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徐冰:思想与方法”国际研讨会

2018.8.25 - 2018.8.26
9:40-17:00

对话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英文配中文翻译

作为徐冰回顾展的一部分,UCCA将于2018年8月25日至26日举办一次重要的学术研讨会:“徐冰:思想与方法”国际研讨会。此次中英双语的研讨会将汇集多位中外学者,围绕三个议题发表演讲与讨论:徐冰的艺术实验与思想;徐冰的创作方法,尤其是他对多元媒介与材质的运用;他作为首批旅居海外并与国际艺术机构广泛合作的中国艺术家的独特身份。此次研讨会由现任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斯德本特殊贡献”讲席教授的巫鸿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徐冰是先锋一代中的特立独行者:早年在北京及郊区农村从事文艺工作,进行传统的学院创作;之后忽然转向激进的实验创作,参与到中国80年代的前卫艺术运动之中;90年代移居美国,成为纽约正在兴起的全球当代艺术浪潮中的关键人物,又在2008年来到全球当代艺术发展的又一个中心舞台——后奥运时代的北京。正如UCCA展览“徐冰:思想与方法”是对艺术家四十余年创作历程的全面呈现,此次研讨会力图梳理徐冰跨越时间与媒介、极具全球化意识的创作实践——他对于文化系统的巧妙运用、操控与想象,以及蕴涵在他作品形式背后同样巧妙的概念思想。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分为上午、下午一共四个场次。巫鸿教授,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现当代艺术史教授汉斯·德·沃尔夫(Hans de Wolf),以及古根海姆博物馆及基金会亚洲艺术三星资深策展人孟璐(Alexandra Munroe)将带来三场精彩的主题演讲,到场学者随后将围绕主题进行发言与讨论。整个研讨会的最后一场,由艺术家本人与UCCA馆长田霏宇的对谈以及总结讨论组成,共同探讨徐冰的展览历史以及他跨越文化与地域的项目式创作方法。此次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将收录于2019年出版的徐冰回顾展图录中。

此次参会学者还包括:杜克大学艺术、艺术史与视觉研究系副教授阿部贤次(Stanley Abe);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与英语文学系教授蒂莫西·穆雷(Timothy Murray);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克扬;美术史博士与《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独立艺术史学家与策展人富井玲子(Reiko Tomii);策展人与艺评家王嘉骥。

票务信息

普通票:10元

会员票:免费

*享受UCCA会员票价,须购买300元/年会员年卡;

*开场前30分钟于UCCA前台领取活动门票;

*活动开始30分钟后谢绝入场,请勿迟到;

*场地准入人数有限,一人领取一张票,先到先得;

*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

*活动门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票。

研讨会170

扫码下方二维码,即时加入UCCA会员享受会员票价

会员170

议程安排

8月25日上午场次

9:40-12:30

开场致辞

会议主题:徐冰的艺术思想与实验

主题发言人:巫鸿

参会学者发言与讨论

点击观看8月25日上午场次直播

8月25日下午场次

14:00-17:00

会议主题:徐冰的创作媒介与方法

主题发言人:汉斯·德·沃尔夫

参会学者发言与讨论

点击观看8月25日下午场次直播

8月26日上午场次

10:00-12:30

会议主题:徐冰与全球艺术界

主题发言人:孟璐

参会学者发言与讨论

点击观看8月26日上午场次直播

8月26日下午场次

14:00-17:00

会议主题:徐冰的展览历史与项目创作

田霏宇对话徐冰

讨论与总结

点击观看8月26日下午场次直播

学术主持

巫鸿

巫鸿是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和策展人。现任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讲席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他是许多国际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国古根汉姆美术馆亚洲艺术参议会委员、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OCT)学术委员会主席和余德耀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席。巫鸿的研究和策展涉及古代和当代两方面。在当代美术领域中,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策划了大量展览,包括多个艺术家的个展、主题性群展和双年/三年展。除了为这些展览所编辑的图录以外,他撰写了多部具有影响的有关当艺术的著作,包括《作品与现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2005)、《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2008)、《中国当代艺术:基本文献》(2010, 英文)和《中国当代艺术:一个历史叙事》(2014,英文)。

主题发言人

孟璐

孟璐博士是一位专注于艺术、文化与全球机构政策的策展人、亚洲研究者与写作者。她是古根海姆美术馆及基金会的亚洲艺术三星资深亚洲策展人与全球艺术资深顾问,自2006年起主持古根海姆的“亚洲艺术项目”。她曾参与超过40个展览的策划,尤其是一系列享誉国际艺术批评界的艺术家个展,包括蔡国强、森山大道、草间弥生、李禹焕、木心、小野洋子等,并将日本历史上重要的前卫艺术运动“具体派”、“物派”、日本御宅族文化以及韩国“单色画运动”带到国际艺术界关注的中心舞台。她的展览“1945年后的日本艺术:向天空呐喊”(1994)开启了美国对日本战后艺术的研究。孟璐于1998年-2005年间担任纽约日本协会的副主席及其美术馆馆长,在任期间策划了多场极具创新意义的前现代艺术展。孟璐领衔策划了古根海姆的展览“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该展览被《纽约时报》评为2017年度十大展览。

汉斯·德·沃尔夫

汉斯·德·沃尔夫是一位艺术史学家,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现当代艺术、哲学和美学。他曾就读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因对马塞尔·杜尚的重要作品《大玻璃》进行了丰富而极具创新性的阐释,他于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他在柏林生活和工作,并与汉堡车站国家美术馆合作。受聘为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现代艺术和美学教授之后,他依然一直兼顾学术研究和策展活动。2009年,德·沃尔夫因为一项文化外交计划第一次来到中国,由此扩大了他的研究视野。他在中国策划的首个展览“布鲁塞尔身体语言”于2010年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随后他还策划了多个展览。2014年的展览“破门而出:师传与模仿”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并取得了重大成功。这次展览是他与中央美术学院开展结构性合作(包括教学活动)的开端,随着一个关于马塞尔·杜尚的全面项目的开启,双方的合作将在2020年达到又一个高潮。2018年,德·沃尔夫加入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的策展团队。自2011年与徐冰首次进行合作之后,两人共同开展了多个项目,促成了一场于2015年在布鲁塞尔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展览(“乌托邦的尺寸——重读中国当代艺术”)。2016年,他在米兰三年展中介绍了徐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