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影像漫游”系列:雎安奇导演工作室游学

2023.4.22
13:00-23:30

影像艺术交流, 工作坊
地点: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宋庄雎安奇导演工作室
语言:  中文

漫游(flâneur)一词为法文,首见于19世纪的天才诗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的作品之中。原指生活富裕的巴黎人,悠哉地在城市街道上漫游,寻找平凡中的美。游荡者虽漫无目的地闲逛,但以哲学的精神观察眼前的一切。这种方式被誉为“游荡使没有特殊天赋的人也成为诗人和艺术家”。

上世纪50-60年代的巴黎街头,我们在法国新浪潮戈达尔的长片处女作《精疲力尽》里,顺着贝尔蒙多的脸,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香榭丽舍大街漫无目的地游荡。

1968年,我们在库布里克执导的现代科幻电影里程碑之作《2001太空漫游》里,跟随宇航员一起前往木星调查神秘巨石,一起经历了一系列奇幻的太空漫游……

那真是一段令人心驰神往的岁月。年轻的艺术家们带着共同的理想,与挚友们一起拍摄心爱的电影。影片作者的摄影机和灵魂融为一体,当自由的精神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整个世界属于他们。

如今,我们用“漫游”的方式来致敬这些曾经影响人类的伟大电影和导演,也用“漫游”来跨越艺术和电影之间的边界,我们希望守住那道光。

正如台湾学者林心如所著的《漫游影像:电影、当代艺术与策展》一书中所说,我们将国际艺坛和影坛的脉动传递给大家,分享国内外一线的电影导演和艺术家,广泛而深入地触及实验影像及其和当代艺术的相互激荡。

从2023年起,漫游,不仅是影像与艺术之间,更是时间与空间之间,从帝都到京外,从城市到森林,从湖泊到草原,从沙漠到乡村……

2023年的第一次漫游,从艺术家耿建翌和导演雎安奇的相互激荡开始,从雎安奇导演的工作室的游学开始。

作为当代艺术家的耿建翌与作为导演的雎安奇,他们的艺术创作其实不乏关联——在外壳相异的先锋性之下,他们的作品具有相同的社会层面的思想性。

耿建翌作为“’85新潮”前卫艺术运动中颇有影响的一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内声名鹊起,他通过行为表演、基础材料、装置、拼贴等各种媒介或形式,始终保持对社会和周边环境的观察与提问,并对自我实践和身份认同等相关主题进行探讨。耿建翌有意识地将自己与世界隔离,采取不干预的态度进行观察,如《自来水厂》脱离架上绘画,是思考“观众与艺术的距离”、切入“看与被看”关系的首度尝试。呼应着他所主张的、可以追溯到杜尚的关于“50%”的思考:艺术家先做50%,剩下的50%由观众完成。

雎安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北京的风很大》以直接介入的形式使得城市的面貌通过零散的镜头得以展现,采用了“真实电影”的介入手法,是强干预的,其先锋性在于颠覆了以往纪录片的传统叙事形式,以真诚的态度将摄影机举起,对准人,对准城市,对准时代,这种强介入的模式实际是为了发掘日常表层真相下更本质的核心。隔离与介入,是他们的先锋性所在,也是差异所在。

而他们的共性之处则在于,都关注人的生存状态。20世纪 80年代中期,画面、画布和颜料仍然是自我表达的主要方式。在“池社”的行为艺术后,耿建翌回到绘画,构思了一组开创性的作品,他将其命名为《第二状态》。他说:“做‘85新空间画展’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着人的生存状态。在这件作品中,有一种无奈的情绪在里面,‘第二状态’是相对于平静的状态而言的。”对于人的情绪和状态的关注,雎安奇的作品亦然。在《诗人出差了》《采花大道》等多部影片中,雎安奇导演都透露出对个体生存境遇的强烈关怀,孤独的诗人与养蜂人等边缘人物的故事,是他作品母题,也是他通过作者手法对关怀时代与社会的抒情表达。

除了作品上的先锋性与思想性,两人都在艺术圈和电影圈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创作方式,并都秉持着真诚的态度、凭借自己对艺术的热情发起创作组织团体。1985年,自耿建翌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凭借对学院绘画教学理念的挑战和当代艺术的不断实验,他很快成为“'85新潮”艺术运动中的关键一员。彼时,席卷中国的商业化浪潮尚未来临,在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全国各地的当代艺术家自发集结了多个独立艺术小组,发表各自的艺术宣言,也开始对艺术创作与表达进行反思与创新。1986年,耿建翌和杭州的艺术家好友们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观念艺术团体之一“池社”。秉持着相同理想的人聚集在这个“池”里,集体创作也分头探索,共同拓展当代艺术的边界。

雎安奇导演则于1998年发起壕沟电影小组,于2003 年和贾樟柯、娄烨、王小帅、何建军、张献民、张亚璇,以 “FILM FREE”为共同理念,为FILM摇旗呐喊;著名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家、《世界电影史》作者乌利希·格雷戈尔(Ulrich Gregor)也曾回应说:带着基于独立性的新鲜、清晰的态度,我们永远都不会失去对创造的渴望。思考和批评中会诞生出新的尊严感。这就是“壕沟电影小组”希望所传达的,也是他们送给未来的礼物。

活动日程

13:00-14:00“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展览观展UCCA
14:00-15:00UCCA出发至雎安奇导演工作室宋庄
15:00-16:00参观雎安奇导演工作室
16:00-18:00雎安奇导演作品赏析
18:00-19:00 雎安奇导演私人电影论坛:电影的发现、发展和发达(三发电影学)
19:00-21:00影人派对:新疆大盘鸡
21:00-23:30深夜酒会TY de Bar
 

雎安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目前备受国际瞩目的中国新一代电影导演、艺术家。他的创作涉及实验影像、叙事性电影、绘画和LED灯箱系列作品,是中国观念艺术创作者中的罕见个案。在早期他以完全独立的方式制作电影,从使用过期八年的电影胶片到只身一人带着摄影机在中国云游,成为 LO-FI FILM(低保真)电影的代表人物。作者化的风格中夹杂着无厘头的幽默,离经叛道的影像极具先锋性,冷静而浓烈。其作品在全球参与超过30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电影奖项,作品曾于巴黎蓬皮杜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

1999年处女作影片《北京的风很大》入围2000年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成为日后中国实验电影的里程碑之作。这部影片运用一台凭学生证在电影学院低价租来的16毫米宝莱克斯摄影机拍摄,电影胶片使用了过期八年的柯达伊士曼16毫米胶片,收音设备仅是五块钱的话筒,废弃的电视天线在临拍前被雎安奇狠狠地用大力胶布粘住,做成了一支有伸缩性能的话筒,三人组成的小摄制组骑着一辆三轮车和两辆自行车,走过北京的大街小巷。以“您觉得北京的风大吗”为主要问题展开拍摄,将话筒直接对准世纪末的北京街头、居民楼、餐厅、医院、婚礼现场、甚至冲进了公共厕所。与人类学家让·鲁什在《夏日纪事》中采用的直接介入的方式一脉相承,以粗粝而真挚的形式记录了世纪之交的北京城市面貌,零散而晃动的镜头中,蕴含着影像最原始的力量。评论家Richard Sowada在互联网上留下了这部电影的第一篇影评:这真是一部绝妙的电影。简单,看似无序,幽默,具有破坏性而且感人。导演将简单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至……这种令人眼花缭乱而又冷静的处理手法无疑会成为电影界的重头戏,并且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到关注……如果你是一个新的电影人就一定要看这部影片。

2002年拍摄剧情片《诗人出差了》;2003年完成纪录片《被子》,讲述了各种各样的被子——人们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被子里度过的,导演花了几个月时间聚焦于人和被子的这种关系,去拍摄轮船上、火车上、草原上等地方的被子,该片于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首映。2006年拍摄由欧洲最著名的电视台ARTE投资的纪录片《中国之夜》,影片以工业的中国、娱乐的中国和日常的中国为三个主题,讲述了晚6点到早6点的一夜中国的故事,获得了2007年瑞士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6年在法国巴黎用三天时间拍摄了剧情片《巴黎派对》,讲述了生活在巴黎的男青年阿扣的生活故事,影片具有极其细腻的情感表达,拥有与法斯宾德类似的情怀——幽闭与控制,空气中漂浮着无形的社会压力,束缚和压抑着人的自由。这部录像是导演在巴黎生活了三个月后在回国之前有感而发、用一夜时间写成剧本,突破简陋的拍摄条件的禁锢,用三天时间拍摄而成。演员主要以在巴黎工作学习的年轻一代的华人为主,他们用业余时间前来客串。

2008年拍摄完成剧情喜剧长片《生日快乐!安先生》,由著名演员姜武和郝蕾主演,电影讲述了一个失败的男人安先生(姜武饰演)在三十而立这一天去找工作,却意外被一群绑匪绑架的故事。电影极尽荒诞和黑色幽默。2009年拍摄纪录片《采花大道》,影片是关于一个流浪养蜂人的故事,导演花了一年的时间跟随这个养蜂人和他的家庭穿行了大概10000公里,从中国的南方到内蒙古,记录了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最孤独的旅行者,2009年这部纪录片在阿姆斯特丹电影节进行全球首映。2013年拍摄完成剧情短片《屌丝和毛》,影片根据冯小刚的微博改编,以黑色幽默讲述一个毕业即失业的男屌丝遭遇着史上最难就业季,正准备自尽时面试的电话响起的意外故事,该片于日本福冈亚洲影展首映。

2014年剪辑完成了拍摄于2002年的剧情长片《诗人出差了》,在第4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得最佳亚洲电影大奖、第16届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3届西班牙巴塞罗那Casa亚洲电影周最佳导演奖、Zagreb Dox萨格勒布国际电影节大奖。影片再次以离经叛道的叙事方式引起巨大反响,影评人汤尼·雷恩(Tony Rans)称其为“百分之百的电影创造者”, 第 44 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颁奖词这样描述这部影片:它是一部用身体和诗的语言建筑而成的电影旅程,其中充满了浓郁诚实的感性,因流逝而变得强烈的时间感,和对当代生活与现实做出的隐晦却锐利的回应。同时却因其自由的样式提供了辨别的难度。影片讲述了从来没有出过差的诗人决定派自己到4000公里外的新疆出一趟差;他独自一人搭乘各种交通工具,住在廉价的旅馆,途经高山、森林、湖泊、沙漠和边境。他漫无目标的寻找着风景,在孤独而荒谬的出差途中,不停地穿梭在风景和肉体之间。在路上,他写下了16首诗。这部电影拍摄于2002年9月,导演雎安奇带着诗人坐上了火车,离开北京来到了四千公里外的新疆。雎安奇一个人担任导演、编剧和摄影师,诗人侯献波扮演诗人,在原始和贫困的条件下,用一台DV开始了四十天的拍摄,穿越了整个新疆。经过十二年的沉寂,这部低成本的黑白电影终于在2014年得以完成。影片呈现出了一种不可言喻的荒谬和隐喻。

2016年拍摄由二十多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共同出演的电影《失踪的警察》,几乎所有中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都出演了这部影片,影片以伪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1983年到2016年发生的一个离奇的悬疑故事。同年拍摄的由艺术家厉槟源主演的影片《钻的人》讲述了一个随身携带电钻的年轻人不可思议的故事遭遇,入选了瑞士文化基金会全球九人艺术计划,该片充满人性暗涌的张力和暴力以及对科技时代的反思,延续故我颠覆的另类实验精神,荒诞不经的故事格局,予以观者奇特的精神体验,直面物质世界的迷惑和不安。与此同时,雎安奇在这年秋天还远赴西班牙巴塞罗那拍摄了《演员》计划的第一部作品《阿尔莫多瓦的演员》,该片邀请大师电影中的演员在这个系列中重新演绎一个陌生的角色:演员。这也是对惯性的生活的一次怀疑和一次挑战,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表演者和模仿者,该片带给了观者多角度的思考,对探讨多元的社会景观和人类自身的困境提供了启发。电影大师阿尔莫多瓦向雎安奇推荐了在自己的电影《吾栖之肤》中获得戈雅奖新人影帝的演员扬·科奈特(Jan Cornet)出演。

2016年执导了《艺术是什么》主题电影,影片聚焦于新一代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不同角度的解读,创作环境对于艺术家的影响、以及艺术家曾经和正在经历过的、来自艺术自身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挑战等话题,从多个维度呈现艺术、环境、创作、个人之间的关系,旨在试图进阶勾勒出永恒的话题——艺术是什么?2018年创作实验短片《比体温低1.5~2℃》,从多个角度不同立场讨论了欲望和现实的关系。2019年录像作品《山中》以诗为引,将崭新的思考脉络假以群山之中,汇千山为一山,幕幕引人入胜,呈现东方由局部至开放的观察角度;《大字》摄影机在大字中穿行,在碎石堆积而成的乌托邦的幻觉里浮现出 1968 年世界各地的革命浪潮,一些浪潮在开始,一些浪潮被熄灭……两部作品入选OCAT南京国际公共艺术计划2019系列公共项目。

从2019年开始,着手拍摄关于中国建筑遗产的纪录片,这是全球首部关于中国建筑遗产的影片,影片计划分为《楼》《厂》《乡》三部曲。持续拍摄了近60个中国建筑遗产,展现它们在今天如何被更新、活化,并探访了刘家琨、马岩松、黄印武、青山周平等85位建筑师和学者。2022年完成三部曲首部影片《楼》,并入围第三届海南国际电影节。

除了影像方面的创作,2022年雎安奇的绘画作品《草体》系列作品作为亚洲单色绘画的代表,参加过多次国内外重要的展览和博览会。以草的形态为主题,用极简的形态进行抽象的表现,融入了对东方自然的观点,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与表述, 投射在了一种经典化的现代性的视觉形式之上。

2023年3月18日至4月28日,在上海阿拉里奥画廊举行的雎安奇的最新个展《草体》中,除了展示其久负盛名的单色绘画《草体》系列,这次展览里的惊喜是全球首映其最新创作的录像作品《上海24小时》,这是雎安奇全新录像系列《24小时》的开篇之作,也见证了其电影语言颠覆性的突破。

导师

雎安奇

电影导演、艺术家

目前备受国际瞩目的电影导演、艺术家,是世界当代电影的重要作者之一。作品参加过超过40个国际影展,也曾于巴黎蓬皮杜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国际顶级艺术机构展出。电影处女作《北京的风很大》入围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成为日后中国实验电影的里程碑之作。2008年纪录片《中国之夜》获得第39届瑞士真实电影节(Visions du Réel)评审团大奖。纪录片《被子》(2003)和《采花大道》(2010)均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2015年剧情片《诗人出差了》在第4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最佳亚洲电影大奖,以及第16届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最新剧情长片《海面上漂过的奖杯》在第3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获得三项大奖,主演王学兵获封平遥影帝,并入围第10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及第33届中国金鸡电影奖;2019年开始拍摄全球首部中国建筑遗产纪录片“中国建筑遗产三部曲”,2022年完成三部曲首部影片《楼》;其最新影片是正在制作中的法语电影《波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