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在伦敦白教堂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这就是明天”开启了波普艺术的先声。四五年后,以波普为名的一系列展览在美国各大城市相继开幕,并由此掀起了一场新的艺术运动。自1960年代以来,不仅在英美,德国、法国以及苏联等欧洲国家,也都先后兴起了波普的浪潮。这是一场国际性的艺术运动,而其中最具旗帜性的人物无疑是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他的一系列实践皆根源于美国日常生活与文化政治的剧烈变革,其不仅放大了艺术这个概念,并开创了一种新的因应时代的艺术方式。如果说20世纪初杜尚打破了艺术惯例,重塑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的话,那么,到了沃霍尔这里,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彻底被摧毁——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
半个世纪过去,风起云涌的60年代已经成为记忆,沃霍尔也早已进入了历史。然而,波普并没有消失,沃霍尔的幽灵依然游荡在世界各个角落,并催生了一个个新的波普变体,渗透至各个领域。但也正因如此,波普特别是沃霍尔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形象反而变得越来越刻板和教条。作为结果的波普取代了作为过程的波普,消费的沃霍尔取代了批判的沃霍尔,而这不仅是对于波普,也是对沃霍尔的误解。UCCA新展“成为安迪・沃霍尔”以视觉考古学的方式“还原”了沃霍尔的艺术生命历程和波普的历史现场,其目的正是为了提醒我们,什么才是现时代的艺术和行动。
适逢“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进行之际,UCCA联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三联中读围绕“大波普:生活与思想的越野”这一主题,将先后在北京、上海和线上举办四场论坛。来自不同领域的40余位学者、评论家、艺术家和设计师等,就艺术与生活、思想的关系将展开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讨论和对话。2021年8月15日,第一场论坛将在UCCA北京从“辩证的波普”“中国波普与波普中国”“明日波普”三大话题展开。
陈冠中(作家、香港《号外》创办人)
原籍宁波,1952年出生于上海,在香港长大,曾住台北六年,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及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1976 年创办了香港《号外》杂志,并任总编辑及出版人至 1998 年。著有小说《什么都没有发生》、《总统的故事》、《盛世中国2013》,文集《我这一代香港人》、《城市九章》、《移动的边界》等,改编话剧剧本《倾城之恋》、《谪仙记》。
寇淮禹(安迪·沃霍尔中文译者、研究者)
寇淮禹曾在北京大学、爱丁堡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修读过中国史、艺术史和人类学。他翻译了安迪·沃霍尔的《波普主义》(2014年)和《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即出)。目前,他正在翻译一部沃霍尔的访谈录;而他多年前就已译好的沃霍尔图文集《美国》还在等待有眼光的出版人。你可以在他主理的公众号“城市博物学”读到《美国》的选段。
唐克扬(建筑师、建筑写作者)
从跨学科的视角关注城市与空间,从事类型建筑和文化空间的创新实践,以及视觉-心理-行为的交互研究。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曾任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先后策划、主持、设计了包括《活的中国园林》(Chinese Gardens for Living)在内的多个展览,跨学科研究和文化建筑项目。有《美术馆十讲》《长安的烟火》《癫狂的纽约》(译)等发表出版。
王广义(艺术家)
1957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在80年代参与和组织了北方艺术群体,90年代曾创作了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大批判》系列。曾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89)、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1993)、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1994)、西班牙圣莫妮卡美术馆《中国前卫艺术》(1995)、德国路德维西美术馆《回望》(1996)、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数字与神话:20世纪艺术回顾展》(1997)、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那么,中国呢?》(2003)、法国马塞现代艺术博物馆《身体-中国》(2004)、中国国家会议中心《改造历史》(2010)、艺术长沙(2015)、釜山双年展(2016)、古根海姆美术馆《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2017-2018)等群展;在路易斯-布莱恩基金会美术馆(英国)、今日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拉维罗美术馆(意大利)、西班牙MAC当代美术馆、新加坡当代美术馆、鲁迅美院美术馆、武汉合美术馆、布拉格市立美术馆、同济大学、亚美尼亚国家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
大睿睿(时尚博主)
时尚博主、策展人、创业家、RUIS Gallery艺术空间主理人,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及纽约时装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为微博官方评选为2019微博时尚美妆新锐红人、2020十大时尚视频博主,曾策划展览“FIT Medium Matters”,目前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国际委员会成员。
袁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哲学博士,文艺学美学博士后,加拿大布洛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美学与艺术哲学、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伦理学与道德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理论。译著有:《美国的精神文化:爵士乐、橄榄球和电影的发明》(商务印书馆)、《理性与洞识---东方和西方求索道德智慧的视角》(复旦大学出版社)。
朱青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1957年出生于江苏镇江,9岁开始接受学院式美术训练。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国后长期从事艺术史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著有《十九札》,主持翻译有《詹森艺术史》。
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出演电影《巫山云雨》《颐和园》《举自尘土》《缺失》《人生若只如初见》《柔情史》等。著书《一个人的影像》《看不见的影像》。2005年成立影弟工作室,联合制作剧情长片《举自尘土》《街口》《糖》《鸟岛》《金碧辉煌》《孩子》《大雾》《青年》《盒饭》《老驴头》《老狗》等,纪录片长片《风花雪月》,短片集《暂停》《青国青城》。其担任监制或艺术指导的影片有《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一个夏天》《我的青春期》《缺失》《路边野餐》《我们梦见电影》《塔洛》《额日登的远行》《轻松+愉快》等。2018年担任制片人制作纪录片《帝国梦》《异国》《水下》。2011年联合创办“齐放”和“艺术中心放映联盟”。任香港、台北、釜山、云之南、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广州纪录片大会、飞帕、克莱蒙费朗、西安民间影像展、首尔数码、Ebs、鹿特丹、凤凰纪录片、CNEX、亚太电影奖、釜山短片等电影节或大赛评委,长期任亚洲纪录片基金评委。在国内组织独立影展和一些其它艺术电影放映活动。在巴西、意大利、韩国、奥地利、法国、英国等地组织展映中国独立电影。
王熠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艺术史及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曾策展文芳、刘索拉、范姜明道等艺术家个展和《事苗》、《问》等大型艺术项目。2020年策展执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张西望三十年:程昕东当代艺术收藏》展览。
尤洋(UCCA副馆长)
拥有十余年艺术机构从业经验,2011年加入UCCA集团。密切关注城市和消费文化发展动态与融合,此前身份多元,包括艺术机构管理者、专栏作家、策展人、艺术管理讲师、公共关系和营销专家等。曾主管UCCA公共关系部、公共社会实践部、零售部、发展部等部门业务,并将特殊项目部整合升级为UCCA新部门——UCCA Lab,专注研究当代美术馆理论,探索各文化领域之间的协作研究项目、公共艺术项目和政府合作项目。近期策划的展览包括:2018-2020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览,2020年北京画廊周公共艺术项目“塑·像”,“活页青年艺术节”,网络艺术项目“良樂”等。自2019年起,尤洋策划了一系列关注网络平台生成的艺术项目,结合艺术家直播表演,讨论网络媒介对于艺术形态和艺术受众的边界拓展实践。在加入UCCA之前,曾担任《TimeOut北京》中文版杂志市场总监、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副总经理、美国迈阿密Art Asia艺术博览会亚洲顾问和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艺术顾问等。
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长期从事文化报道,深入艺术领域,历任《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主笔、资深主笔,现任副主编。出版个人作品集《妖娆世纪》《现场:当代艺术访谈录》,合著《故宫观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56年,是建国后第一批创建的三大哲学系之一。2006年成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科是全国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哲学类“A+学科”,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和上海市I类高峰学科。在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复旦哲学学科位列全球第31位,宗教学专业位列全球第41位。复旦哲院拥有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全部二级学科,近年来成立了国内首个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国内首个艺术哲学系,形成了哲学、宗教学、中国古典思想与文化、科学哲学与逻辑学、艺术哲学五大学科集群。经过60多年的发展,复旦哲院已经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科研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的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汇通中西,扎根学术,守护思想,引领时代,传承薪火,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复旦哲院的美学和艺术哲学研究方向具有深厚的传统,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于2020年成立艺术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是国内首个在专业领域内的艺术哲学研究系科。该系科依托完整的哲学一级学科优势,主要从哲学角度推进对于艺术本身的真切反思、建设性批评、理论建构和策略性推广,促进美学学科下沉,在艺术哲学层面展开多学科的合作理论探索创新,并培养相关艺术理论人才,进而为在中国的艺术哲学与艺术理论研究领域打开新局面奠定基础。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APP”是一个在《三联生活周刊》纸刊基础上生成的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名称源于《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提出的“中阅读”概念:阅读传统书籍、杂志是“慢阅读”,手机上的碎片化阅读是“快阅读”,“中阅读”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阅读状态。这里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在一个传媒业、教育业和出版业相互融合的时代,他们既是安静的写作者、创作者,又同时是知识的讲授者、传播者和知识服务者。
“中读“团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二十年来认可“”三联“”气质的用户、粉丝,和这些内容创作者们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让它们以最完美的方式得以呈现,并为方寸屏幕前的读者重新找回深度阅读和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