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与抖音艺术联合举办的秋季大展“集光片羽”汇集了27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围绕当代技术展开的创作。展览引入诸类媒介形态对当代数字生存图景展开多样解读。展览日程即将过半,我们将连续于多个周末举办丰富的公共实践活动,以学术论坛、工作坊、策展人导览、艺术家对谈及表演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解读展览所涉及的各类主题。
在展览中可以见到两件作品都与“图像”和“制图”有关:艺术家叶轩在其创作中将计算机生成影像与实景拍摄片段同时置于作品中对照,又在雕塑装置呈现的“彭罗斯阶梯”中令虚实相衔,循环往复;而艺术家林科则在其“天空绘画”系列中,对基于感受与想象而创作的人像水彩画进行数码化处理,结合图像处理软件与不同数码图像生产的手段,探索三维实有物质与数字虚拟世界的边界。
它们不约而同指向了同一问题:无限精确的绘图技术是否恰切地对应了人类的感知心理图景?生活中,最直观的实例便是使用频繁的数字导航系统,精确的城市地图是否恰切地对应着城市居民感知空间的心理图景?由此UCCA Edge公共实践部组织了第一场学术论坛,邀请三位活跃于数字媒体技术、建筑与城市规划等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嘉宾就“制图学”与“技术美学”展开讨论。
沙丘研究所的两位嘉宾李雅伦与陈飞樾将基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研究的实践,分享制图学中“错位的历史”。这种错位针对的是“绝对客观”的识别地理图(ichnographic map)与人类心理的认知偏差。这段历史将由几张著名地图串起,譬如塞维鲁皇帝于公元211年命令绘制的罗马城市地图(Forma Urbis Romae),达芬奇于1502年绘制的伊莫拉(Imola)地图,詹巴蒂斯塔-诺利于1748年绘制的罗马地图,居伊·德波于1957年绘制的巴黎心理地理学地图,屈米于1976-1981年绘制的曼哈顿手稿(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等。在这种看似朝向现代的进步过程中,两位嘉宾想要质询:何谓图像的模拟、还原以及准确?一种不可能的、不存在、数学上不成立的心理地图是否更恰当地复现了人对于用双脚丈量空间的理解?
自古希腊以来漫长的地图演变的历史进程当中,科学和艺术两个面向时而交织互渗、时而分道而行。而到了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基于数学模型和科学测量的抽象制图学(cartography)逐渐占据了上风,压制了艺术的面向。随着20世纪超现实主义运动和情境主义运动的兴起,图绘艺术(art of mapping)再度回归,带回时间性和身体性这两个被制图学遗忘的维度。艺术家们倡导自下而上地对客观制图学的抵抗,令每个个体得以寻回日常感性体验。而到了20世纪晚期,随着卫星导航等数字制图的发展,地图日渐远离了现实参照,情形又变得更为复杂。数字技术时代的图绘艺术越来越需要扎根于数字技术本身,呈现出“自反性”的特征。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艳老师的分享将从城市空间的再部署与对数字制图的抵抗两部分展开,论述在当代艺术中制图学与图绘艺术二者之间的角力。同时在纵向上,也尝试爬梳自20世纪早期到20世纪晚期,当代艺术中地图艺术这条线索。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硕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媒介技术理论、数字文化与数字艺术研究。近年来于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译著有《绝对的制图学》(阿尔伯特·托斯卡诺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身份的困境》(文森特·德贡布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媒介之后》(齐林斯基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即出)等。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多项。
建筑师、艺术家,沙丘研究所创始人与主要创作者。研究生毕业于Harvard GSD March2,获杰出(distinction)成绩,曾任GSD建筑数字技术课程“Pre and Post”助教。本科毕业于雪城大学,辅修哲学。曾任职于OMA、标准营造、隈研吾事务所等。作品见于“KoozArch”、《读库》《时代建筑》《切线》等平台。独立艺术画册《马歇·马叟游乐园》进入abC艺术书展短名单。
MIT SMArchS Urbanism硕士毕业,他是MIT毕业论文助教,波士顿、巴黎、摩洛哥菲斯Optional Studio助教,沙丘研究所创始人与主要创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数字时代的公共空间。文章、访谈与演讲散见于《读库》《第一财经》《城市中国》《切线》《USA城市建筑空间》《时代建筑》《AT建筑技艺》《TEDx》等。
沙丘研究所是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类研究生创办的线上创作小组,所关切的内容涉及文化、艺术、城市、建筑、互联网以及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