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16毫米胶片先锋影像系列:穿越图像的旅程

2025.1.5
13:00-21:00

影像艺术交流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国别配中文字幕

活动简介

2025年1月5日(周日),UCCA将特别呈现16 mm胶片先锋影像,聚焦导演纳撒内尔·多尔斯基和杰尔姆·希勒从1960年代至2024年的作品。纳撒内尔·多尔斯基和杰尔姆·希勒的影像事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纽约手工电影的蓬勃发展时期,并一直持续到今天。他们的艺术以对抒情电影的追求作为驱动力,将普通环境改造成亲密的超然景象,成为一种开放的诗歌形式,并为观众提供视觉体验。他们都忠实于16毫米Bolex相机和18帧率的无声投影。他们的作品呼应了从中世纪彩色玻璃到小津安二郎,从汉斯·梅姆林到约翰·阿什伯里和约翰·福特等多样的艺术形式。为展示两位电影人在诗意影像领域长达60年来的不懈探索,此次特别呈现两位电影人在不同时期的一系列代表作品。

活动日程

2025.1.5(周日)
13:00-14:00开幕茶歇
14:00-20:00 16mm胶片呈现
20:00-20:50映后交流 映后交流
20:50-21:00 幸运抽奖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14

排片表:16mm胶片呈现

场次1:14:00-15:30(81分钟)

《悲伤》/ Triste

《水星之语》/ Words of Mercury

《爱的叠歌》/ Love’s Refrain

《山水册页》/ Colophon (for the Arboretum Cycle)

 

场次2:15:40-17:00(83分钟)

《侧柏》/ Arbor Vitae

《金色广场》/ Place D’or

《杰尔姆的时光1》/ Hours for jerome part 1

《杰尔姆的时光2》/ Hours for jerome part 2

 

场次3:17:10-18:40(89分钟)

《在石屋中》/ In the Stone House

《新海岸》/ New Shores

《17个原因》/ 17 Reasons Why

 

场次4:18:50-20:00(67分钟)

《插曲》/ Interlude

《余烬之日》/ Ember Days

《孵梦》/ Temple Sleep

《无心漫游》/ Careless Passage(亚洲首映)

影像简介

场次一:

 

《悲伤》/ Triste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1996 / 19分钟

“影片表明了我一直在努力达到的电影语言水平。通过微妙地改变图像的重要性和稳固性,将很少被关联的主题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神秘感和短暂感。标题中提到的‘悲伤’,更多的是指在完成这部影片过程中的挣扎,而不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我感兴趣的是观众与光线的直接联系。”

 

《水星之语》/ Words of Mercury / 杰尔姆·希勒 / 美国 / 2011 / 25分钟

本片作为对最近停产的彩色16毫米反转片的凄美告别,采用抒情式的叠印手法,赋予了影片丰富的色彩、质感和节奏以展现炫目的生命力。与希勒彩色玻璃作品的饱和色彩相呼应,本片中的图像因色彩和形状的重叠而发生了变化,层层叠加的流动图像时不时被相对平静、更直接的“单层”场景打断。2011年,本片在纽约电影节“前卫视角”单元首映时被誉为“具有启示意义的杰作”。

 

《爱的叠歌》/ Love’s Refrain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2001 / 23分钟

这部影片或许是该系列中触感最为细腻的作品。它是暮色中的尾声,是四首电影之歌的轻声结尾。

 

《山水册页》/ Colophon (for the Arboretum Cycle)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2018 / 14分钟

影片有三个部分。它秉承了中国早期山水画中题跋的传统精神,是山水画创作后,于横幅之上追加的文字或题词。《山水册页》是一个新的事物,是山水画系列之后的又一个春天。

 

场次二:

 

《侧柏》/ Arbor Vitae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1996 / 28分钟

一部纯粹的电影。影片的氛围萦绕着拍摄的1999年。虽然剪辑的意图是开放的,但其根本动机是微妙地揭示存在的透明度,以及我们在生命之树展开中的温柔与神秘。

 

《金色广场》/ Place D’or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2023 / 10分钟

秋雨绵绵的午后,金门公园北湖。或许,“金色广场”也是屏幕本身。

 

《杰尔姆的时光1》《杰尔姆的时光2》/ Hours for Jerome part 1, Hours for Jerome part 2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1980-1982 / 21分钟 / 24 分钟

影片的素材来自1966 - 1970拍摄和剪辑的片段,创作过程历时两年,于1982年7月结束。《杰尔姆的时光》(即《时间之书》)由日常生活中的图像、能量和光照组成。这些光的碎片围绕四季展开。第一部分是春天到夏天。第二部分是秋天到冬天。


场次三:

 

《在石屋中》/ In the Stone House / 杰尔姆·希勒 / 美国 / 1971-1987 / 35分钟

影片记录了希勒与多尔斯基在新泽西乡村度过的四年隐居生活。他们对纽约的电影界感到失望,企图寻找一种更简单、更具灵性的生活方式,专注于艺术创作与亲近自然。两位电影人的田园生活远非修道院式的隐居,朋友们的接连拜访消解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

 

《新海岸》/ New Shores / 杰尔姆·希勒 / 美国 / 1971-1987 / 35分钟

作为《在石屋中》的姊妹篇,《新海岸》记录了希勒与多尔斯基于1972年移居西海岸的生活。结合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剪辑,希勒将两人生活中的场景,特别是与诗人安妮·沃尔德曼(Anne Waldman)的友谊,和沉思中的风景、海景和季节变化的暗示并置在一起。希勒将偶像道格拉斯·西尔克(Douglas Sirk)于1937年创作的德国电影《新海岸》(Zu neuen Ufern)作为影片的名字,认为两部电影同样讲述了“颠沛流离、追逐快乐以摆脱被囚禁的生活以及最终屈服的状态”。

 

《17个原因》/ 17 Reasons Why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1987 / 19分钟

影片用各种半古老的普通8 mm相机拍摄,并以16 mm的形式放映。这些袖珍相机让我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四处走动,以一种更自发的媒介即时性进行探索和即兴创作。四幅图像的格式具有内在的对偶共鸣、讽刺和美感,让我们朴实无华地看到胶片画幅本身……明亮的柯达克罗姆胶片和丰富的黑白胶片通过闸门,带来简单而原始的愉悦。

 

场次四:

 

《插曲》/ Interlude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2019 / 11分钟

其间短暂的逝去时光。

 

《余烬之日》/ Ember Days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2021 / 11分钟

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切都还是未知……

 

《孵梦》/ Temple Sleep /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 / 美国 / 2020 / 20分钟

“金门公园的飞蝇钓池,成了我的心灵疗养地——一个神圣而平静的空间,它蕴藏着对即将到来的未知恐惧,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女性力量的地方。”

 

《无心漫游》/ Careless Passage / 杰尔姆·希勒 / 美国 / 2024 / 25分钟 / 亚洲首映

“徘徊在白天和黑夜的寻常景象中。在浩瀚的宇宙中,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不知怎的,在很久以前,我们产生了意识。我常常想起生命的最初阶段,我们在水中盲目地游动。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发展出气泡状的附属物,从而创造出视觉这一伟大奇迹的?在无垠的宇宙中,意识与视觉的结合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影片不会回答这些问题,其用意是在变幻莫测的镜头下、在流动的景象中,让观众去沉思、去畅游。”


映后嘉宾

纳撒内尔·多尔斯基(导演)

Nathaniel Dorsky

1943年出生于纽约市,1971年起在旧金山生活和工作。创作的16毫米无声电影是对诗意和沉思的观察,是对光线、风景、时间和意识的想象。这些影片是对平凡与自然的捕捉,揭示了日常存在的深刻和崇高。作品在许多知名机构被展出,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马德里西班牙电影博物馆、维也纳电影博物馆、哈佛大学电影资料馆等。

 

杰尔姆·希勒(导演)

Jerome Hiler

从1960年代开始拍摄电影。大部分时间里,他只与朋友和同事分享自己的创作。2010年以来,他开始发行自己的作品,并成功入围多个电影节。2012年,他的《水星之语》(Words of Mercury)入选惠特尼博物馆双年展。纽约电影节和哈佛大学电影资料馆曾举办其作品回顾展。

 

丁昕(实验电影人)

Sandy Ding

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实验电影人。硕士毕业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电影与视频艺术专业。在洛杉矶学习期间,师从贝齐·布朗伯格(Betzy Bromberg)、夏洛特·普赖斯(Charlotte Pryce)、史蒂夫·安克(Steve Anker)、詹姆斯·本宁(James Benning),并开始在世界各个实验电影节上放映自己的作品,包括伦敦电影节、鹿特丹电影节、爱丁堡电影节等,其作品被法国非营利机构Light Cone、独立录像出版公司Re:Voir、美国Canyon Cinema等机构发行。作为策展人,曾策划第十三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实验电影单元。作为北京电影学院任课教师,他一直在讲授实验电影课程;作为中央美院在职教师,他曾在电影工作室任教多年,现为未来媒体工作室交互媒体专业方向负责人,也曾在艺术与科技中心任学术与研究主管。

 

黄兆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博士后)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电影史论,曾主编、翻译《电影与激进的渴望:实验电影文论选》。

 

李文瑄(策展人)

独立策展人,研究方向为实验电影与实验电影理论。

 

王愚戬(实验民族志电影人)

实验民族志电影人。

 

王歌曈(爱荷华大学影视研究生在读)

目前研究生就读于爱荷华大学电影和视频制作项目。创作的灵感源自对实验电影、传统诗歌和即兴音乐的喜爱。其作品经常探讨的主题包含:美国亚裔离散、中国传统诗歌、空间与记忆的关系,以及现实和幻想之间的暧昧与落差。

主持

林立(UCCA公共实践部策划人)

常年与众多公益机构、使馆、电影节/展合作,曾组织过数千场电影活动,放映过近万部电影(包括长片和短片),主题涉及艺术家影像、女性、青年导演、科技、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艺术无障碍等。希望借此推广中西文化交流,让更多人感受优质影像的魅力。

合作方

Light Cone

由扬·博韦(Yann Beauvai)和迈尔斯·麦凯恩(Miles Mckane)于1982年创立,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其宗旨是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发行、推广和保护实验电影,向电影院、博物馆、大学、美术馆和电影节等文化机构发行其收藏的作品,并尽可能以原始格式放映。目前,Light Cone负责发行来自世界各地800多位艺术家的近5000部作品,涵盖超8 mm、16 mm与35 mm电影拷贝;同时还包括扩展电影(用于多屏幕放映)以及模拟和数字视频作品(VHS、miniDV、DVcam、BetaSP、BetaNum、HDcam)。

 

Canyon Cinema

1961年由布鲁斯·贝利(Bruce Baillie)创立,是电影制作人分享作品的平台。1966年底,Canyon Cinema Co-op作为一家发行公司成立。Canyon Cinema拥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家电影收藏,包括数字媒体、8毫米、超8毫米、16毫米和35毫米拷贝,追溯了从1921年至今的实验和前卫电影制作运动的重要历史。

友情支持

Harlowe或泊、麟珑茶室、寿全斋

 

巴可激光,为您做“睛”彩影像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