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导览

我创作中的空间是在实践积累中慢慢产生的,主要是尝试和寻找在个体、物料、空间(或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去获得多重的可能性。在这次“低声细语”的展览中,更多的是空间在给予我新的尝试。进入展厅,首先就是《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这件作品,这个展厅的空间结构本身就相对特殊,它介于传统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我借助了一部分花圃的概念,与这个展厅的结构进行接洽。因为花圃本身作为包含了人工与自然、私密与公共之间的双重属性,在这里作为一个空间中的空间,或许会牵引出一些别样的解读 吧。在进入下一个展厅的过渡处,我安放了一个由镜面和猫眼构成的作品,通过猫眼可以看见,由水泥材质的蛋糕纸杯承载着干枯的仙人掌,如同标本一般,在这里作为外在窥视的日常用途,被重新替代和转换。

之后的这个展厅也串联了空间中原本不同尺寸的柱子,首先能够映入眼帘的是《水渍》这件作品,它可以说是花圃作品单独元素的放大,在这里类似肌肤颜色的外墙建筑瓷砖铺设在由柱子决定的空间中,再用加热和加湿设备的控制,来营造薄膜上的雾气水珠。同时非常巧合的是,这件“实体”作品可以追溯到我早期计算纸纸本系列绘画的视觉共性和延展。在它背后是另外一件名字叫做《碎屑》的作品,这件作品也依旧是对于这个空间本身结构上的一种介入。如果说前面的作品是带有湿润的气味,那么《碎屑》更像是内嵌在细长管道中的工业沙漠。
关于这次展览中出现的影像和一系列湿版摄影的作品。我想要探讨的是,因为我平时也比较喜欢边走边看边拍,其实也并没有非得要定义它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我觉得这次也正好有这么样一个机会,去进行一个相对的展示。这次的影像和之前其他项目中出现的声音作为一个契机,慢慢地发展出这一次的影像作品《被风划过》。这次的影像作品其实还是一个比较粗砺的流动性画面,当中有许多日常生活中收集和记录的细节, 也有城市拆迁的一些噪音,或者是城市拆迁的一些非常粗犷的劳作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动作、声音、材料等等。我觉得是作为对这几年雕塑语言的一个补充,就像静止物体上闪过的影子一般。
“仙人掌”最为吸引我的特质,正是它的缓慢和距离。仙人掌在我的创作中经历了从物的图像转向物的实在的过程,而工业材料之于有机生物体的转换,令它的静默迟缓与时代的密度与速度之间的对比显得更加强烈。将仙人掌或是穿梭的钢筋作为整体,以混凝土进行转换,正是借助混凝土本身所具备的坚固与脆弱并存的矛盾特点,强化了它的沉默与克制。

在我的养殖过程中,其实最早是从对仙人掌植物的写生开始,借助计算纸网格的结点进行定位,来塑造、概括僵拙的体态。再是将它的形象相对削弱,大量线条的堆叠排序、挤压,让仙人掌形象变得模糊,带出更多意象的存在。然后是以雕塑的语言来进行翻模、复制,去实现它因凝固所带来的沉默质感。在这里,当我对空间的试探从个人到居室再到城市周遭,仙人掌作为最初的个人隐喻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从单独的雕塑材料转换,过渡到了由不同品种形态的嫁接,与建筑钢筋缠绕穿插,与拆迁废墟的碎石并置呈现,如同现代化石一般充斥着现实的褶痕。
另外一方面提到的湿版摄影,最早是我2019年在巴黎驻留的时候, 偶然间得到的一个灵感。因为我本科是学习版画的,在过去湿版摄影和版画是属于一个门类,对我来说也并不是从摄影的角度去理解它。我更多的还是从成像的过程,以及湿版摄影底片的玻璃材质,它会更加吸引我。最初被这个表现手法吸引之后,其实我也并不知道具体应该记录什么好。 因为我不是去强调一个纪实性的对象。再后来,我看着自己工作室中保留的那些枯萎的仙人掌。我觉得它们萎缩的状态和湿版底片之间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所以在这次展览中《编织的影子》记录了不同种类的仙人掌。在把主体完全去除干净之后,只保留了部分的刺:有秩序的刺、聚拢的刺或者是单根的刺。在黑色的底片上尖锐意象的刺其实也慢慢趋于玻璃切片上的样本,像是深海中的触角。所以我把这边尖锐容易让人保持距离感的实体的意象,希望能够通过这件作品的尝试,过渡成一个并没有那么实在性的影子概念。所以这也是在这次展览中比较完整的尝试和展示湿版摄影的媒介在我创作中的使用。
我对于瓷砖最早的兴趣是基于2016年“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这次个展而来的。瓷砖作为亚洲日常建设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业材料,一方面可以对应到我早期纸本绘画中的网格,另外一方面它也经常在日常居室建设中,经常被使用在卫生间与厨房两个空间中。作为欲望和排泄的两种途径,瓷砖携带着清洁与规训的某种隐喻,并且会体现在不同距离的交流过程当中。即使在相对近距离的居室环境中,依旧存在社会性和自我意识的两种状态。

在这一次的展览当中,我也是第一次大面积使用了另一种型号的外立墙面的建筑瓷砖,这一规格的瓷砖之前也使用过,但不算很多。因为前面也提到从居室延展至外,所以想更强调城市的外墙建筑和意识之间,在我的感受里是存在着微妙的控制关系的。这样的关系是如何映射在城市及自然的面貌上,是我这几年比较感兴趣的创作主题。
外墙砖作为廉价的建筑外立面瓷砖与花圃的双重特性之间,或许可以构建起某种对话,这种对话是通过外部去向内探究的。同时,还会有散落展示的碎石混凝土雕塑、玻璃挤压的平面系列、水族系列等等,这都是通过不同视角去探讨内与外的层次的思考与回应。
对于建筑材料的关注,我觉得应该是2011年 “我所不能了解的事”这个项目展览之后。我在整个创作的实践过程当中,感受到有很多手段,或者是材料的使用,似乎都和现实环境当中建设的劳作相关。在这次展览中《碎屑》这件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前期铺垫了比较久。在继2020年的“装修:碎石”之后,对通常流动着污水的管道作为另一种空间的尝试吧。这里的碎屑是非常微观的,也暗示了 生活中那些掉了一地也无地捡起的日常琐碎。 或是在排污水之中,无法肉眼可见的细菌碎屑。我利用了管道的概念, 对空间作了一些壤嵌的结构, 填上了水泥粉末,去模仿沙漠的感觉。粉末的干燥和管道的潮湿形成了对比与矛盾。仙人掌团刺分布在上面,真实的植物和刺以及水泥粉磨在这线形的管道中带出了一种工业和自然并存的奇异感。
橡胶管和上面提及的管道是有部分的共性存在的,在最早我的创作中,也使用过沥青、橡胶片等材料进行创作尝试。橡胶在工业生产中运用广泛,有减震缓冲的作用,这个材料自身也会因为气温的变化而随之变化。这种因为先天的自然条件变化而引发的一些很微妙的起伏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点。同时另外一方面,普通的橡胶管作为一种管道,它是具备一定的柔软性的,我将混凝土浇筑在橡胶管中,在水份还未蒸发之时,随机地固定它的各种弯曲、扭动的造型,呈现在外展厅的花圃角落或绑定在某些金属结构上,形成姿态萎靡的剩余物。
我觉得对于透明材料的使用,其实是在一种不确定和不自知的潜移默化的直觉上慢慢展开的。它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和最吸引我的点是一种可见却不可抵达的隔断,是一种更为通透的、更隐藏性的隔断。那么在我早期的作品当中其实也做过许多对于空间、居室在地性的装置作品,对于房间本身的隔断,门窗的隔断等等,其实是有一个延续性在的。 那么在这一次展览当中,两件大型的作品《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以及《水渍》其实都用到了不同程度透明感的塑料膜。一方面这个塑料膜本身就是在日常功能性上被不断使用的;第二方面也是增加了一种模糊感;第三方面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的混凝土雕塑其实是增加了更多的呼吸的空间,但这种呼吸又让人感觉到其实是沉闷的。所以这两个特质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点。包括在这一次外展厅的那件《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以花圃结构为主的作品,会展示一件全新的“暗色之物”系列的延续作品。它是将混凝土的雕塑和碎石结合在一起之后,再用电线里最细的铜丝线去缝制了一个塑料膜的封套,套在了这件雕塑上。所以我就觉得混凝土在这个时候会因为薄膜而变得光滑,它的粗砺也在转变。但是你凑近看的时候,又能够通过光滑的表面看到它背后的粗砺感觉。 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调度到观者和作品之间的距离的一个材料。所以在这几年的创作过程当中,也会使用得比较多。
网格元素对于我个人的兴趣点来说,给我的感觉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线条编织出来的一个网。 它代表着一种精确,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束缚,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吸引我的特质。最早这个特质也是从工业计算纸上的绘画开始的。那么计算纸系列绘画最早的契机,其实也是来自于日常当中对自己养殖的仙人掌的摹写。因为当时没有特别充分的条件能够让我实现无论是在地性的装置作品还是纯雕塑语言的作品,还都不是一个时机特别成熟的状态。所以我会把我想要做的一些雕塑也好,或者是一些空间的图纸也好,在计算纸上利用网格本身的特点去创作。

关于这一创作中带出来的视觉秩序,这一部分可能要更早地回忆到本科时的专业。因为本科时是学习版画的,所以对于秩序、重复、过程性这些关键词都是版画作为创作媒介最为凸现的特质。所以我觉得这种特质也在我后续的创作实践当中若隐若现地延续。
我觉得平面作品的实践和雕塑创作之间,它们存在的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联。因为在我早期到现在的平面中,其实也一直有空间性的讨论。 无论是早期计算纸本的装裱方式, 它也是在一个平面上去建立起一个空间以及拉扯的元素和语言。而在于相对实体空间的创作实践上,其实相对来说反而会把实体空间理解成是被折叠之后又展开的一个平面,所以它们二者之间更多的是相互穿插和渗透的关联。

1.展览的空间布局与设计

我创作中的空间是在实践积累中慢慢产生的,主要是尝试和寻找在个体、物料、空间(或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去获得多重的可能性。在这次“低声细语”的展览中,更多的是空间在给予我新的尝试。进入展厅,首先就是《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这件作品,这个展厅的空间结构本身就相对特殊,它介于传统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我借助了一部分花圃的概念,与这个展厅的结构进行接洽。因为花圃本身作为包含了人工与自然、私密与公共之间的双重属性,在这里作为一个空间中的空间,或许会牵引出一些别样的解读 吧。在进入下一个展厅的过渡处,我安放了一个由镜面和猫眼构成的作品,通过猫眼可以看见,由水泥材质的蛋糕纸杯承载着干枯的仙人掌,如同标本一般,在这里作为外在窥视的日常用途,被重新替代和转换。

之后的这个展厅也串联了空间中原本不同尺寸的柱子,首先能够映入眼帘的是《水渍》这件作品,它可以说是花圃作品单独元素的放大,在这里类似肌肤颜色的外墙建筑瓷砖铺设在由柱子决定的空间中,再用加热和加湿设备的控制,来营造薄膜上的雾气水珠。同时非常巧合的是,这件“实体”作品可以追溯到我早期计算纸纸本系列绘画的视觉共性和延展。在它背后是另外一件名字叫做《碎屑》的作品,这件作品也依旧是对于这个空间本身结构上的一种介入。如果说前面的作品是带有湿润的气味,那么《碎屑》更像是内嵌在细长管道中的工业沙漠。

2.影像

关于这次展览中出现的影像和一系列湿版摄影的作品。我想要探讨的是,因为我平时也比较喜欢边走边看边拍,其实也并没有非得要定义它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我觉得这次也正好有这么样一个机会,去进行一个相对的展示。这次的影像和之前其他项目中出现的声音作为一个契机,慢慢地发展出这一次的影像作品《被风划过》。这次的影像作品其实还是一个比较粗砺的流动性画面,当中有许多日常生活中收集和记录的细节, 也有城市拆迁的一些噪音,或者是城市拆迁的一些非常粗犷的劳作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动作、声音、材料等等。我觉得是作为对这几年雕塑语言的一个补充,就像静止物体上闪过的影子一般。

3.仙人掌

“仙人掌”最为吸引我的特质,正是它的缓慢和距离。仙人掌在我的创作中经历了从物的图像转向物的实在的过程,而工业材料之于有机生物体的转换,令它的静默迟缓与时代的密度与速度之间的对比显得更加强烈。将仙人掌或是穿梭的钢筋作为整体,以混凝土进行转换,正是借助混凝土本身所具备的坚固与脆弱并存的矛盾特点,强化了它的沉默与克制。

在我的养殖过程中,其实最早是从对仙人掌植物的写生开始,借助计算纸网格的结点进行定位,来塑造、概括僵拙的体态。再是将它的形象相对削弱,大量线条的堆叠排序、挤压,让仙人掌形象变得模糊,带出更多意象的存在。然后是以雕塑的语言来进行翻模、复制,去实现它因凝固所带来的沉默质感。在这里,当我对空间的试探从个人到居室再到城市周遭,仙人掌作为最初的个人隐喻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从单独的雕塑材料转换,过渡到了由不同品种形态的嫁接,与建筑钢筋缠绕穿插,与拆迁废墟的碎石并置呈现,如同现代化石一般充斥着现实的褶痕。

4.湿版摄影

另外一方面提到的湿版摄影,最早是我2019年在巴黎驻留的时候, 偶然间得到的一个灵感。因为我本科是学习版画的,在过去湿版摄影和版画是属于一个门类,对我来说也并不是从摄影的角度去理解它。我更多的还是从成像的过程,以及湿版摄影底片的玻璃材质,它会更加吸引我。最初被这个表现手法吸引之后,其实我也并不知道具体应该记录什么好。 因为我不是去强调一个纪实性的对象。再后来,我看着自己工作室中保留的那些枯萎的仙人掌。我觉得它们萎缩的状态和湿版底片之间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所以在这次展览中《编织的影子》记录了不同种类的仙人掌。在把主体完全去除干净之后,只保留了部分的刺:有秩序的刺、聚拢的刺或者是单根的刺。在黑色的底片上尖锐意象的刺其实也慢慢趋于玻璃切片上的样本,像是深海中的触角。所以我把这边尖锐容易让人保持距离感的实体的意象,希望能够通过这件作品的尝试,过渡成一个并没有那么实在性的影子概念。所以这也是在这次展览中比较完整的尝试和展示湿版摄影的媒介在我创作中的使用。

5.瓷砖

我对于瓷砖最早的兴趣是基于2016年“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这次个展而来的。瓷砖作为亚洲日常建设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业材料,一方面可以对应到我早期纸本绘画中的网格,另外一方面它也经常在日常居室建设中,经常被使用在卫生间与厨房两个空间中。作为欲望和排泄的两种途径,瓷砖携带着清洁与规训的某种隐喻,并且会体现在不同距离的交流过程当中。即使在相对近距离的居室环境中,依旧存在社会性和自我意识的两种状态。

在这一次的展览当中,我也是第一次大面积使用了另一种型号的外立墙面的建筑瓷砖,这一规格的瓷砖之前也使用过,但不算很多。因为前面也提到从居室延展至外,所以想更强调城市的外墙建筑和意识之间,在我的感受里是存在着微妙的控制关系的。这样的关系是如何映射在城市及自然的面貌上,是我这几年比较感兴趣的创作主题。
外墙砖作为廉价的建筑外立面瓷砖与花圃的双重特性之间,或许可以构建起某种对话,这种对话是通过外部去向内探究的。同时,还会有散落展示的碎石混凝土雕塑、玻璃挤压的平面系列、水族系列等等,这都是通过不同视角去探讨内与外的层次的思考与回应。

6.建筑材料

对于建筑材料的关注,我觉得应该是2011年 “我所不能了解的事”这个项目展览之后。我在整个创作的实践过程当中,感受到有很多手段,或者是材料的使用,似乎都和现实环境当中建设的劳作相关。在这次展览中《碎屑》这件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前期铺垫了比较久。在继2020年的“装修:碎石”之后,对通常流动着污水的管道作为另一种空间的尝试吧。这里的碎屑是非常微观的,也暗示了 生活中那些掉了一地也无地捡起的日常琐碎。 或是在排污水之中,无法肉眼可见的细菌碎屑。我利用了管道的概念, 对空间作了一些壤嵌的结构, 填上了水泥粉末,去模仿沙漠的感觉。粉末的干燥和管道的潮湿形成了对比与矛盾。仙人掌团刺分布在上面,真实的植物和刺以及水泥粉磨在这线形的管道中带出了一种工业和自然并存的奇异感。

7.橡胶管

橡胶管和上面提及的管道是有部分的共性存在的,在最早我的创作中,也使用过沥青、橡胶片等材料进行创作尝试。橡胶在工业生产中运用广泛,有减震缓冲的作用,这个材料自身也会因为气温的变化而随之变化。这种因为先天的自然条件变化而引发的一些很微妙的起伏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点。同时另外一方面,普通的橡胶管作为一种管道,它是具备一定的柔软性的,我将混凝土浇筑在橡胶管中,在水份还未蒸发之时,随机地固定它的各种弯曲、扭动的造型,呈现在外展厅的花圃角落或绑定在某些金属结构上,形成姿态萎靡的剩余物。

8.透明

我觉得对于透明材料的使用,其实是在一种不确定和不自知的潜移默化的直觉上慢慢展开的。它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和最吸引我的点是一种可见却不可抵达的隔断,是一种更为通透的、更隐藏性的隔断。那么在我早期的作品当中其实也做过许多对于空间、居室在地性的装置作品,对于房间本身的隔断,门窗的隔断等等,其实是有一个延续性在的。 那么在这一次展览当中,两件大型的作品《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以及《水渍》其实都用到了不同程度透明感的塑料膜。一方面这个塑料膜本身就是在日常功能性上被不断使用的;第二方面也是增加了一种模糊感;第三方面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的混凝土雕塑其实是增加了更多的呼吸的空间,但这种呼吸又让人感觉到其实是沉闷的。所以这两个特质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点。包括在这一次外展厅的那件《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以花圃结构为主的作品,会展示一件全新的“暗色之物”系列的延续作品。它是将混凝土的雕塑和碎石结合在一起之后,再用电线里最细的铜丝线去缝制了一个塑料膜的封套,套在了这件雕塑上。所以我就觉得混凝土在这个时候会因为薄膜而变得光滑,它的粗砺也在转变。但是你凑近看的时候,又能够通过光滑的表面看到它背后的粗砺感觉。 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调度到观者和作品之间的距离的一个材料。所以在这几年的创作过程当中,也会使用得比较多。

9.网格

网格元素对于我个人的兴趣点来说,给我的感觉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线条编织出来的一个网。 它代表着一种精确,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束缚,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吸引我的特质。最早这个特质也是从工业计算纸上的绘画开始的。那么计算纸系列绘画最早的契机,其实也是来自于日常当中对自己养殖的仙人掌的摹写。因为当时没有特别充分的条件能够让我实现无论是在地性的装置作品还是纯雕塑语言的作品,还都不是一个时机特别成熟的状态。所以我会把我想要做的一些雕塑也好,或者是一些空间的图纸也好,在计算纸上利用网格本身的特点去创作。

关于这一创作中带出来的视觉秩序,这一部分可能要更早地回忆到本科时的专业。因为本科时是学习版画的,所以对于秩序、重复、过程性这些关键词都是版画作为创作媒介最为凸现的特质。所以我觉得这种特质也在我后续的创作实践当中若隐若现地延续。

10.平面作品与雕塑创作之间

我觉得平面作品的实践和雕塑创作之间,它们存在的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联。因为在我早期到现在的平面中,其实也一直有空间性的讨论。 无论是早期计算纸本的装裱方式, 它也是在一个平面上去建立起一个空间以及拉扯的元素和语言。而在于相对实体空间的创作实践上,其实相对来说反而会把实体空间理解成是被折叠之后又展开的一个平面,所以它们二者之间更多的是相互穿插和渗透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