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Offsite

“马蒂斯的马蒂斯”影像系列
马蒂斯与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

2023.7.27
19:00-22:30

影像艺术交流
地点:  乐平基金会,北京东城区板桥南巷7号人民美术印刷厂北楼2层

“罗素是我的老师,他向我阐释了色彩理论。我对颜色的选择并不基于任何科学理论,它基于观察、敏感度、感觉和经验”。

——马蒂斯


1896年, 位于布列塔尼半岛离岸带,呈现别样野性之美的贝尔岛又迎来了一位上岛艺术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 亨利·马蒂斯。然而, 最开始吸引马蒂斯登岛的并非岛上不同寻常的风景色彩, 他此次出行的初衷是拜访那位不惹凡尘、久驻于这座法国小岛的澳大利亚艺术家、印象派的关键性人物——约翰·彼得·罗素。

约翰·罗素是一位帅气睿智、温文尔雅的澳大利亚人, 这一身份也使得他在19世纪的法国总显得带有一丝异域风情。然而, 抛去他个人在艺术上的成就以及在现代艺术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在艺术界之外, 罗素的名字和留世作品很大程度上被世人低估, 甚至被忽略。相比于罗素, 大众或许更耳熟能详的是那些与他一直保持亲密关系的朋友们, 例如他在法国结识并建立深厚友谊, 还处于新兴艺术家阶段的文森特·梵高、与他一同工作于贝尔岛的印象派大师奥斯卡·克洛德·莫奈等等。

后人对罗素生平及艺术贡献研究过后得出结论, 这位精准捕捉奔腾海浪和崎岖悬崖中大自然的狂野和美丽的艺术家, 留下历史痕迹相对较少的原因有二: 作为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伟大先锋派画家, 长年远居于法国贝尔岛的他逐渐被观众淡忘, 作品运输距离的遥远使他的作品难以被普罗大众欣赏; 同时, 富足的家庭条件使罗素抛却对商业价值的追求, 脱离世俗之见, 转为专注个人艺术创作。加之20余年的小岛生活,令他的名声处在相对局限及小众的范围, 这使得罗素在早期并没有像他的艺术家朋友们一样出圈。

2011年普利策评论奖得主塞巴斯蒂安·斯米是这样评价:“罗素是莫奈、梵高和马蒂斯的密友,也是一位伟大的先锋派画家,同时还是一位极具魅力的人物和贝尔岛的长期居民。贝尔岛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华丽荒岛,从莫奈、马蒂斯到埃尔斯沃思·凯利,它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素是澳大利亚艺术界最有趣的人物之一,也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艺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

让我们再回到罗素与马蒂斯之间的交往与友情。19世纪末, 还是学生的马蒂斯前往这座美丽的小岛拜访约翰·罗素。当时已逐渐形成成熟的印象派画风的罗素向他介绍了画作中色彩运用和搭配方法, 并拿出好友梵高的作品热烈讨论。在马蒂斯的传记作者希拉里·斯珀林对罗素的采访中,曾表示“令马蒂斯叹为观止的是罗素画作的光亮度,非常清晰,传统的大师调色板无法做到这一点。”野兽派名家眼中的色彩被这位以音乐、海风、大海以及创造力环绕身侧的“边缘”艺术家打开, 并最终成为其作品的重要特征。一改往日趋于灰寂、单调的绘画风格, 马蒂斯在贝尔岛创作的画作中那些纯净、清晰、明亮的色彩与光线捕捉了近乎完美的生活中的自然。

7月27日(周四), 作为亨利·马蒂斯中国大陆首次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的首场影像公共活动,  UCCA携手乐平基金会、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 共同呈现《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 并邀请观众在影像中,追寻马蒂斯与罗素之间的艺术影响,在当代与历史档案中, 通过画作、生活、19世纪艺术家们之间的友谊, 共同领略印象派的色彩与力量、狂野与魅力。

观影之余, 我们还有幸邀请到本片导演凯瑟琳·亨特参与线上远程交流,艺术家蒲英玮共同参与映后讨论。此外,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工作坊和茶歇。希望这一活动,能让参与者透过新一代观众和艺术家的目光, 重新审视艺术家罗素的成就, 探索他在19世纪末对马蒂斯的影响, 以及这些影响如何改变了全世界现代艺术的走向。

活动日程

19:00-19:10开幕致辞: 卡洛琳·阿特金森、程玲
19:10-20:10​《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
20:10-21:00影像艺术交流: 凯瑟琳·亨特、蒲英玮
21:00-21:30印象派工作坊
21:30-22:30印象派茶歇

影像简介

《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

Australia’s Lost Impressionist - John Russell

2018 | 58分钟 | 澳大利亚 | 纪录片 | 传记 | 马蒂斯的马蒂斯

主演:休·罗素、韦恩·滕尼克利夫、卢克·西贝拉斯、尤安·麦克劳德、莎拉·塔姆布尔、安妮·加尔巴利、克里斯托弗·里奥佩尔、朱莉娅·夏普、保拉·德雷奇、帕特里克·乔丹、尼恩科·巴克、吉赛尔·博格尼斯·德博尔德

简介:本片讲述了在法国——印象派运动的中心,澳大利亚艺术家约翰·罗素艺术创作背后的迷人故事,以及他与他的知名朋友们如何永久地改变了世界看待色彩的方式,尤其是马蒂斯是如何拜访罗素,又如何受到他的影响,并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引领野兽派的发展。影片以细致严谨的态度探索了艺术家罗素非凡的作品和个人生活, 重点关注他于贝尔岛生活的20年时光。从罗素的后代和家庭成员到策展人、文物管理员、艺术家、评论家、作家和历史学家,很多人都为完整展示约翰·罗素的故事作出了贡献, 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关于约翰·彼得·罗素

1858年出生于悉尼的达令赫斯特。父亲去世2年后,于1881年离开澳大利亚前往伦敦,在斯莱德学院学习素描及绘画。父亲的遗产使他足够富有,得以追求成为艺术家的激情。三年后,他移居巴黎,当时巴黎是艺术世界的中心,在蒙马特的艺术氛围中,他在科尔蒙画室进一步学习深造。

1883年,他在悉尼举办了一场作品展。《悉尼先驱晨报》的一篇报道称:约翰·彼得·罗素所展出的作品比协会(新南威尔士州艺术协会)的任何成员都要多,他的一些画作确实令人钦佩。他的肖像画尤为出色,尽管没有完全画成,他的笔法却有力而传神。他具有一种天赋,这种天赋只属于真正眼光独到且对性格有直观认识的人,他几乎总能再现所画人物的特征。

1883年夏天,罗素到访西班牙,同行的有他的兄弟珀西、澳大利亚医生及后来的工党政治家威廉·马龙尼以及澳大利亚画家和朋友汤姆·罗伯茨。在西班牙,他们遇到了西班牙艺术学生劳雷亚诺·巴劳和拉蒙·卡萨斯,此行启发了他们在所画对象前直接进行作画。在巴黎,罗素与费尔南·科尔蒙一同学习,并与同学埃米尔·贝尔纳、文森特·梵高以及奥古斯特·罗丹成为朋友。罗素随梵高一同前往比利时进行绘画之旅,并于1886年为他绘制了一幅肖像。梵高十分喜欢这幅肖像画,双方保持了多年的通信,直到梵高于1890年离世。

1887年在巴黎,他遇见了澳大利亚画家伊曼纽尔·菲利普斯·福克斯。1886年,罗素到访贝尔岛,这座原始而美丽的岛屿位于布列塔尼海岸,他正是在这里遇见了克劳德·莫奈。两位艺术家在1886年的夏天一同作画,1888年,罗素迁居到贝尔岛,和他的妻子玛丽安娜·马蒂奥科以及他们幸存的六个孩子共同生活了20余年。罗素还在贝尔岛遇到了亨利·马蒂斯,并接待了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罗丹著名的青铜初铸作品《思想者》收藏在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

罗素在1888年首次遇见罗丹时,委托他为妻子玛丽安娜制作了一个半身像。玛丽安娜·马蒂奥科而后成为罗丹最爱的模特之一,罗丹为她制作了数个银制或铜制的半身像。罗素和罗丹随后成为了好友,罗丹于1902年到贝尔岛拜访罗素。当罗素的妻子于1908年去世时,他便离开了贝尔岛,且据说在她离世后销毁了自己的很多画作。最终,他与第二任妻子回到悉尼,并在1930年于屈臣氏湾,因搬动花园里的一块巨石而去世。

分享嘉宾

卡洛琳·阿特金森(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参赞)

作为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参赞,其职责是加强中国内地对澳大利亚的了解。于2006年加入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在亚洲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于2016年至2019年担任澳大利亚驻新加坡高级专员公署参赞。2008年至2011年,在澳大利亚驻菲律宾大使馆担任一等秘书。在加入外交贸易部前,曾在澳大利亚工业、科学和资源部工作。


程玲(乐平基金会理事)

乐平基金会理事、战略顾问,前北京奥美公关董事总经理。于1995年加入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1999年加入奥美集团,建立广州奥美公关。2004年转调北京奥美建立消费品营销业务版块,开拓与发展了快速消费品/耐用品、时尚/奢侈品、商业地产、教育、艺术、娱乐等多领域客户,并为他们提供品牌传播咨询服务。作为奥美公关中国经营委员会核心成员,带领北京奥美公关自2014年起成为奥美公关全球最大的分公司和奥美集团最大的业务单元;中国奥美公关连续多年被评为亚太区最佳公关网络。2018年初加入好莱坞最负盛名的娱乐体育营销公司与华人文化成立的合资企业CAA中国,担任品牌咨询部兼市场部总经理。2019年5月起兼职担任乐平基金会理事、战略顾问。同时以独立顾问的身份为数家企业提供战略和品牌公关咨询服务。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形象建设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及香港大学整合传播MBA课程客座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业界导师,以及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


凯瑟琳·亨特(纪录片导演、制片人)

纪录片《澳大利亚消失的印象派:约翰·罗素》导演。于1985年至2006年期间在九号电视台的《周日》栏目担任艺术制片人。此后,她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澳大利亚故事》及《乡村故事》栏目以及诸多地区和州艺术馆工作,担任自由导演与制片人。执导制作的艺术纪录片包括:《杰弗里·斯马特》(2022)、《科巴声音教堂》(2022)、《布朗温·奥利弗:内心的阴影》(2021)、《奎尔蒂:绘制阴影》(2019)、《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2018)、《格伦·马库特:场所精神》(2016)、《特伦特·帕克:黑玫瑰》(2015)、《杰弗里·斯马特:静止大师》(2012)、《特立独行:罗杰·劳》(2012)、《珍妮·塞奇斯:肖像画之路》(2012)、《内陆之心:杰夫·卡特的摄影》(2012)、《玛格丽特·奥雷:绘画人生》(2012)、《西德尼·诺兰:面具与记忆》(2009) 及《中国先锋:从自行车到宝马》(2008)。2017年,凯瑟琳凭借《格伦·马库特:场所精神》入围沃克利纪录片奖、澳大利亚媒体教师协会纪录片——艺术奖,该片还在悉尼与墨尔本的ArchiFlix建筑与设计电影节荣获最受观众喜爱奖。此部关于马库特的纪录片入选了2017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2018年棕榈泉建筑与设计艺术电影节,并作为2017年纽约建筑与设计电影节开幕影片。2018年,该片在洛杉矶、华盛顿特区、雅典、哥本哈根、黎巴嫩、曼谷与布达佩斯的电影节上放映。


蒲英玮(艺术家)

现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8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获评委会最高嘉奖。作为新一代观念艺术的积极参与者,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美术与中国早期前卫艺术的视觉与思想脉络,其实践跨越绘画、写作、设计、策展、讲演等多种形态,形成了艺术家独特的语言系统与历史视阈。在近期的实践中,进一步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当中,并融入了更多元的在地性文化,试图构建一种富有鼓舞性与动员性的“新国际主义”作品语境。其作品展出于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利物浦沃克美术馆、新中法学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OCAT馆群、泰康空间等机构,也曾参与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卡昂电影节。曾获约翰·莫尔绘画奖,文章《帝国遗产》获得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入选Gen.T亚洲新锐先锋榜单、中国艺术权利榜, 入围华宇青年奖、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作品被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星美术馆、和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松美术馆、X美术馆、Longlati基金会、ASE基金会、APS欣稚锋艺术机构、焯擎艺术基金会、CC基金会、韩国阿拉里奥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与藏家广泛收藏。


冯天仪(资深翻译)

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口译专业。热爱电影,曾为爱尔兰电影展、欧盟电影展、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过口译服务,也曾为CNEX纪录片和《虹膜》杂志提供过笔译服务。

合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