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
参观信息
票务
会员
团体
商店与书店
展览
UCCA北京
UCCA沙丘
UCCA Edge
UCCA陶
UCCA Offsite
项目
公共实践
出版物
档案
图书馆
尤伦斯艺术基金会
在线购票
成为会员
支持我们
加入我们
关于我们
UCCA北京
今日开馆,
10:00-19:00 (最后入场时间: 18:30)
UCCA沙丘
今日开馆,
9:30-18:00 (最后入场时间: 17:30)
UCCA Edge
今日闭馆,
UCCA陶
今日开馆,
10:00-19:00 (最后入场时间: 18:30)
EN
在线购票
成为会员
在线购票
成为会员
EN
返回
语音导览
1919年9月8日,玛丽亚·拉斯尼格出生在奥地利南部的卡林西亚州,一个名叫克拉普费尔德山谷卡珀尔的小村庄。作为玛蒂尔德·格雷戈兹与安东·胡宾格的私生女,拉斯尼格并没有在自己的亲生父亲身边长大。她的童年在小乡村度过,生活贫困、无人关心。1925年,母亲玛蒂尔德嫁给了面包师雅各布·拉斯尼格,把6岁的女儿带到了卡林西亚州的首府克拉根福,小玛丽亚也沿用了继父的姓氏拉斯尼格。在克拉根福,拉斯尼格进入了一所天主教乌尔苏拉修会学校,接受严格的古典教育。虽然她的成绩优异,却因为来自乡村,经常受到同学欺负。拉斯尼格的母亲为女儿准备了一些画材,让她有事可做,这位冉冉升起的艺术新星也得以借助画笔逃避生活的残酷。在学校里,拉斯尼格与一位出身贵族的同学成为了朋友,并在她的邀请下参加私人美术课,开始临摹古典大师的绘画作品。除此之外,她的艺术启蒙还多亏一个略显神奇的助力。拉斯尼格的母亲因为担心自己性格古怪的女儿,向一位知名的预言家寻求帮助,正是这位预言家鼓励拉斯尼格接受艺术教育。
即便如此,以艺术创作为生也绝非易事。在乌尔苏拉修会学校毕业后,拉斯尼格接受了小学教师培训,开始在一个偏远的村庄授课。然而,她对绘画的渴望从未消失。1940 年,在朋友的鼓励下,拉斯尼格申请了维也纳美术学院。她带着自己的作品集,骑了两天自行车来到了奥地利的首都,在通过考试后顺利入学。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然爆发,奥地利政府也被纳粹控制。虽然纳粹对 "堕落的 "现代艺术的抨击严重限制了她的艺术学习和创作,但她似乎并不关心政治。拉斯尼格先是跟随较为保守的威廉·达考尔教授学习,以类似伦勃朗的风格作画,随后退出了达考尔的画室,追求更为前卫的,或是说当时的维也纳所能接受的最为前卫的艺术表达。拉斯尼格感到在课堂中研习的艺术家过于影响自己的创作,尤其是对色彩的运用,令她苦恼不已。于是,她创造出被她称为“垂直色觉”或是“绝对色觉”的技法,首先将目光聚集在一块颜色上,直至固有的颜色消失,蜕变为各种色调交织,从而使她对眼睛如何与颜料相互作用有了更灵活、多层次的理解。这种远离所有可能的艺术影响,寻找独有风格的强烈冲动也诠释着拉斯尼格的艺术教育和早期创作生涯。1945年,拉斯尼格从维也纳美术学院毕业,几乎未能接触到欧洲其他地区的现当代艺术创新,却渴望学习,并找到自己的创作之路。而战争结束后,机遇悄然降临。
1945年,玛丽亚·拉斯尼格在克拉根福建立了工作室,这里很快成为了艺术家、作家以及知识分子经常出没的地点。由于拉斯尼格对于客观色彩以及再现的不信任,从1947年起,她开始将主观感受融入到画作中。她将这些短瞬的物理状态称之为“内在体验”,之后将其命名为“身体意识”,这或许是她最重要的艺术创新。1949年,她在克拉根福的克莱因迈尔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集中展出了她的表现主义绘画。
这个时期,拉斯尼格终于得以了解世界各地现代艺术的最新发展,在此之前,由于政治原因而与其他地区的艺术界有所隔绝。战争之后,奥地利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其中卡林西亚地区置于英国的管控之下。英国和法国政府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包括几场现代艺术展。拉斯尼格参观了许多展览,留给她印象最深的是立体主义创立者之一乔治·布拉克的作品。她开始将画面分裂成不同的色彩平面和几何形体。周围的朋友,例如诗人马克思·霍尔泽将超现实主义文学介绍给拉斯尼格,让她开始接触到超现实主义流派。随后,她在1948年参观了战后恢复举办的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看到了包括马克思·恩斯特在内的大量超现实主义画作。这影响了她之后创作的超现实主义自画像以及自动主义绘画,这些实践和她之后的“身体意识”绘画有着迂回的关联。
到了1950年代,拉斯尼格的个人生活与创作生涯都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她先是在1951年移居维也纳,当时她已经是前卫艺术家团体“狗会”(Hundsgruppe)成员。这一年她还获得了前往巴黎的奖学金,结识了多位引领时代的文化人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欧洲无形式主义的展览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所谓无形式主义,即无形式、非几何和高度追求动势的抽象风格。她随后成为了奥地利无形式主义的主要推手,甚至参与组织了该流派在奥地利第一场展览,引起了不少争议和讨论。尽管她个人对这些风格有所实践,但从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其转换到她自己刚刚形成的“身体意识”绘画中。对于这个时期的拉斯尼格来说,成功似乎遥不可及,她在维也纳过着清贫的生活,创作的作品依然不受重视。
1950年代末,在男性主导、孤立封闭的维也纳艺术界,玛丽亚·拉斯尼格感到自己的创作备受限制、无人重视。即便在过去的10年间,她在奥地利之都维也纳举办过数次成功的展览;一些批评家仍旧在她的艺术生涯早期看到了某种对成功的恐惧。正因如此,1960年11月,41岁的拉斯尼格搬往巴黎,希望寻找一个更加活跃、有前瞻性的艺术圈子。她在巴黎东北部的工薪阶层住宅区买下了一间工作室——这里比她在维也纳狭小的画室宽敞得多,她也随之开始创作更大尺幅的作品。在巴黎,她第一次能够在和自己身体一样大的画布上作画。她的“身体意识”绘画也从传达强烈、压抑的内心感受(例如1960年的《无题》)转变为描绘伸展、张力的练习,这也被她称为“线条绘画”。在艺术创作之余,拉斯尼格还为奥地利的报纸撰写文章,获得额外的收入。她敏锐地察觉到,在一些艺术品经纪人的引领下,美国波普艺术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
拉斯尼格在巴黎时遭受了一场人生变故,这一直影响着她的创作,直至拉斯尼格生命的终结。1964年,45岁的拉斯尼格经历了母亲的离世。尽管母女二人因为鲜少互相袒露情感而时常关系紧张,拉斯尼格的母亲却一直支持她的艺术创作,为她带来情绪上的鼓励与经济上的帮助。拉斯尼格将母亲去世称作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母亲的死让她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她后来也将这一刻视为自己一生的转折点。拉斯尼格身处巴黎时,是由母亲帮她打理在克拉根福的大小事务;而母亲的离世迫使拉斯尼格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她用画笔表达悲痛,创作了一系列“悼念图”;并继续深入挖掘“身体意识”绘画的潜力,描绘肖像、动物以及人与机器的混合体。在巴黎,拉斯尼格继续收获了些许成功,并在1967与1968年参加了著名的“五月沙龙”。
到了1968年,拉斯尼格认为自己的绘画在法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尽管收获了些许成功,但依旧被归类为“德国表现主义”。正如她十年前所做的决定那样,她开始计划新一次的迁移,尽管这几乎意味着职业生涯的重新开始。眼看波普艺术逐渐占领巴黎艺术界,当时已经49岁但依然不安于室的拉斯尼格决定前往波普艺术的策源地——纽约。她的朋友也告诉她,女性艺术家在美国的职业生涯会更顺利和更独立。就这样,拉斯尼格成为了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的一员,经常与女性主义艺术家团体成员会面。
尽管她厌恶纽约的噪音与恶臭,但是她也渐渐爱上了这座城市的建筑规模。正是在美国居住期间,她确立了“身体意识”的概念来解释她多年来以感官为基础创作的绘画。她先是在皇后区居住,之后搬到了破旧的曼哈顿东村。她频繁出入画廊,为自己的展览寻找场地,也收到了不少拒绝——画廊主不理解她的“身体意识”概念,认为她的画作怪异和病态。再加上当时的艺术界,其他媒介例如观念艺术以及大地艺术更受关注。不过这个时期她的创作也经历了风格上的变化,更为写实,并且开始绘制肖像和静物。《三重自画像》可视为代表作。拉斯尼格开始在视觉艺术学院学习制作动画,她的动画比绘画在美国艺术界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她还制作了几部实景真人电影。1974年,她与其他九位女性导演一起建立了女性艺术家导演联盟。这个时期,她购入了第一台冰箱,让她能够储藏陶土,进行雕塑实验。或许是从波普艺术中获得的灵感,她在夜校学习丝网印刷并且在自己公寓了设立了小型印刷工坊。
1970年代,拉斯尼格的展览开始获得反响与认可。1975年,她在纽约的绿山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主要呈现了她写实风格的人像绘画。1977年,她的第一场纸本作品回顾展在维也纳的阿尔贝蒂纳博物馆举行,这个博物馆也是此次UCCA展览的主要借展方。
1979年,凭借奖学金在柏林驻留了一年的拉斯尼格回到纽约,却发现这里已经很难再给她家的感觉。但情形很快有了转机。早在1976年,一群维也纳女性艺术家就曾在公开信中呼吁拉斯尼格在故乡奥地利担任教职。两年后,拉斯尼格应邀申请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任教。已经年过花甲,却还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的拉斯尼格最终在1979年接受了教席,并在1980年秋天开始授课。也是在这一年,拉斯尼格与瓦莉·艾丝波特共同代表奥地利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她将一栋阁楼公寓改造成了一间大的住宅工作室,此后的25年间都在这里创作。1985年,拉斯尼格用新的教职收入在卡林西亚乡村的梅特尼茨山谷买下一间房子,10年之前,拉斯尼格曾在这里的小学教书。痴迷自然的拉斯尼格开始在画中频繁地描绘林间的小动物。
1980年代,绘画这种已经被评论家宣判死亡的艺术形式重获新生,而这一论调的转变也为拉斯尼格创造了更多机遇。很多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将拉斯尼格视为榜样,她也在80年代迎来了艺术生涯中的数个关键时刻——1982年,拉斯尼格的作品在卡塞尔文献展中展出;1985年,她还在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当时为20世纪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大型回顾展。而这场回顾展本身,以及艺术家重新审视此前作品的概念,可能也是激发拉斯尼格创作“画布内外”系列作品的重要原因。1985年,拉斯尼格被授予卡林西亚州奖;1988年,她还荣获艺术类奥地利国家大奖。这也是首次有女性获取这两个奖项。
拉斯尼格的大师课不仅教授绘画,还兼顾动画电影,因而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拉斯尼格是位严格的老师,坚持要求学生接受严谨的写实素描与绘画的专业训练。1989年,拉斯尼格成为荣誉教授,不再从事教学工作。在担任教授之前,拉斯尼格担心这份工作会让她没有时间画画,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教学期间的拉斯尼格在创作上同样十分高产。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促使她接触外部世界,而她也创作了数幅反映世事的油画。
在玛丽亚·拉斯尼格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间,这位艺术家依旧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高产,不断突破创新,带来新的系列,其中包括在神经科学研究新进展启发下创作的多幅油画。拉斯尼格不仅画下“油彩流动”等高度抽象的系列作品,同时开启了自创作以来,最直接、具象的“激烈的绘画”。 正如《雪中自画像》所呈现的,这些充满张力的心理探索之作时常描绘对抗或是孤独的状态。也许是为了反驳自恋的指责,拉斯尼格开始更多地与真人模特合作。
拉斯尼格的绘画创新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探索相得益彰。在走下讲坛之后,她与大师课的动画工作室负责人休伯特·西莱茨基联手,创作了最后一部电影《玛丽亚·拉斯尼格之歌》。影片中的拉斯尼格身着各式服装,在动画描绘的人生场景中吟唱自己的一生。2000年,长期与拉斯尼格合作的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说服这位艺术家将自己的日记节选出版。小汉斯对拉斯尼格写作的文学韵味深信不疑,而拉斯尼格自己也早就萌生了成为作家的想法。于是,这本《钢笔是画笔的姐妹》最终面世。
1990年代,拉斯尼格在国际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誉,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伯尔尼美术馆等众多场馆都举办了她的大型展览。此外,拉斯尼格再次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以及(第10届)卡塞尔文献展。2003年,拉斯尼格的作品还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展出,她也作为奥地利代表访问了北京。即便如此,拉斯尼格仍然感到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许是对早年间遭受的冷遇心怀怨念。策展人和艺术品经纪人有时觉得很难与拉斯尼格相处,因为她不愿展出或销售自己的作品,而这无疑对她的艺术事业产生了影响。尽管如此,1990年代与21世纪初依旧是拉斯尼格获得广泛认可的光辉时期,她终于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玛丽亚·拉斯尼格到了晚年还一直坚持绘画,尽管身体越来越衰弱。2004年,她不得不搬离工作了几十年的工作室,因为那里必须要爬五层楼才能到达。她的身体不断出现状况,而且对于自己的创作越来越焦虑。尽管如此,她在这个时期依然完成了艺术生涯的最后几件重要作品。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相继举行了她的回顾展,其中2014年在纽约MoMA PS1举行的是她生前的最后一场。拉斯尼格曾说:“只有在MoMA办过展,我才能安心地离开”,这个愿望最终得以实现。2013年,她获得了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终身特别成就奖,可以说是艺术界最高的荣誉。
死亡是她晚年绘画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例如《触碰来世》。2010年,她开始绘制最后一幅自画像,并在2013年最终定稿。直到2014年1月,拉斯尼格依然坚持完成油画;而直至生命的最后,她都没有停止素描的创作。2014年5月6日,拉斯尼格在睡梦中去世,享年94岁。
拉斯尼格去世之后,她在全球的声誉不断积攒。她在2001年已经建立基金会来管理自己的遗产。2015年,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开始运作,由她多年来的友人与合作者彼得•帕克什担任主席。帕克什在此之前曾担任巴塞尔美术馆馆长以及格拉茨的约翰州立博物馆馆长。该基金会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支持玛丽亚·拉斯尼格的展览与活动,亦是此次UCCA展览的主要借展方。
早年的生活与教育
1919年9月8日,玛丽亚·拉斯尼格出生在奥地利南部的卡林西亚州,一个名叫克拉普费尔德山谷卡珀尔的小村庄。作为玛蒂尔德·格雷戈兹与安东·胡宾格的私生女,拉斯尼格并没有在自己的亲生父亲身边长大。她的童年在小乡村度过,生活贫困、无人关心。1925年,母亲玛蒂尔德嫁给了面包师雅各布·拉斯尼格,把6岁的女儿带到了卡林西亚州的首府克拉根福,小玛丽亚也沿用了继父的姓氏拉斯尼格。在克拉根福,拉斯尼格进入了一所天主教乌尔苏拉修会学校,接受严格的古典教育。虽然她的成绩优异,却因为来自乡村,经常受到同学欺负。拉斯尼格的母亲为女儿准备了一些画材,让她有事可做,这位冉冉升起的艺术新星也得以借助画笔逃避生活的残酷。在学校里,拉斯尼格与一位出身贵族的同学成为了朋友,并在她的邀请下参加私人美术课,开始临摹古典大师的绘画作品。除此之外,她的艺术启蒙还多亏一个略显神奇的助力。拉斯尼格的母亲因为担心自己性格古怪的女儿,向一位知名的预言家寻求帮助,正是这位预言家鼓励拉斯尼格接受艺术教育。
即便如此,以艺术创作为生也绝非易事。在乌尔苏拉修会学校毕业后,拉斯尼格接受了小学教师培训,开始在一个偏远的村庄授课。然而,她对绘画的渴望从未消失。1940 年,在朋友的鼓励下,拉斯尼格申请了维也纳美术学院。她带着自己的作品集,骑了两天自行车来到了奥地利的首都,在通过考试后顺利入学。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然爆发,奥地利政府也被纳粹控制。虽然纳粹对 "堕落的 "现代艺术的抨击严重限制了她的艺术学习和创作,但她似乎并不关心政治。拉斯尼格先是跟随较为保守的威廉·达考尔教授学习,以类似伦勃朗的风格作画,随后退出了达考尔的画室,追求更为前卫的,或是说当时的维也纳所能接受的最为前卫的艺术表达。拉斯尼格感到在课堂中研习的艺术家过于影响自己的创作,尤其是对色彩的运用,令她苦恼不已。于是,她创造出被她称为“垂直色觉”或是“绝对色觉”的技法,首先将目光聚集在一块颜色上,直至固有的颜色消失,蜕变为各种色调交织,从而使她对眼睛如何与颜料相互作用有了更灵活、多层次的理解。这种远离所有可能的艺术影响,寻找独有风格的强烈冲动也诠释着拉斯尼格的艺术教育和早期创作生涯。1945年,拉斯尼格从维也纳美术学院毕业,几乎未能接触到欧洲其他地区的现当代艺术创新,却渴望学习,并找到自己的创作之路。而战争结束后,机遇悄然降临。
开创“身体意识”绘画
1945年,玛丽亚·拉斯尼格在克拉根福建立了工作室,这里很快成为了艺术家、作家以及知识分子经常出没的地点。由于拉斯尼格对于客观色彩以及再现的不信任,从1947年起,她开始将主观感受融入到画作中。她将这些短瞬的物理状态称之为“内在体验”,之后将其命名为“身体意识”,这或许是她最重要的艺术创新。1949年,她在克拉根福的克莱因迈尔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集中展出了她的表现主义绘画。
这个时期,拉斯尼格终于得以了解世界各地现代艺术的最新发展,在此之前,由于政治原因而与其他地区的艺术界有所隔绝。战争之后,奥地利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其中卡林西亚地区置于英国的管控之下。英国和法国政府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包括几场现代艺术展。拉斯尼格参观了许多展览,留给她印象最深的是立体主义创立者之一乔治·布拉克的作品。她开始将画面分裂成不同的色彩平面和几何形体。周围的朋友,例如诗人马克思·霍尔泽将超现实主义文学介绍给拉斯尼格,让她开始接触到超现实主义流派。随后,她在1948年参观了战后恢复举办的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看到了包括马克思·恩斯特在内的大量超现实主义画作。这影响了她之后创作的超现实主义自画像以及自动主义绘画,这些实践和她之后的“身体意识”绘画有着迂回的关联。
到了1950年代,拉斯尼格的个人生活与创作生涯都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她先是在1951年移居维也纳,当时她已经是前卫艺术家团体“狗会”(Hundsgruppe)成员。这一年她还获得了前往巴黎的奖学金,结识了多位引领时代的文化人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欧洲无形式主义的展览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所谓无形式主义,即无形式、非几何和高度追求动势的抽象风格。她随后成为了奥地利无形式主义的主要推手,甚至参与组织了该流派在奥地利第一场展览,引起了不少争议和讨论。尽管她个人对这些风格有所实践,但从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其转换到她自己刚刚形成的“身体意识”绘画中。对于这个时期的拉斯尼格来说,成功似乎遥不可及,她在维也纳过着清贫的生活,创作的作品依然不受重视。
巴黎时期的创作
1950年代末,在男性主导、孤立封闭的维也纳艺术界,玛丽亚·拉斯尼格感到自己的创作备受限制、无人重视。即便在过去的10年间,她在奥地利之都维也纳举办过数次成功的展览;一些批评家仍旧在她的艺术生涯早期看到了某种对成功的恐惧。正因如此,1960年11月,41岁的拉斯尼格搬往巴黎,希望寻找一个更加活跃、有前瞻性的艺术圈子。她在巴黎东北部的工薪阶层住宅区买下了一间工作室——这里比她在维也纳狭小的画室宽敞得多,她也随之开始创作更大尺幅的作品。在巴黎,她第一次能够在和自己身体一样大的画布上作画。她的“身体意识”绘画也从传达强烈、压抑的内心感受(例如1960年的《无题》)转变为描绘伸展、张力的练习,这也被她称为“线条绘画”。在艺术创作之余,拉斯尼格还为奥地利的报纸撰写文章,获得额外的收入。她敏锐地察觉到,在一些艺术品经纪人的引领下,美国波普艺术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
拉斯尼格在巴黎时遭受了一场人生变故,这一直影响着她的创作,直至拉斯尼格生命的终结。1964年,45岁的拉斯尼格经历了母亲的离世。尽管母女二人因为鲜少互相袒露情感而时常关系紧张,拉斯尼格的母亲却一直支持她的艺术创作,为她带来情绪上的鼓励与经济上的帮助。拉斯尼格将母亲去世称作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母亲的死让她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她后来也将这一刻视为自己一生的转折点。拉斯尼格身处巴黎时,是由母亲帮她打理在克拉根福的大小事务;而母亲的离世迫使拉斯尼格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她用画笔表达悲痛,创作了一系列“悼念图”;并继续深入挖掘“身体意识”绘画的潜力,描绘肖像、动物以及人与机器的混合体。在巴黎,拉斯尼格继续收获了些许成功,并在1967与1968年参加了著名的“五月沙龙”。
在纽约探索新形式
到了1968年,拉斯尼格认为自己的绘画在法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尽管收获了些许成功,但依旧被归类为“德国表现主义”。正如她十年前所做的决定那样,她开始计划新一次的迁移,尽管这几乎意味着职业生涯的重新开始。眼看波普艺术逐渐占领巴黎艺术界,当时已经49岁但依然不安于室的拉斯尼格决定前往波普艺术的策源地——纽约。她的朋友也告诉她,女性艺术家在美国的职业生涯会更顺利和更独立。就这样,拉斯尼格成为了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的一员,经常与女性主义艺术家团体成员会面。
尽管她厌恶纽约的噪音与恶臭,但是她也渐渐爱上了这座城市的建筑规模。正是在美国居住期间,她确立了“身体意识”的概念来解释她多年来以感官为基础创作的绘画。她先是在皇后区居住,之后搬到了破旧的曼哈顿东村。她频繁出入画廊,为自己的展览寻找场地,也收到了不少拒绝——画廊主不理解她的“身体意识”概念,认为她的画作怪异和病态。再加上当时的艺术界,其他媒介例如观念艺术以及大地艺术更受关注。不过这个时期她的创作也经历了风格上的变化,更为写实,并且开始绘制肖像和静物。《三重自画像》可视为代表作。拉斯尼格开始在视觉艺术学院学习制作动画,她的动画比绘画在美国艺术界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她还制作了几部实景真人电影。1974年,她与其他九位女性导演一起建立了女性艺术家导演联盟。这个时期,她购入了第一台冰箱,让她能够储藏陶土,进行雕塑实验。或许是从波普艺术中获得的灵感,她在夜校学习丝网印刷并且在自己公寓了设立了小型印刷工坊。
1970年代,拉斯尼格的展览开始获得反响与认可。1975年,她在纽约的绿山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主要呈现了她写实风格的人像绘画。1977年,她的第一场纸本作品回顾展在维也纳的阿尔贝蒂纳博物馆举行,这个博物馆也是此次UCCA展览的主要借展方。
回到维也纳——作为教师的拉斯尼格
1979年,凭借奖学金在柏林驻留了一年的拉斯尼格回到纽约,却发现这里已经很难再给她家的感觉。但情形很快有了转机。早在1976年,一群维也纳女性艺术家就曾在公开信中呼吁拉斯尼格在故乡奥地利担任教职。两年后,拉斯尼格应邀申请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任教。已经年过花甲,却还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的拉斯尼格最终在1979年接受了教席,并在1980年秋天开始授课。也是在这一年,拉斯尼格与瓦莉·艾丝波特共同代表奥地利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她将一栋阁楼公寓改造成了一间大的住宅工作室,此后的25年间都在这里创作。1985年,拉斯尼格用新的教职收入在卡林西亚乡村的梅特尼茨山谷买下一间房子,10年之前,拉斯尼格曾在这里的小学教书。痴迷自然的拉斯尼格开始在画中频繁地描绘林间的小动物。
1980年代,绘画这种已经被评论家宣判死亡的艺术形式重获新生,而这一论调的转变也为拉斯尼格创造了更多机遇。很多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将拉斯尼格视为榜样,她也在80年代迎来了艺术生涯中的数个关键时刻——1982年,拉斯尼格的作品在卡塞尔文献展中展出;1985年,她还在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当时为20世纪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大型回顾展。而这场回顾展本身,以及艺术家重新审视此前作品的概念,可能也是激发拉斯尼格创作“画布内外”系列作品的重要原因。1985年,拉斯尼格被授予卡林西亚州奖;1988年,她还荣获艺术类奥地利国家大奖。这也是首次有女性获取这两个奖项。
拉斯尼格的大师课不仅教授绘画,还兼顾动画电影,因而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拉斯尼格是位严格的老师,坚持要求学生接受严谨的写实素描与绘画的专业训练。1989年,拉斯尼格成为荣誉教授,不再从事教学工作。在担任教授之前,拉斯尼格担心这份工作会让她没有时间画画,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教学期间的拉斯尼格在创作上同样十分高产。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促使她接触外部世界,而她也创作了数幅反映世事的油画。
晚年的创新与里程碑
在玛丽亚·拉斯尼格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间,这位艺术家依旧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高产,不断突破创新,带来新的系列,其中包括在神经科学研究新进展启发下创作的多幅油画。拉斯尼格不仅画下“油彩流动”等高度抽象的系列作品,同时开启了自创作以来,最直接、具象的“激烈的绘画”。 正如《雪中自画像》所呈现的,这些充满张力的心理探索之作时常描绘对抗或是孤独的状态。也许是为了反驳自恋的指责,拉斯尼格开始更多地与真人模特合作。
拉斯尼格的绘画创新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探索相得益彰。在走下讲坛之后,她与大师课的动画工作室负责人休伯特·西莱茨基联手,创作了最后一部电影《玛丽亚·拉斯尼格之歌》。影片中的拉斯尼格身着各式服装,在动画描绘的人生场景中吟唱自己的一生。2000年,长期与拉斯尼格合作的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说服这位艺术家将自己的日记节选出版。小汉斯对拉斯尼格写作的文学韵味深信不疑,而拉斯尼格自己也早就萌生了成为作家的想法。于是,这本《钢笔是画笔的姐妹》最终面世。
1990年代,拉斯尼格在国际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誉,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伯尔尼美术馆等众多场馆都举办了她的大型展览。此外,拉斯尼格再次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以及(第10届)卡塞尔文献展。2003年,拉斯尼格的作品还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展出,她也作为奥地利代表访问了北京。即便如此,拉斯尼格仍然感到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许是对早年间遭受的冷遇心怀怨念。策展人和艺术品经纪人有时觉得很难与拉斯尼格相处,因为她不愿展出或销售自己的作品,而这无疑对她的艺术事业产生了影响。尽管如此,1990年代与21世纪初依旧是拉斯尼格获得广泛认可的光辉时期,她终于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回顾展与最后的岁月
玛丽亚·拉斯尼格到了晚年还一直坚持绘画,尽管身体越来越衰弱。2004年,她不得不搬离工作了几十年的工作室,因为那里必须要爬五层楼才能到达。她的身体不断出现状况,而且对于自己的创作越来越焦虑。尽管如此,她在这个时期依然完成了艺术生涯的最后几件重要作品。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相继举行了她的回顾展,其中2014年在纽约MoMA PS1举行的是她生前的最后一场。拉斯尼格曾说:“只有在MoMA办过展,我才能安心地离开”,这个愿望最终得以实现。2013年,她获得了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终身特别成就奖,可以说是艺术界最高的荣誉。
死亡是她晚年绘画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例如《触碰来世》。2010年,她开始绘制最后一幅自画像,并在2013年最终定稿。直到2014年1月,拉斯尼格依然坚持完成油画;而直至生命的最后,她都没有停止素描的创作。2014年5月6日,拉斯尼格在睡梦中去世,享年94岁。
拉斯尼格去世之后,她在全球的声誉不断积攒。她在2001年已经建立基金会来管理自己的遗产。2015年,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开始运作,由她多年来的友人与合作者彼得•帕克什担任主席。帕克什在此之前曾担任巴塞尔美术馆馆长以及格拉茨的约翰州立博物馆馆长。该基金会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支持玛丽亚·拉斯尼格的展览与活动,亦是此次UCCA展览的主要借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