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是亘古常新的文艺交流方式,既是对阅读、思考与写作的阶段性回顾,又通过提问与阐述来持续讨论新旧问题。UCCA Edge“谈话的余音”系列希望通过对话活动来关注“谈话”这一交流形式,以提问回应问题,由言说来打开语词间的褶皱,思考言语的边界与局限。该系列由UCCA Edge公共实践策划人吴伊瑶发起。首期两场对话由UCCA Edge与中信出版·大方联合策划,围绕“法兰西文艺访谈录”系列丛书展开对话,回顾20世纪法国文艺思潮及其在当代的回响。
5月26日,“谈话的余音”系列第一场对话“思想的航迹”邀请两位法语文学学者陈杰与金桔芳从克洛岱尔、加缪与柯莱特三位作家出发展开对话,由播客「跳岛FM」策划人何润哲女士主持。这场对话开始于古希腊露天广场与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对话传统,并在20世纪的背景下,重点回顾了这三位作家的文学创作与艺术理念:柯莱特的作家之路与新式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又由戏剧表演开拓了写作空间;加缪以其戏剧创作“介入”现实生活、宣扬存在主义思想;克洛岱尔则在其写作与外交生涯中,与中国文化与道教精神结缘。该对话的亮点转录详见UCCA官网。
6月22日,该系列第二场对话“艺术家的选择”将于UCCA Edge进行,邀请文学学者顾文艳、哲学学者尚静与作家赵松,围绕三位艺术家马蒂斯、杜尚与布勒东的访谈录展开讨论。三位艺术家活跃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世界在飞驰,岁月在飞驰。时代精神在于革新的可能:要有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要过一种与从前迥异的新生活。通往革新的道路上遍布着多样的个人选择:深谙绘画传统的马蒂斯背叛了传统,在沉思中发现了一个敞开的新世界;杜尚坚持疏离的社会人格与“无为”的艺术法则,逐渐打破视觉传统的枷锁,实现反叛与裂变;布勒东的创作与生活从未离开超现实主义精神与政治的主轴,总是陷入疯狂而又紧张的奔忙。对话将从当下普遍谈论的几种生活侧面切入,如人与工作、参与式的生活、如何在日常中创作,讨论马蒂斯、杜尚与布勒东在面对这些议题时所做出的选择,甚或至于他们的“不选择”。
复旦大学中文系与德国科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上海市晨光学者。出版专著《辩证性的文学守望: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长篇小说《偏执狂》《自深深处》《十人孤独礁》等。
尚静
法国索邦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国当代哲学、法国和德国现象学,尤其是生命现象学和现象学美学。发表中、法、英、德论文十余篇,偶有诗歌与小说发表。
赵松
著有《伊春》《隐》《空隙》《抚顺故事集》《积木书》《被夺走了时间的蚂蚁》《灵魂应是可以随时飞起的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