链锯将原木切割成不同形态,或卧或立地分散在空间中。微妙的形体变化、场域的营造,以及作品之间的关系都是她所关注的内容。2007年,结束近20年的旅美生活回到北京之后,梁好延续这一创作路径,将作品中的“象”与“形”进一步剥离,仅关注忠于她自己内心凝练的非对象性表达。

整个展览根据原木与石膏材质划分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场域,同时也呼应了艺术家的创作时间线索。西展厅展出了两个木质雕塑系列作品,包括2015至2018年间使用链条锯直接处理原木的“无题(切割)”系列,以及始于2018年前后融入了穿插、叠加和重组的“无题(切割拼接)”系列。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手法,梁好对木材的干预都是在与木材形态的交流中实现的,她也在这一过程中进入了一种听任自然的直觉状态,这对她来说既是一个寻求与自然相遇的过程,更是对于能量、空间以及雕塑本体语言的探索。

新展厅错落有致的全新石膏作品“无题(翻制拼接)”以轻盈的升腾感,与西展厅原木作品呈现的原始、深沉的气氛形成对比。梁好自2023年开始回归石膏这一最为基础的雕塑材料,因其通常用来作为模具以及脆弱的特点,很少有艺术家会专门使用石膏作为最终的创作材料。然而梁好通过在原木表面用石膏翻模随后进行拼接塑造的方式,既将木材的形状与肌理一部分转移到了新的材料上,同时又超越了树木的意象,将其从原本的结构与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状态与形而上的诗意。对于梁好来说,“每次的切割与塑造都试图对以往所熟悉的形态有所推进,挑战,或是破坏。而这需要有极大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新作的尝试于她而言不仅是材料层面上的转变,或许更是对于自我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与期许。

此次展览名为“步虚”,一方面直接指向梁好作为雕刻家在进行创作时不断在空间中移动身体的工作过程,另一方面影射了她这些年游移于不同文化与国家却又不从属于任何一方的生活和创作状态。对于梁好来说,作品是艺术家修行的副产品,生命中的状态也是做艺术的状态。正如她自己曾写下的:“在万物中,在茫茫的宇宙间我又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且短暂。而在借助于与自然为一的法则中变成它的一部分。路还在走,我的作品将引领着我走向一个我无法预见的未来。”


关于艺术家

梁好1960年出生于北京,1985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她的作品曾先后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特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3);“Inside Out 2012”(中间美术馆,北京,2012);“女性之手的触碰”(史密森尼学会-法拉盛市政厅,美国纽约,2008)和“环球之根——生活在纽约的中国艺术家”(普渡大学Stewart Center Gallery,美国印第安纳州,1998)。


赞助与支持

本次展览独家环保墙面方案支持由多乐士提供。感谢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理事会、UCCA国际委员会、UCCA青年赞助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阿那亚、首席艺读伙伴DIOR迪奥、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彭博,以及特约战略合作伙伴巴可、多乐士、真力和Stey长期以来的宝贵支持。


展览公共项目

展览期间,UCCA将呈现由艺术家梁好、策展人张南昭与艺术史学者柯伟业(Michael Cavayero)展开的一场对话,深入探讨东西方艺术语汇在梁好创作脉络中形成的历时性沉淀,并围绕艺术家创作中的非对象性雕塑形态、材料与空间的关联等角度,回顾其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创作历程。活动具体信息请以最新官方预告为准。欢迎关注UCCA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其他社交网络平台。

视频资料

04:33

视频资料

04:33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 / 13

展览文字

现代之间

梁好的雕塑创作往往让人联想起肇始于欧洲19世纪末的现代主义艺术传统。彼时,视觉上的逐渐抽象化揭示了艺术创作的重心从现世的转向精神的,可见的转向不可见的,已知的转向未知的。从塞尚、马列维奇再到罗斯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艺术创作观念上的变化 —“前卫艺术家试图远离普通的日常经验,专注探索自身的创作媒介,并将其缩小并提升到一种绝对的表达高度,以寻求维持其艺术的高水准”(克莱蒙特·格林伯格,《前卫与媚俗》,1939)。对梁好而言,透过雕塑这一媒介的本体语言去探索形而上议题正是其创作的核心所在。她曾说:“艺术比人大,自我的经验和艺术比起来太渺小了,我希望可以借由艺术去探索更高维度的存在,推进突破现代主义。”

与此同时,透过现代主义传统,梁好也重新认识了中国古代艺术。梁好曾回忆道,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古代书画,在央美求学期间参观古代陵墓、石窟、造像,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益于从塞尚和立体主义中受到的启发,能让我以新的视角去解读汉代的画像砖、殷商的青铜器以及书法,并从中认识到了维度的变化和作用。”我们也可以从梁好工作室的空间结构上认识到以上两种系统对其创作的影响。在她雕塑工作间的隔壁,是一间用于练习书法的房间,屋内的抽象线条与屋外的雕塑结构产生了视觉和精神上的呼应。在书写的过程中,笔顺的存在突破了书法的平面属性,同时以一种自我消解的方式构建出空间性与时间性。与此相类似,当梁好处理木材的时候也常常体会类似书法中“笔笔相生”的意味:随着每一次的切割,她自身也转化成空间与时间的介质,所留下的痕迹既是对于不在场的呈现,也成为了创作者精神体验的再现。


早期创作

梁好成长于北京的一个艺术世家,1980 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时,正值“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之初。一方面,梁好接受的依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训练,她的老师曹春生、董祖怡、司徒兆光、钱绍武等都是将苏联经验融入雕塑系教学的关键人物;另一方面,还是学生的她见证着“文化热”的升温,各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和正在形成的“新潮美术”现象。面对各种话语的碰撞与激荡,梁好渴望进一步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于是在毕业之后前往美国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继续深造。置身于最前沿的当代艺术现场,亲睹曾经只在书籍与幻灯片中零星出现的现代艺术作品,梁好体会到视觉、观念与文化上的多重冲击。当她看见同学们无所顾及地选用各种材料,不受任何形式限制地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她感到自己“真的像个罐子长大的人,罐子破了,可人还是罐子的形状”。于是,她试图摆脱自己所背负的文化重负,彻底抛弃之前的创作语言和题材,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例如她在作品《灰烬知道曾经建造过》(1988)中,完成木头构成的柱体之后,将蜡烛嵌进木桩的表面然后再烧掉,或是在《Condense》(1988)中,将自己从国内带来的个人用品都铸进水泥之中,象征对过去的告别。然而,在这个寻求打破桎梏的创作阶段,她也逐渐开始思考自身传统、现代主义遗产以及活跃于 90 年代的艺术家,例如伊娃 · 海瑟、理查德 · 塞拉以及塞 · 托姆布雷对她的影响,这些多方面的启发为她带来了创作形式上的顿悟与转变。回看梁好的艺术发展路径,并不能轻易地将其归入当下习以为常的生发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叙事,而是呈现出更为个人化的面貌以及交错的时间节点。


材料原貌 

原木是梁好最常使用的创作材料,不过在她的创作生涯早期,也使用过不同类型的综合材料,包括水泥、钢铁等具有工业属性的材料。不过她很快将创作重心聚焦到原木材料之上,一方面是被其本身蕴含的自然生长的能量所吸引,没有过多的人为加工痕迹与富有亲和力的肌理都让她产生亲近感,另一方面易于操作和衔接组合的材料特性,都引导着她在创作过程中进入一种听任自然的直觉状态。无论是利用链锯直接切割,或是进一步的拼接重组,梁好对木材进行的干预都是在与其形态的交流中实现的。这对她来说既是一个寻求与自然相遇的过程,更是对于能量、空间以及雕塑本体语言的探索。

如果说原木作品排布成林的西展厅带来的是原始而下沉的气氛,新展厅错落有致的石膏作品则给人以全然不同的轻盈与升腾感。从2023年起,梁好回归石膏这一最为基础的雕塑材料,因其通常用来作为模具以及脆弱的特点,很少有艺术家会专门使用石膏作为最终的创作材料。然而,梁好通过在原木表面用石膏翻模随后进行拼接塑造的方式,既将木材的形状与肌理一部分转移到了新的材料上,同时又超越了树木的意象,将其从原本的结构与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状态与形而上的诗意。对于梁好来说,“每次的切割与塑造都试图对以往所熟悉的形态有所推进,挑战,或是破坏。而这需要有极大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新作的尝试于她而言不仅是材料层面上的转变,或许更是对于自我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与期许。


美院教学

自2007年起,回国定居的梁好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为期十年的教学工作。在她所负责的实践创作课程中,除了教授立体构成以及材料认知等典型的雕塑实践内容,她还融入了关于艺术史的教学,以创作者的角度为学生讲解分析过往艺术家的创作动机、背景和时代对其作品呈现的影响。在她看来,艺术创作并不局限于最终的“形”,更关乎对其背后多样的关联因素的探究,而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们更为全面地思考自身的创作实践。梁好从个案研究出发,以艺术家对于自身创作理念的文字阐述为基础展开课内讨论。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促使梁好不断地回顾过去艺术家的创作,也让她对于传统而至现代主义再发展到当代艺术的宏大叙述与线性历史观进行反思,这样的洞察又反哺到她对于个人创作的思考与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