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9日于UCCA举办的艺术疗愈公开课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刘正奎博士讲述了艺术治疗如何帮助重大应激事件后的人们进行心理创伤恢复。“愈所”系列第一次艺术疗愈工作坊,将继续就这一话题进行展开,通过“绘画+舞蹈”双维度的疗愈方式,借助身体律动参与,整合身体、情绪、认知和社会性帮助心灵获得成长。
艺术治疗不仅包括视觉艺术的方式,还包括音乐、舞动、戏剧等多元艺术形式的流派。而中央美术学院致力研究的整合艺术治疗,在治疗师、艺术介质和个案这三者之间进行不断互动,通过这些创造性活动的直接体验,将“知道”内化为“做到”的生命体验和意识。本次工作坊将是一场绘画与舞动的整合,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舞动治疗(Dance & Movement Therapy)有其独特之处,强调情绪和身体的相互连接性,以及能够促进心理健康的创造力。在身体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在情感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变得更愉悦和自信,并且赋予心理治疗方法与工具通过语言宣泄所不能或不足够表达的各种情绪,如愤怒、失望等; 在精神层次上,舞动治疗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行动力和记忆力。
7月31日,UCCA荣幸邀请到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赵妍,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博士后李中皇的联袂主持下,为观众带来从身体到心灵的整合疗愈之旅。
赵妍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舞动治疗、艺术治疗等。
主编《舞动治疗:舞蹈与心灵的对话》、合著《舞蹈教育心理学》、副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多部。
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舞动治疗研究及舞动个案、团体等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北京市、北京舞蹈学院舞动治疗相关的科研项目。翻译舞动治疗的经典文献和著作,发表舞动治疗等相关论文十余篇。参加舞动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等系统培训、个人体验和督导达2000余小时。
李中皇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博士后
留美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中西比较教育学、艺术治疗等。
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7th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Global Leadership Conference (A Purposeful Future)、4th Annual Los Angeles Regional CATESOL Conference 会议宣读论文;在《Journal of Global Leadership》等期刊发表论文。曾担任第一届艺术品市场研究-青年论坛评议嘉宾,参与、执行“艺术治疗的现在与未来”主题系列讲座,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课题研究,翻译国外艺术治疗文献、教材。与相关院校、美术馆、社会组织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治疗活动等。
第一部分:引入
简要介绍舞动治疗的概念与原理,明确工作坊目的和设置,消除神秘感。
第二部分:热身
体验呼吸,唤醒身体,建立初步的自我、人际联接。
第三部分:找寻自我的力量
通过冥想与绘画找寻内在资源,提升自我的内在状态。
第四部分:舞出精彩人生
带着寻找到的内在资源,在绘画和舞蹈中探索想要达到的人生目标。
本次工作坊可线上互动参与或直播参与。互动名额有限,约满即止。由于参与者隐私保护,工作坊将分为公开直播部分与非公开直播部分。为了确保良好的活动体验,请参与者们提前准备绘画材料(彩色画笔、纸)及安全的身体活动空间。在8月下旬,我们还将举办一场亲子主题的艺术疗愈工作坊,欢迎各位观众持续关注并踊跃参与。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艺术治疗工作室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治疗工作室由赵力教授主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艺术心理学与艺术治疗的需求,为了艺术机构、艺术教育和艺术治疗行业培养人才,而成立的专业工作室。其教学宗旨,顺应艺术治疗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发展中的新问题,根据专业结构及学术要求,使学生在掌握艺术学、心理学、艺术治疗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艺术疗愈功能与艺术治疗机制,通过系统性教学培养,使学生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社会服务意识,能够在艺术管理、美术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医疗、灾后心理干预以及精神疾病辅助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发挥“艺术治疗”的专业特色和社会意义。为服务教学实践和保障就业,工作室将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积极与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文博系统、医疗机构、公司企业等展开合作,提倡合作教学,夯实考察实践,尤其在实习就业等方面创新突破。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于2013年4月正式成立,专注于艺术文化传播与心理健康两大公益领域,基金会通过创新地艺术介入模式,在丰富和提升当地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当地民众有效实现社区融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