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提示
摄影图像总提示我们,这是过去的某一瞬间。在我们看到图像的刹那,又包含着对过去所有时光的认识。因此,图像不仅是时间的证物,亦是不断再现自身的现实表征;图像的意义,是一个随着不同凝视,从而不间断发展的绵延过程。
黎晓亮的“三个展”(Three Di-distances), 从中英文题目的意指系统中,既包括了内容在展览空间内的划分,也提示了图像与观众的三种间隔。这三种间隔之间的同一性(Identity)与差异性(Otherness )在展览中相互纠结,既是记忆的表演,也构建成为对当下社会文化透射的精神共同体。
黑色的提示:
可以说,每一幅图像都有其内置的光线,无论从阿尔塔米拉的洞窑绘画还是相机镜头后的快门成像。光线,通过“缺席”来提示他者的在场,建立起通向图像观念实体(Substance)的路径,或直接,或迂回。“回到黑色”系列是一组人物悬浮于黑色真空中的写真,名人正以各种姿态,从光线中徐徐隐入黑暗;也可以反过来说,他们正从无尽的深邃中显现。银幕上的光鲜与缤纷,在黑白摄影作品中褪去,但通过精心的妆发和姿态,每个人仿佛依然处在最好的时光,散发着逼人的魅力。一些名人直视观者,期待眼神的交锋;另一些名人在镜头前表演,宛若菲狄亚斯的希腊雕塑,带着刻意去接近“静穆的伟大”。
在这些目光下,缺席的实体正是观众。图像越显得真实,本质上越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失真。这种失真的导向是作者立场的表征。在黑色的氛围中,这些图像不仅是墙上的平面招贴物,同时构成了带有魅惑力的纵深空间,邀请观众参与,完成空间内的物境(Objectscape)。艺术家和策展人在此强调黑色的在场,迫使观者将这些“空(Sunya)”的物象,转换为可遁入的隧道,模糊了圣像与消费时代偶像之间的区隔。这些光线仿佛从画外而来,按照福柯评价马奈画作的说法:“正是观者的目光照亮了画的内部”。
私域的提示:
在名人的注视下走到展览第二个单元“北京公寓”。空间逼仄、与少女的身体彼此挤压。仿佛在这种尺度张力下,青春光鲜的无奈背面才值得言说,带着一声叹息。公寓本属于私人领域,容纳着生活的心思和秘密。黎晓亮却得到她们的邀请走入其中。于是,在公寓内——原本是工作场所的对立面,摄影师和模特之间的关系再度恢复,他们继续用类似日间工作的方式对话,私域的意味在图像中成为观众窥视的窗口。白人少女模特对本地观众而言是来自异域的他者,可她们却在北京的房间中、在生活与生存的夹缝中,面对镜头展现,丰富了图像的复杂指向。
在这一组作品中,黎晓亮或许有意识地尽少选择带有窗户的构图——即使为数不多的窗口,也未指向实际内容。窗内的景色被上一个单元出现的黑色所充斥。这些黑色块将观众的情绪从还未发生的遐想前,弹射回此空间的现实中。艺术展览中的图像,一方面是通向世界的窗口,另一方面也是凝炼了作者意志的墙壁。
空间的提示:
在第三个空间尺度中,观众从上一个被包裹的房间步入开阔的都市,似乎会迎来身体的解放。在后工业时代,视觉的本体论本身就是虚幻的,人们总在真实的感官和无意识的欲望中挣扎,如果我们相信图像依然是一种印证,也意识到真相是可被贩卖的,那么将这种症候唯一可能梳理为某种思维秩序的工具,就是在城市中的生存经验。“孤独星球”是黎晓亮在世界各个角落,挖掘和记录的个体心灵的隐蔽的一面。列维·施特劳斯提示我们:“真理,从隐蔽的用心中得到显现”,但当代生活似乎就是真理的另一层灰幔。今天我们对于图像的怀疑,不如说来自于我们对城市生活的不自信。昨日的时光不仅易逝,即将到来的明天也易变、无法被掌握。在这样的情境下,人们倾向于记录和挖掘那些被置于阳光或夜灯下的瞬间,即试图重构自身的存在感。
城市生活又与智能手机密不可分。手机不仅仅是个设备,更像一个无限深邃的黑洞或负空间,蕴含了过去和未来的一切。与其说人们善于用手机摄像头记录,莫不如说手机在诱惑这个电子器官的主人。身体的知觉现象,在当下不仅作用在身体与周遭空间之上,也作用于身体触及的一切物品之上——既把物品器官化,也被物体反作用于意识。从这个概念来说,主客体从而合为一体。在“孤独星球”系列作品中,手机成像的平面性也加深了这一认识。人仿佛不是处于三维空间结构中的站位,而是被强行平置在二维的画面中。这种成像的体制(Regime)抹平了原本画面中不同的要素与功能,视觉对象的情绪对立,让位于人与城市间平淡的貌合神离。只有光线,还在微弱地提示着图像与真实世界的相象(Resemblance)。
在图像,或者说视觉文化的世界里,总有不可见的事情正在消失或被重新唤起。“三个展”中的三种身体空间尺度,对观者形成了不同的印记,其所映射的正是黎晓亮自身观察今日世界的三种图像视角,并在观众的精神与意志中得以延展与回味。
尤洋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
UCCA Lab艺术总监
“三个展”并非三个展
黎晓亮的这次个展,名曰“三个展”,有三层含义:
第一,这次展览涉及黎晓亮近年来创作的三个系列作品;第二,这个展由三个分别独立的展览构成;第三,该展试图通过摄影者观看方式与视觉表达的层次变化,进而探讨摄影与人的三种关系:主观—中观—客观,以及三种观看方式:凝视—瞥视—窥视。一方面,我们希望这个展览能够呈现黎晓亮对摄影传统的致敬,同时也传递他对被摄个体生命经验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体现黎晓亮的摄影态度与深度思考;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透过这个展览展现黎晓亮身上充满新的和有增无减的表达欲与创造力。
三年前,黎晓亮曾给我看过这三组作品的部分样片,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让我隐约感到在他从事摄影的背后存在一个隐秘逻辑。过去这些年对黎晓亮而言,其个人摄影探索与日常摄影工作同步展开。此次展览展出的照片是他日常工作之余的“自留地”还是“副产品”?在我看来,更倾向于前者。或许,在“Back to Black” (《回到黑色》)这组作品的题目里,黎晓亮暗示了他内心中的真正隐喻——back(后退、还原)。如果,将他的日常工作理解为一种“前进”的话;那么,我在他的个人创作与日常工作之间始终感受到一种“前进”与“后退”的张力关系和尺度感,以及两者间若即若离的镜像关系。当这种“前进”与“后退”重合,进而构成一个闭环(系统);于是,在这个闭环中,晓亮找到了他日常工作与创作关系的一致性,并且他的这种一致性显得十分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
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果我们退一步看,艺术史上留下的众多艺术家们,他们穷尽毕生精力不都是在为了努力寻找其日常工作生活与个人创作之间某种关系的一致性与系统性而不断探索吗?黎晓亮幸运地找到了其中的密码,并开始了他个人系统与面貌的建构。因此,在我看来“三个展”并非三个展览,而是试图解开摄影师黎晓亮内在工作系统与思想方法密码的三条路径。
蔡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研究员
影像艺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