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2018年3月17日至5月27日在甬道、长廊、中展厅呈现个展“谢南星:香料”,展出艺术家近两年创作的7幅探索其自身创作与欧洲艺术史和图像研究之间关系的油画新作。特别规划的展览路线贯穿甬道、长廊和中展厅,绘画则被置于为与艺术家作品意图相呼应而涂成绿色的展墙之上。相关作品草稿与其他材料亦于展览中呈现,以此勾勒出谢南星的创作与思考轨迹。展览现场提供在巴黎七大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讲师东门杨为艺术家撰写的评论文章基础上准备的专属语音导览,观众可以聆听针对每幅绘画进行的详尽分析。
谢南星的创作多变,始终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与颠覆过程之中。在过去的几年中,谢南星在现实与观念中来回游走;展览“香料”中,艺术家却重新回到基础原点,试图回溯油画的古典时代。正如“香料”这一展览名称所预示的那样,展览中一系列仅以编号区分的同名画作不仅揭示艺术家两年来对古典油画的观察与思索,更试图复现其自身对西方艺术史带有个人色彩的误读:十五世纪末期,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将自己发现的实为美洲的大陆误称为“印度”,而某种不知名的加勒比树皮则被误认为来自印度的“香料”桂皮。一位熟谙西方古典艺术史的观众或许能依稀辨认出谢南星绘画作品中的古典元素——抵抗强暴的卢克丽霞或欧罗巴、款款走下楼梯的裸女、在草地上狂欢宴饮的男女、耶稣与门徒的晚餐——这些意象似乎让观者遥遥联想到提香、乔尔乔内、马奈和杜尚等画家的作品。然而,艺术家对这些古典油画常见题材的援引显然并非简单的因袭,而更接近于一种创造性想象:艺术家从其个人印象中抽取出的、来自古典世界的线索仅仅为其画作提供了隐约暧昧的语境,古典题材本身所具有的故事性元素被渐次剥离并进行置换,而成为谢南星自身具有调侃意味的艺术表现形式中调味的“香料”。
此次展出的艺术家7幅新作以带有实验性质的绘画语言探索美的形式、时间、欲望、死亡等基本母题。几种古典绘画中常用的颜色被混合,使得原本独立鲜明的色彩在不合常规的调配之后呈现为一种稠密、阴郁而神秘的状态。人物形象被简化为或明丽或暗沉的色块,人物之间的动态关系则以古典绘画中常见的构图形式和具有指示意味的概括性线条暗示。然而,与艺术家此前的创作相似,他无意在自己的画作中提供某种完整的叙事,也因此邀请观众自行决定观看方式。这恰如一场“成谜”与“解谜”的游戏,艺术家在画布上通过细节抛出线索——如《香料No.3》中鹦鹉暗示着画家对古典传统的因袭与模仿,而《香料No.5》中画面右上方模糊不清的电子时钟似乎将古典与现代联接起来——观众则通过这些线索展开想象。空旷的展厅中仅仅呈现七幅绘画,更为展览增添了一丝神秘;这些画作被仔细地安置于让人联想到新近发掘出的遗迹的绿色墙体上,使得观众或许隐约感受到眼前的画面与某些记忆中的情境之间的关联,却又如隔雾看花,无法轻易断言破解。在这种错位的互相观看中,艺术家与观众通过画作形成一种开放性互动关系,更多层次的意义也在这个过程中生发出来。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诸多的西方艺术史中的常见题材及典故、绘画大师笔法和经典构图形式被信手拈来,隐晦或模糊地引入画面;于是,启蒙的涵义被置于近几十年中国当代绘画界急速发展的语境中,表现为在迥异视觉历史语境之间摇摆的、真实而复杂的状态。一位成长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中、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当代艺术渐长的兴趣中走向成熟的中国画家对于西方古典艺术的理解,在何种程度上接近真实?
关于艺术家
谢南星1970年出生于重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成都两地。自1999年起参与各种展览,其主要个展包括:“无题三种”(麦勒画廊,北京,2016);“谢南星绘画展”(哈伯格火车站艺术协会,汉堡,2005)等。主要群展包括:“门闩”(C-空间+龙口,北京,2017); “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雷克林豪森艺术馆,雷克林豪森,2015);“新作展#1”(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2014);“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8)等。他的作品也曾在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等重要艺术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