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导览

作为一位语言学爱好者,米格尔善于挖掘语言的深意,时常以此作为思考、创作的出发点。此次展览的中英文标题“悟-物”与“Woo-Woo”读音相近,蕴含的感情色彩与文化联想却截然不同。在米格尔看来,英文俚语中,“Woo-Woo”有着对“玄学迷信”缺乏科学依据的贬低意味;而汉字“悟”(觉醒/开悟)与“物” (物体/物品)的连结,表现创作材料本身拥有了自主意识——同样缺少科学理论的支撑,却能触发令创作者欣喜的偶然结果。

米格尔的早期绘画由水墨、油彩等传统材料开启,如今的“厚重拼贴”则融合利用各种现成物品与非常规媒介。本次展览的标题既传达了米格尔20年间艺术实践发展变化的深刻感触,也在中英同音异义的文字游戏中,邀请观者深入思考多重语言文化的交汇与碰撞。
2005年进入央美学习后,“线条”成为米格尔在创作中最先研究的对象。展览对称的两个入口分别呈现了米格尔线条探索的两个方向——具象、感性的水墨与抽象、理性的油彩。

起初,第一次系统接触水墨材质的米格尔被起笔收笔、一笔成画的概念吸引,以崭新的媒介勾勒具象的人形。此后,米格尔逐渐摆脱了“一笔”规则的限制,不断以颜料覆盖不满意的线条,形成新的画面;颜料的介入也使米格尔对线条的探索逐渐趋于抽象。

在展厅的另一头,米格尔以油彩描绘管道、线条,营造颇具视觉欺骗性的光影效果,试图重现空间形态的立体感。这些管线同样令人联想起涂鸦——这是在纽约曼哈顿北部长大的米格尔最早接触到的艺术形式。而在米格尔看来,涂鸦的连笔也是更广阔意义上书法技巧的延伸。
早在1998年,米格尔就曾来到中国学习汉语,2005年,他再次回到中国,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习油画。在北京生活、创作的近20年间,米格尔不断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既探索水墨、工笔技法,获取材质与技巧上的突破;也广泛吸收佛教经典、敦煌壁画、民间传说等元素,实现立意与主题上的创新。

在黄永玉光怪陆离的《山鬼》触动下,米格尔进一步挖掘了屈原《九歌·山鬼》中山间猿啼的意象,创作出“厚重拼贴”的早期代表作《大森》。此后,猿猴也成为米格尔反复刻画的形象。猿猴成为人的变体,而凸显猿猴面部特征的手机、坚果壳、废弃药物等材料为它们赋予了人类的社会属性。米格尔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融入对当下多元社会的深入思考,在新与旧、东方与西方的相互渗透中重新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大森》将于2024年6月22日至7月13日在UCCA展厅前的半公共区域呈现。)
在10余年的北京生活过后,米格尔于2016年再次回到纽约,并在两座城市间频繁往返,寻找新的创作突破。语言与文化身份的不停切换使米格尔对多重文化的碰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米格尔开始尝试在创作中简化人形,或是分离不同的人体部位,或是提炼清晰的符号象征,以简化的个体形象探讨群体的社会经历,以此触发更广泛的文化共鸣。

米格尔对分割、提取人物特征的兴趣由来已久。在《红线》(2007)等早期作品中,缺失的腿与错位的手已经预示了他对分离身体部位的探索。在后期的作品中,朝天而立的脚与他自己双手的倒模,成为自主意识的隐喻。

此外,米格尔还将人抽象化为符号,逐渐发展出标志性的有嘴的桃子。在米格尔看来,桃子像人一样被毛发覆盖,也有各自独特的纹理,还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长出“皱纹”。桃嘴这种人的简约形态也被米格尔称为“单细胞的人”。
展厅中心区域的墙面上汇集了米格尔近两年间风格成熟的“厚重拼贴”创作。对米格尔而言,“厚重拼贴”是许多不同类型作品的交汇,将他长期探索的绘画、拼贴、雕塑等各种艺术实践融入同一幅画面之中。米格尔从《大森》(2018)出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猿猴的精神象征,并在创作中与之发生连结,戏谑地挑战作画的规则,突破材料的限制。9件“厚重拼贴”新作都以肖像为主题,同时结合对风景的描绘,开启人物思维构成的精神“内境”与外部世界的对话。

米格尔将展墙正中的The Artist(艺术家,2023)视为自画像,灵活的蛇是自己不断蜕变的化身。角落嵌入的中国古画(复制品)既直接反映米格尔对波纹图样的兴趣,也指向相邻墙面上最新完成的大尺幅画作(Untitled, 2024),巧妙地呼应了展厅的空间布局,揭示了米格尔创作的发展历程。

WooWoo-悟物

作为一位语言学爱好者,米格尔善于挖掘语言的深意,时常以此作为思考、创作的出发点。此次展览的中英文标题“悟-物”与“Woo-Woo”读音相近,蕴含的感情色彩与文化联想却截然不同。在米格尔看来,英文俚语中,“Woo-Woo”有着对“玄学迷信”缺乏科学依据的贬低意味;而汉字“悟”(觉醒/开悟)与“物” (物体/物品)的连结,表现创作材料本身拥有了自主意识——同样缺少科学理论的支撑,却能触发令创作者欣喜的偶然结果。

米格尔的早期绘画由水墨、油彩等传统材料开启,如今的“厚重拼贴”则融合利用各种现成物品与非常规媒介。本次展览的标题既传达了米格尔20年间艺术实践发展变化的深刻感触,也在中英同音异义的文字游戏中,邀请观者深入思考多重语言文化的交汇与碰撞。

线条研究

2005年进入央美学习后,“线条”成为米格尔在创作中最先研究的对象。展览对称的两个入口分别呈现了米格尔线条探索的两个方向——具象、感性的水墨与抽象、理性的油彩。

起初,第一次系统接触水墨材质的米格尔被起笔收笔、一笔成画的概念吸引,以崭新的媒介勾勒具象的人形。此后,米格尔逐渐摆脱了“一笔”规则的限制,不断以颜料覆盖不满意的线条,形成新的画面;颜料的介入也使米格尔对线条的探索逐渐趋于抽象。

在展厅的另一头,米格尔以油彩描绘管道、线条,营造颇具视觉欺骗性的光影效果,试图重现空间形态的立体感。这些管线同样令人联想起涂鸦——这是在纽约曼哈顿北部长大的米格尔最早接触到的艺术形式。而在米格尔看来,涂鸦的连笔也是更广阔意义上书法技巧的延伸。

米格尔与中国文化艺术

早在1998年,米格尔就曾来到中国学习汉语,2005年,他再次回到中国,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习油画。在北京生活、创作的近20年间,米格尔不断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既探索水墨、工笔技法,获取材质与技巧上的突破;也广泛吸收佛教经典、敦煌壁画、民间传说等元素,实现立意与主题上的创新。

在黄永玉光怪陆离的《山鬼》触动下,米格尔进一步挖掘了屈原《九歌·山鬼》中山间猿啼的意象,创作出“厚重拼贴”的早期代表作《大森》。此后,猿猴也成为米格尔反复刻画的形象。猿猴成为人的变体,而凸显猿猴面部特征的手机、坚果壳、废弃药物等材料为它们赋予了人类的社会属性。米格尔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融入对当下多元社会的深入思考,在新与旧、东方与西方的相互渗透中重新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大森》将于2024年6月22日至7月13日在UCCA展厅前的半公共区域呈现。)

人的简化

在10余年的北京生活过后,米格尔于2016年再次回到纽约,并在两座城市间频繁往返,寻找新的创作突破。语言与文化身份的不停切换使米格尔对多重文化的碰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米格尔开始尝试在创作中简化人形,或是分离不同的人体部位,或是提炼清晰的符号象征,以简化的个体形象探讨群体的社会经历,以此触发更广泛的文化共鸣。

米格尔对分割、提取人物特征的兴趣由来已久。在《红线》(2007)等早期作品中,缺失的腿与错位的手已经预示了他对分离身体部位的探索。在后期的作品中,朝天而立的脚与他自己双手的倒模,成为自主意识的隐喻。

此外,米格尔还将人抽象化为符号,逐渐发展出标志性的有嘴的桃子。在米格尔看来,桃子像人一样被毛发覆盖,也有各自独特的纹理,还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长出“皱纹”。桃嘴这种人的简约形态也被米格尔称为“单细胞的人”。

厚重拼贴

展厅中心区域的墙面上汇集了米格尔近两年间风格成熟的“厚重拼贴”创作。对米格尔而言,“厚重拼贴”是许多不同类型作品的交汇,将他长期探索的绘画、拼贴、雕塑等各种艺术实践融入同一幅画面之中。米格尔从《大森》(2018)出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猿猴的精神象征,并在创作中与之发生连结,戏谑地挑战作画的规则,突破材料的限制。9件“厚重拼贴”新作都以肖像为主题,同时结合对风景的描绘,开启人物思维构成的精神“内境”与外部世界的对话。

米格尔将展墙正中的The Artist(艺术家,2023)视为自画像,灵活的蛇是自己不断蜕变的化身。角落嵌入的中国古画(复制品)既直接反映米格尔对波纹图样的兴趣,也指向相邻墙面上最新完成的大尺幅画作(Untitled, 2024),巧妙地呼应了展厅的空间布局,揭示了米格尔创作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