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漫游系列”在呈现拉美、北欧影像作品后,此次将聚焦罗马尼亚影像。2024年12月7日(周六),恰逢中国与罗马尼亚建交75周年,UCCA将和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合作,共同呈现17部罗马尼亚短片,为观众带来罗马尼亚电影短片新浪潮的独特风格和叙事方式。这些短片包括克里斯蒂安·蒙吉、柯内流·波蓝波宇、克利斯蒂·普尤等罗马尼亚著名导演的代表作品,它们均获奖无数,其中不少获得戛纳短片金棕榈奖、柏林短片金熊奖、洛迦诺最佳短片奖。这些短片涵盖动画、喜剧、剧情、家庭等多种类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罗马尼亚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幽默和困境。
《帕乌利什塔的手》
Mîna lui Paulișta
克里斯蒂安·蒙吉 / 罗马尼亚 / 喜剧 短片 / 1998 / 15分钟
获奖:1998年CineMAiubit电影节Marele Premiu大奖
两个乞丐通过商店橱窗观看一部肥皂剧,并非常担心剧中角色的命运。
克里斯蒂安·蒙吉
Cristian Mungiu
导演
1968年出生,罗马尼亚著名导演,就读于雅西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后进入布加勒斯特电影专科学校。1999年,毕业作品《帕乌利什塔的手》(Mîna lui Paulișta)获得学校“奥斯卡”奖。随后三部短片《偶然无事》(Nothing by Chance)、《消防员合唱团》(The Firemen's Choir)、《换台》(Zapping)在国际电影节上广受欢迎。2002年,首部长片《西方》入选戛纳电影节并获奖。2007年,作品《四月三周两天》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荣获金棕榈大奖。
《进城》
Călătorie la oraș
柯内流·波蓝波宇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03 / 19分钟
获奖:2004年第57届戛纳电影节青年电影单元电影基金会二等奖
一个美丽的清晨,由于小村庄对互联网的需求与镇长夫人迫切需要的厕所,痴迷电脑的老师和镇长的司机一起踏上前往附近城市的旅程,却因繁琐人情、官僚作风、意外友情而屡屡受阻。
《与酒同行》
Pe aripile vinului
柯内流·波蓝波宇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02 / 9分钟
乍一看,科斯特鲁什(Costelus)似乎与他的乡亲们不太一样:“我不喝酒,不抽烟,不去风月场所。” 但他还是被西方的魅力所诱惑:“我好像已经看到自己在英国的模样了,晚上在油轮上钓上一条大鲤鱼。” 于是,他开始着手进行体检,为“去那边”做准备。
柯内流·波蓝波宇
Corneliu Porumboiu
导演
罗马尼亚电影导演、电影编剧。2006年的剧情片《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香烟与咖啡》
Un cartuș de Kent și un pachet de cafea
克利斯蒂·普尤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04 / 13分钟
获奖:2004年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短片奖
父亲在退休前两年被解雇,想重新就业,于是向儿子寻求帮助。故事发生在布加勒斯特的一家餐馆里,获得这家餐厅夜班保安职位的条件是向经理准备小费,于是,一条肯特香烟和一包咖啡成为走捷径的标志。
《欧洲的光谱》
Das Spektrum Europas
克利斯提·普优 / 罗马尼亚 / 剧情 短片 / 2014 / 8分钟
在这部短片里,一对学者夫妻在新年夜睡前阅读时间,讨论德国学者赫尔曼·凯泽林(Hermann Keyserling)的著作《欧洲的光谱》(Das Spektrum Europas)一书里的叙述。
克利斯蒂·普尤
Cristi Puiu
导演
罗马尼亚导演与编剧,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之一。1991年,前往瑞士日内瓦视觉艺术高等学校学习绘画,后转入电影系,1996年毕业。2001年,回到罗马尼亚完成首部长片《无命钱》,这部低成本公路电影入选戛纳导演双周单元,广受好评,被视为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开端。2005年,《无医可靠》获得第58届戛纳“一种注目”单元最佳影片。2010年《破晓时分》、2016年《雪山之家》均入围戛纳影展,普优一举成名。
《慢半拍》
Târziu
保罗·内戈埃斯库 / 罗马尼亚 / 剧情 短片 / 2008 / 23分钟
获奖:2008年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短片提名
一位年轻记者被指派撰写一篇关于他母校一位教师的文章。他找了一位同学帮忙,而他们的会面却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保罗·内戈埃斯库
Paul Negoescu
导演
生于1984年,布加勒斯特国家戏剧与电影学院导演系博士,现任教于该校。其短片多次入围柏林、戛纳等国际电影节。首部长片《在泰国的一月》入围2012年威尼斯影评人周单元,第二部电影《两张彩票》成为罗马尼亚票房最高影片之一,并入围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第三部《夏日情人》入选塔林电影节,第四部《所需之人》获戈波奖并入围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夏日情人》《所需之人》已在网飞(Netflix)发行。
《海浪》
Valuri
阿德里安·希塔鲁 / 罗马尼亚 / 剧情 喜剧 短片 家庭 / 2007 / 16分钟
获奖:2007年瑞士洛迦诺电影节明日之豹国际竞赛单元金豹奖;2007年比利时那慕尔国际法语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07年萨拉热窝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08德国德累斯顿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08年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08年罗马尼亚戈波电影奖最佳短片奖;2008年美国阿斯彭短片节最佳剧情片、最佳摄影、BAFTA/LA卓越证书奖
在海边沙滩上,一位西方母亲让吉普赛男孩照看孩子,自己却消失在海浪中。男孩发现这位母亲遗留的摄像机和包,打算据为己有。故事展现了罗马尼亚对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但导演最终得出积极结论:任何跨文化交流至少在文化上,都是有益的。
《爸爸的空鸟笼》
Colivia
阿德里安·希塔鲁 / 罗马尼亚 / 剧情 短片 / 2009 / 17分钟
获奖:2010年柏林国际电影节DAAD短片奖;2010年华沙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11年罗马尼亚戈波电影奖最佳短片奖;2010年葡萄牙维拉杜孔德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影片
男孩捡到受伤的鸽子,央求爸爸让它留下,却意外引发父子间的小小战争。写实中带有幽默,宛如你我曾经的家庭写照。
阿德里安·希塔鲁
Adrian Sitaru
导演
1971年生,罗马尼亚导演、制片人和演员。创作多部短片,其中最著名的《海浪》(Valuri)(2007)获得多个奖项。由他编剧并执导的首部长片《钓鱼之趣》(Pescuit sportiv),在多伦多、棕榈泉、埃斯托里尔等电影节放映,并入围2009年法国昂热新锐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0年,短片《爸爸的空鸟笼》(Colivia)在第60届柏林电影节上获DAAD短片奖。
《威震天》
Megatron
马里安·克里尚 / 罗马尼亚 / 剧情 短片 / 2008 / 14分钟
获奖:20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短片金棕榈奖;2008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2010年意大利卢卡尼亚电影节国际单元最佳短片故事奖
今天是马克西姆的生日,他8岁了。他和母亲独自住在一个远离大城市的村庄里。母亲打算带他去布加勒斯特的麦当劳庆祝生日。在那里,马克西姆希望能见到他的父亲。
马里安·克里尚
Marian Crișan
导演
1979年9月8日生于罗马尼亚比霍尔县萨隆塔,著名导演和编剧。1999年毕业于戏剧与电影艺术大学,2008年凭短片《威震天》(Megatron)获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2010年,长片处女作《莫尔根》(Morgen)获得瑞士洛迦诺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等多个奖项。2015年,他将伊万·斯拉维奇的小说《幸运磨坊》(Moara cu noroc)改编为电影《地平线》(Orizont)。
《交通》
Trafic
卡塔林·米图列斯库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04 / 15分钟
获奖:2004年第5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短片金棕榈奖
一位罗马尼亚商人赶往重要会议的路上被困在拥堵的交通中,无奈之下以最平凡和随意的方式打发时间:从面对个人责任到与陌生人攀谈。
《布加勒斯特-维也纳,早上八点一刻》
București-Wien, Ora 8:15
卡塔林·米图雷斯库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00 / 13分钟
尼基(Niki)想离开家人,非法前往德国打工。然而,与他的朋友克雷图(Cretu)一起的旅程却困难重重。
克特林·米图列斯库
Cătălin Mitulescu
导演
1972年生于布加勒斯特,2001年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国家戏剧与电影艺术大学导演专业。创作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短片入围戛纳“电影基石”单元,第三部短片《交通》获得戛纳短片金棕榈奖。长片处女作《我如何度过世界末日》获得圣丹斯/NHK国际电影人奖并在“一种关注”单元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第二部长片《情人男孩》也入围该单元。此外,还担任多部短片和长片的联合制片人和编剧。
《游泳的好日子》
O zi bună de plajă
博格丹·穆斯塔察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08 / 10分钟
获奖:2008年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短片
三名少年和一名女子和司机,在一片空无一人的海滩上……
波格丹·穆斯塔策
Bogdan Mustata
导演
毕业于罗马尼亚电影学院,曾在越南和迪拜生活,从事多个电视和电影项目的编剧和导演工作。回到罗马尼亚后,制作短片《游泳的好日子》(A Good Day for a Swim),该片在2008年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短片金熊奖,并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和参展。其长片处女作《狼》(Wolf)于2013年在萨拉热窝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
《雪花羔羊》
Zăpada mieilor
克林·皮特·内策 / 罗马尼亚 / 短片 / 1998 / 20分钟
获奖:1999年芬兰坦佩雷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最佳剧情片
导演的毕业作品,影片在剪辑上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关系,营造出一种流动而散漫的诗意风格。这部短片与他后来的作品风格迥异,展现了他在视觉色彩上的独特感知——色彩上颇似帕拉杰诺夫,疯狂的气质又让人联想到库斯图里卡,整体上散发着猎奇而迷人的独特魅力。
克林·皮特·内策
Călin Peter Netzer
导演、编剧、摄影师
1975年生于罗马尼亚彼得罗沙尼,8岁随家人移民德国。1994年高中毕业后回到罗马尼亚,1999年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国家戏剧与电影学院导演系。2003年执导首部长片《玛利亚》获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奖及欧洲电影奖提名。2009年作品《荣誉勋章》获戈波奖最佳男演员和编剧奖,并在洛迦诺和塞萨洛尼基电影节获奖。2013年执导的《孩童之姿》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一段短暂历史》
Scurtă Istorie
扬·波佩斯库·戈波 / 罗马尼亚 / 动画 短片 / 1957 / 3分钟
获奖:1957年第1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短片金棕榈奖
这部动画以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巧妙地将整个人类进化理论浓缩在几分钟的短片中。
《七种艺术》
7 arte
扬·波佩斯库-戈波 / 罗马尼亚 / 短片 动画 / 1958 / 11分钟
他诞生于自然,随后开始用鲜花装点自然,以此象征对自然的征服。影片通过几笔夸张的线条,勾勒出七种艺术的起源,每种艺术的展现时间被压缩到一分钟以内。
伊恩·波佩斯库-戈波
Ioan Popescu Gopo
导演
1923年生于布加勒斯特,1989年去世。罗马尼亚动画与幻想片导演、编剧、美术家。1949年毕业于罗马尼亚美术学院,1950年参与创立动画片制片厂,导演了约30部动画片和10多部长短片,获得40多项国际奖。代表作有《简史》(1957,戛纳大奖)、《七种艺术》(1958)、《人类》(1960,卡罗维发利奖)等。其作品多为童话与科幻题材,风格独特。
《魔法师的徒弟》
Ucenicul vrajitor
保罗·卡莱恩斯库 / 罗马尼亚 / 动画 短片 家庭 / 1958 / 16分钟
一个有关于魔法师的故事。
保罗·卡莱恩斯库
Bob Calinescu
导演
1926年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导演、演员,因《波罗博塔的景象》(Visul lui Boroboata)(1961)、《绿林好汉》(Haiducii)(1966)和《裤子已经磨干了》(Pantalonasii se poarta uscati)(1957)而闻名。1990年10月27日,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逝世。
《电梯春光》
Poveste la scara “C”
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库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03 / 14分钟
获奖:2004年昂热欧洲电影节欧洲短片奖
安德烈是一个害羞的青少年,他疯狂地爱上了邻居莫妮卡,他拨打了热线,想知道如何在电梯里吸引女孩。
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库
Cristian Nemescu
导演
1979年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导演、编剧。以《加州梦》(Nesfarsit)(2007)、《七楼的玛丽琳娜》(Marilena de la P7)(2006)和《电梯春光》(Poveste la scala 'C')(2003)而闻名。于2006年8月24日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逝世。
《鱼缸》
În acvariu
图多尔·克里斯蒂安·茹尔久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13 / 20分钟
获奖:第66届戛纳电影节青年电影单元电影基金会三等奖;2013年萨格勒布电影节最佳短片
乔治和克里斯蒂娜努力尝试突破,但是似乎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图多尔·克里斯蒂安·茹尔久
Tudor Cristian Jurgiu
导演
1984年生于罗马尼亚梅迪亚什,导演、编剧。以《在水族馆》(In aquarium)(2013)和《奥利的婚礼》(Nunta lui Oli)(2009)而闻名。
《超人、蜘蛛侠或蝙蝠侠》
Superman, Spiderman sau Batman
图多尔·久尔久/ 罗马尼亚 / 剧情 短片/ 2011 / 11分钟
获奖:2012年第25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短片
5岁的男孩阿龙和他父亲一起踏上旅程,像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一样,他希望能拯救身患心脏病的母亲。
图多尔·久尔久
Tudor Giurgiu
导演
1972年6月20日出生在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市,是一位知名制片人和导演,以作品《自由》(Libertate)(2023)、《关于人和蜗牛》(Despre oameni și melci)(2012)以及《婚礼、音乐与录像带》(Nunti, muzici și casete video)(2008)而闻名。
《电子管》
Lampa cu căciulă
拉杜·茹德 / 罗马尼亚 / 短片 / 2006 / 23分钟
获奖:2006年西班牙比尔巴鄂国际纪录片与短片电影节最佳叙事短片奖;2006年德国科特布斯电影节最佳叙事短片奖;2007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叙事短片奖;2007年洛杉矶电影节最佳叙事短片奖;2007年圣丹斯电影节最佳国际短片奖;2007年西班牙胡埃斯卡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07年汉堡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07年罗马尼亚戈波电影奖;2007年波兰克拉科夫电影节最佳剧情片
清晨大雨,小男孩马利安家里也下起小雨,但爸爸仍答应带儿子进城修电视。两人扛着电视机,穿越罗马尼亚偏乡泥泞的小路,挤公车来到市中心。无关沿途风景的公路旅行,旅程的目的地是回家,赶在下午6点前扭开电视机,收看李小龙的节目,是这对父子最重要的小事。
拉杜·茹德
Radu Jude
导演
1977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传媒大学电影学位。2006年拍摄首部短片《电子管》,开启导演生涯。长片处女作《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Cea mai fericita fata din lume)在200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CICAE奖,并获得其他多个奖项。2015年凭历史剧《喝彩》(Aferim!)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2017年,纪录片《死去的国度》亮相瑞士洛迦诺。2020年《大写的印刷体》(Tipografic majuscul)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论坛单元全球首映。此外,他还执导超过100部广告片,作品深受国际影坛关注。
《来电》
Telefonul
安卡·达米安 / 罗马尼亚 / 动画 短片 奇幻 / 2019 / 10分钟
获奖:第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评审团奖
母亲来电,诉说她梦见自己回到故乡。听筒中传来她的低语,透露出对神秘而遥远的父亲的思念。她喜欢泡在浴缸里,沉浸在昨日的回忆中,让水带走身体的重量和那些难以承受的往事。
安卡·达米安
Anca Damian
导演
毕业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家戏剧与电影艺术大学,曾拍摄两部长片和多部纪录片。首部长片《交错的约会》(2008)在韩国釜山等电影节展映。第二部《克鲁里克——通向彼岸之路》(2011)入选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并在约150个电影节获奖。第三部《一个非常不安的夏天》(2013)获得罗马尼亚电影人联盟三项大奖。第四部动画纪录片《魔山》(2015)亦获好评。
达尼·盖尔卡
Dani Ghercă
艺术家、策展人
生于1988年,罗⻢尼亚新兴一代视觉艺术家之一,以概念性的方式运用摄影媒介。他在布加勒斯特国立艺术大学学习摄影,其作品曾展出于马德里ICO博物馆、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维也纳ESSL美术馆、布加勒斯特国家现代艺术馆、布鲁塞尔HISK、阿纳姆Sonsbeek等地。他的作品被多个机构和公司收藏,包括阿姆斯特丹ING、Proximus等。他是布加勒斯特当代艺术空间Switch Lab的创始人,布加勒斯特艺术馆Scanteia +的联合创始人,以及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占地2500平方米的艺术中心Atelierele Scânteia的联合创始人,该中心设有多个艺术家工作室。
皑玛
Andreea-Ema Stoian
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高级关系官员
王垚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艺术学博士,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亚太电影促进会(NETPAC)执委,费比西国际影评人联盟(FIPRESCI)成员。
林立
UCCA公共实践部策划人
常年与众多公益机构、使馆、电影节/展合作,曾组织过数千场电影活动,放映过8000多部电影(包括长片和短片),主题涉及艺术家影像、女性、青年导演、科技、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艺术无障碍等。希望借此推广中西文化交流,让更多人感受优质影像的魅力。
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
麟珑茶室、寿全斋、杭州米娅嗨米文化有限公司
巴可激光,为您做“睛”彩影像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