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系列艺术家讲座

2020.12.26 - 2021.2.6
14:00-16:00

对话
地点:  UCCA下沉空间
语言:  中文

经验并不能向我们揭示出自然的连续性,正统历史的书写依托于归类、比照、排序、系列化及整体性结论化。在综合学科知识的浩瀚宇宙中,我们如何通过这些布满星空的知识表征去认识世界?某种对世界秩序的找寻及对知识生产之真理的迷信,是否应该让位于对失序和复杂性的认同?
本次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华宇青年奖系列公共项目,将通过持续发生于展期内的三场艺术家主题讲座,结合他们的创作和关注议题,综合探讨以下问题:知识在历史维度中是如何被制造、书写和定义并构成了权力的网络,这其中被黑夜遮蔽的人物如何给予世界以另类的解释;历史又是如何逃逸于表象,在某些当下的瞬间悄然显现,界定着过去与现在、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持续与瞬间之间的共时关系;而这些碎片化的意象如何经由规整的手段,成为记忆的模糊载体,却又时而引起历史叙事和认识的断裂。以上环环相扣的问题牵连不同层面的思考,它们均源于本次十五位参展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指向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纷杂现实;更重要的是,这些概念化的问题试图进一步描述,在艺术家所具备的多元经验及跨学科知识共同揭示的世界样貌中,事物之间深刻的矛盾与密切的关联。在这个世界中,经济加速、技术换代、气候变化、人口过剩、能源紧缺、资源分配不均、疾病肆虐等互为因果的现象带来多方现实的改变,正伴随着人类对于现代进步主义神话的紧急刹车,逐步挑战一切既存的秩序和观念——我们在新世纪中不断经历着认识的断裂。


在此背景下,本次系列公共项目讲座将聚焦于图像研究、权力关系和多重时间与历史的联系,通过邀请青年学者、策展人及写作者加入交流,探讨我们在新的时代中,如何能从各自的实践和思考出发,去重新认识自身,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对当今世界问题的反思。

活动日程

2020.12.26(周六) 14:30–16:00第一期|图像的言外:碎片、瑕疵及意外嘉宾:陈丹笛子、贺婧、刘国强、苏予昕、王欢、赵谦
2021.1.24(周日)第二期|时间被盗窃,历史再涌现嘉宾:劳丽丽、金亚楠、龙星如、彭祖强、苏咏宝、苏郁心、谭悦、杨北辰、郑源
2021.2.6(周六)第三期|流通的力:在吸血鬼、流散者、骚灵、终结者与信仰者之间嘉宾:胡伟、赖非、李佳桓、李泳翔、刘玗、倪灏、夏乔伊

第一期丨图像的言外:碎片、瑕疵及意外

2020.12.26(周六)

14:30-16:00

中文

 

线上直播

https://us02web.zoom.us/j/83409709413


活动流程

14:30-14:40 主持人介绍


14:40-14:45  赵谦:黑洞和破碎的花瓶


14:45-15:00 苏予昕:两者皆是——绘画中的图像语法


15:00­-15:15 刘国强:图像的缝隙


15:15-15:25 陈丹笛子:日常即兴中的见景生情


15:25-15:40 王欢:无首与裂口


15:40-16:00 讨论及问答

 

形象不仅是一种语言,或一种特殊的符号,它更像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演员,被赋予传奇地位的一个在场或人物,参与和我们所讲的进化故事并行的一种历史。形象之名包含着广泛的具体事物,不论是图画、雕像、视觉幻象、地图、几何图案、梦、景观、诗歌、记忆,甚至作为形象的思想——更应当将其看作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来自远方的家族,在迁徙的过程中经历了深刻的变形。不同类型的形象寓居于各类具体学科,是福柯意义上词与物之间的秩序,使得结构中的要素在另一个结构中重复;它像是一种更为泛指的概念,生发出各种特殊的相似物(和谐、模仿、类比、共鸣),这些相似物通过知识形态将世界聚拢起来。然而,形象中的连续性与关联性是否可能被无意打破?它所指涉的真实是否蕴含着背叛观看者的制作步骤?它悄悄从人们的心理形象中盗走了什么?它又是如何通过与媒介的亲密联系,对人们诉说着另一套叙事?

本期讲座将邀请艺术家赵谦、刘国强、苏予昕、陈丹笛子和写作者王欢结合相关创作与研究展开分享,尝试打开图像中的另类路径。赵谦将以新闻及天文图片为样本,探讨作为证据的图像在具体的转译过程中内涵的本体论意义。刘国强以缝隙作为比喻,探讨与自身创作相关的观察方式:思考图像的瞬间像一个释放的契机,亦使日常之物成为作品的图像通道。苏予昕在绘画中关注图像如何在盲目中拼写风景,在我们已知但不曾停止变动的的图像语法之中,有时收获固有经验、有时摆荡于歧义性之间。这次分享中,她将尝试梳理近期作品中的几种制图机制——从折叠空间与多重时间点的图像收纳,到工作室中的色彩制作参与进绘画叙事的可能性。陈丹笛子将分享实践中“触景生情”式的创作方式,探讨当日常景观被我们的目光所获取之时,它的意象是如何随着自身的认知域所变化,偶遇之物的形象是如何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交互,而形成一种隐喻表达。王欢则通过近期的图片搜集实践,将“无首”的形象作为一种索引和定位法则,编织起一个临时网络,以接近、抚摸和试探这种形象的历史根源、文化逻辑以及更多潜在指涉。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学者、艺评人及策展人贺婧作为评议嘉宾加入讨论与交流。


嘉宾

 

陈丹笛子(艺术家)

1990年出生于广西贺州,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广州和杭州。陈丹笛子擅长以录像、装置、摄影和文学进行创作。她的作品探索了亲密、短暂的瞬间和人类的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人工世界中反复出现的现象相遇的感知和体验。通过自我认识和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揭示独特的时刻和情感之间隐藏的短暂本质。

 

 

贺婧(青年学者、艺术评论人、策展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艺术“观念–图像”架构下的美学问题,尤其是现象学视阈中的绘画研究,并致力于当代艺术批评的实验写作。

贺婧分别于巴黎索邦第一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得双学士和双硕士学位,曾在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任研究员,目前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候选人。作为资深的当代艺术研究和写作者,她曾先后担任《艺术界/LEAP》杂志的法文版创刊主编和国际版副主编、主笔,以及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学术总监;并曾于法国国家出版与图像艺术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里尔伯爵夫人博物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OCT当代艺术中心、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旧金山影像艺术博览会等国内外艺术机构和学术平台策划和主持过多个展览、学术论坛和放映项目。

 

刘国强(艺术家)

1988年生于山东,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刘国强的作品包括录像,装置,平面,以观念艺术为主。

 

苏予昕(艺术家)

1991年出生于花莲,2016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研究所,现生活和工作于台北和上海。苏予昕的绘画是静物、图表、风景、信息碎片和记忆以多声道、多时区、多屏幕的印象混合输出。在这个事物投射出来的印象比事物本身更丰富的时代,其绘画欲描述的是多元感知杂揉的平行印象主义。

 

赵谦(艺术家)

1990 年出生于江西九江,2018 年获加州艺术大学纯艺术硕士学位。他的创作关注个人的日常行为以及不同媒介之间的转译,通过将信息转化成平面图像进而消解原始的意义,构建出真实与虚拟交织的空间。

 

王欢(写作者、策展人)

出生于1991年,现居北京的写作者、艺评人和策展人,致力于维系艺术性的思想写作,在实践中以去文体化的方式展开书写。他于2018年获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一等奖,2019年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大奖,2019年入围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展览计划”终选名单,2020年出版了由他主编的丛书《小径:赤贫得只剩语言》(假杂志)。

 

 

主持人

方言(UCCA公共项目策划人)

艺术评论人,现担任UCCA公共实践部项目策划人。毕业于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获得艺术史哲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法国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

第二期|时间被盗窃,历史再涌现

2021.1.24(周日)

14:30-17:15


线上

 

参与方式

https://us02web.zoom.us/j/86431952426


在本次华宇青年奖系列公共项目的第二场艺术家讲座中,我们将进入时间的多重维度,试图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实践,探讨历史所呈现出的样貌以及它们和时间形态的关系。

人类曾有过多种对时间的理解方式。在一种静态时间理论中,未来仿佛已经被预写,暗含着某种逻辑宿命论;而在一种相对主义的视角下,时间诞生于宇宙被创造之际,因为时间正是事件的运行。对时间的意识并不等同于真实的现象;事件的持续(Duration)建立在我们感官机制的部分之上,对世界的经验之所以能够真实,也和弹性的时间性以及时间的方向性不无关系。

当我们对当下的感知与近期记忆相连接,便会产生某种经验的纯粹的连续性。而如果我们在每时每刻对这些感知产生不同的下意识的阐释,那么那个战胜一切阐释的新诞生的下意识,或许就是我们所累积而成的对变化的直接意识。记忆往往是鲜活的,由现实的群体承载,积淀在空间、行为、形象和器物等具象之中;它与集体相连,既是集体的、多元的,又是个体的。而历史关注时间的连续性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它甚至是对过去事物不完整的、成问题的重构,它属于所有人,具有普世的理想。由此,时间并不等同于历史,它更像对变化的度量及事件的运行方式。历史则是在某个具体的时刻的一次事件,一次出现(Occurrence)。历史实际上并非时间的概念,而更像是从社会政治事件的“痕迹”中突然出现的权力语言,一个当下秘密的寄存所。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时间,并从时间出发去看待自身的记忆与历史?如果记忆是当下的现象,是人所体验到的与现在的联系,而历史是对过去的再现,那么历史是如何被书写、编纂甚至重写?这其中有怎样的不被言说的联系?在本次的讲座中,我们试着将时间视作一种“何为”的方式去发问:在物理及宇宙论的语境下,我们如何适应性地去将我们的经验组织起来,或如何成功地将正在发生的世界模型化?这其中,材料是否可以是一种对自然的时间性的抵抗?对技术新的理解以及生态学视角,是否能给我们提供另一种深度时间的尺度,并用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记忆的谱系?又或者,在一种更为人文的视角下,我们是否同样能想象一种社会时间的拓扑学?例如,雕塑家的任务是否可被视为一种关于铭刻时间的体积的工作,并揭示出其空间性背后历史的深重?影像是否可能做到本雅明意义上的时间“爆破”,打开即刻的空间与历史性时间的同位并置?时间或是回转或是卷曲的,它间歇或共时地弹跳、蔓延、铺散于空中,随时中断或忽然显现;在其中,被忽略、遗忘、扭转或剥除的个人与群体的记忆在历史的褶皱中被重新翻开,多重可能的叙事翩然起舞。

我们荣幸邀请到本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中的六位参展艺术家,分别结合上述议题分享各自的创作与思考。我们荣幸邀请到本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中的六位参展艺术家,分别结合上述议题分享各自的创作与思考。劳丽丽通过影像创作及集体耕作实践中所直面的团队的周旋协商与来自大自然的挑战,结合作品《冷火》与《寂静春天来临前》,探讨物种、声音或自主性在历史中的幸存与消亡。​郑源将介绍“西北航空”系列、《普罗大众之夜》与《游戏》中的工作方法,为我们分享艺术家如何通过对媒介的追溯与外部事件建立关系。金亚楠则通过介绍近期作品与飞来峰及秦桧夫妇像的关联,寻找雕塑作为物的切片所牵连的时间片刻感,并介绍他每一次是如何“下手”——去作出一个瞬间创作意图的决定。郑源将介绍“西北航空”系列、《普罗大众之夜》与《游戏》中的工作方法,为我们分享艺术家如何通过对媒介的追溯与外部事件建立关系。金亚楠则通过介绍近期作品与飞来峰及秦桧夫妇像的关联,寻找雕塑作为物的切片所牵连的时间片刻感,并介绍他每一次是如何“下手”——去作出一个瞬间创作意图的决定。彭祖强将通过介绍作品《难》《成立之时》与《保持触碰》,探讨其中的三种不同的时间性及影像中的持续性所可能遇到的限阈。苏咏宝将通过思考自身创作中所使用的材料被大自然或抽干,或斩碎,或被虫蛀,或被烧焦的残缺、多变且脆弱的状态,浅析装置与时间的联系及其中所包含的某种疗愈的可能性。苏郁心则会从毛里齐奥·拉扎拉托(Maurizio Lazzarato)针对影像技术中的时间性的相关理论入题,通过《休眠模式》与《水眠第二章节 西藏路下的赤池》等作品,尝试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下探讨深度时间带给我们的思考。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三位评议嘉宾——龙星如、谭悦及杨北辰,他们将结合各自的研究与实践加入话题的讨论与交流。


活动流程

14:30-14:40 主持人介绍

14:40-14:55  劳丽丽  不速之客

14:55-15:10  郑源  调遣与动员

15:10­-15:25  金亚楠  下手:切片中的时刻

15:25-15:45  彭祖强  共情的时间

15:45-16:00  苏咏宝  腐烂与疗愈

16:00-16:20  苏郁心  垂直尺度的推测思辨

16:20­-17:15  讨论及问答


关于嘉宾

劳丽丽(艺术家)

1983 年出生于香港,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及艺术硕士。她是一位“退役”旅游记者,现专注于大自然生态有关的艺术创作,目前在香港“生活馆”学习务农之余,还在探索“半农半X”的生活方式——即在投入到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的同时发展其他事业。这种生活实践促使她对另类生活模式、以及作为生活在香港的艺术创作者的自主性作出提问。她的主要研究课题与食物、农耕、发酵、监视、冥想等相关,作品以影像、摄影、装置及混合媒介为主。

 

金亚楠(艺术家)

1986年出生于杭州,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金亚楠感兴趣于局部语境下的对话关系, 。他曾参加艺术小组以探究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也曾尝试公共事业工作探寻各工作层级之间因由逻辑错位引发的协商失效。近几年,他更关注个体或群体单元在共谋下的差异化呈现,通过架构针对体制的隐喻化结构来增加单元间对话的可能性和侵略感。

 

龙星如(策展人)

策展人、写作者,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普适运算与数据充斥的时代语境下,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曾获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评论硕士,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士,并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数据艺术课程。

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今日美术馆第三届未来馆《机器人间》;联合策划上海明当代美术馆《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上海UN Art Center开幕展《可善的陌生》和《潜在故土》。2019年担任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国际评委,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她的研究工作发表于德国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MMCA)国际策展人论坛,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数字人文与艺术研究国际论坛,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等。

 

彭祖强(艺术家)

1992年生于长沙,工作生活于纽约,影像创作者。作品曾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AntiMatter影像艺术展,香港咩事艺术空间,以及休斯顿美术馆展映。参与过的驻留项目包括MacDowell,Skowhegan,以及Core Program。他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和影像艺术系,以及伦敦金匠学院。

 

苏咏宝(艺术家)

1985年出生于香港,先后就读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她成长于传统中医学世家,自幼接触中药材,如果说此前仅把药材当作玩物,现在药材已转化成为她的艺术创作媒介。苏咏宝的作品运用中国传统医学源于对自然的观察、敏感以及想像,探讨自然物料的形式、物质性、关系性。曾举办个展“六种练习”(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18)。

 

苏郁心(艺术家)

生于1989年,现生活和工作于德国柏林。苏郁心的艺术实践专注于对科技、生态及聚合人类与非人类基础设施的研究,并透过论文电影的推测思辩及录像装置展现其对星球想象及宇宙图式的探究。作品曾展出于:BLEED festival(2020);京都艺术中心(2020);柏林世界文化宫(2019);阿根廷胡宁市当代艺术馆(2018)。2018年获得西班牙LOOP Barcelona Discover优选。近期参加台北双年展2020,作品由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和台北市立美术馆委托制作。

 

谭悦(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

现任广东时代美术馆展览及研究部副策展人,现生活并工作于广州。她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格物致知。或一则关于喷泉、地砖、锡、银币、石头、贝壳、窗帘及人的故事”(广东时代美术馆,2020)“阚萱:乱石赛跑”(德国柏林,时代艺术中心,2019);“故入奇途:阚萱VS金小罗”双个展(与侯瀚如、金宣廷联合策划,广东时代美术馆,2018);“全景——可视的与不可视的”(广东时代美术馆,2014)。她于2016年发起并担任时代美术馆“榕树头”系列项目联合策划人,她参与策展的项目有:“古妮拉·克林伯格:美丽新世界”、“郑波+魏志娇+参与者:共野”、“国际村落生产”、“叶慧:我们唱着,时间的歌”、“黄边城市规划研究所”等。

 

杨北辰(策展人、研究者)

博士、策展人,当代艺术与影像研究者。目前是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思想委员会(Thought Council)的成员,并同时担任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特约研究员与《艺术论坛》(Artforum)中文网特约编辑。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他的研究兴趣侧重于当代运动影像理论、媒体考古学、技术&生态与新物质主义领域。其策展实践与跨领域的学术方向相辅相成,曾策划过的项目包括“新冶金者”(Julia Stoschek Collection,杜塞尔多夫)、“在地宇宙”(乔空间,上海)、“反投影:中国早期录像艺术中的媒体雕塑”(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微纪元”(Nationalgalerie,柏林)、“具身之镜:中国录像艺术中的行为与表演”(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等;并将于明年联合策划广州影像三年展“重思集体”。 他亦曾为艺术家曹斐、奥玛·法斯特、劳拉·普罗沃斯特、何子彦等艺术家撰写过展览图录文章;由其主编的出版物《HX》于曹斐伦敦蛇形画廊个展期间面世。他的个人学术专著 《作为档案的电影》即将付梓。

 

郑源(艺术家)

1988年出生于兰州,现工作生活于河北三河。2015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电影,录像及新媒体艺术硕士。郑源的工作关注于集体身份与价值体系在不同政治、社会与历史情况中的状况与相互关系。他的影像创作往往处于虚构,纪录与调查性的研究之间,经常伴随着对既得图像的挪用与转译,从而获得叠压的语境与互文性。近期个展览包括“前进的,后退的”(没顶画廊,上海,2020);“悬而未决”(泰康空间,北京,2017);“An Open Studio”(PRACTICE Space, New York,2016)。

 

 

主持人

方言(UCCA公共项目策划人)

艺术评论人,现担任UCCA公共实践部项目策划人。毕业于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获得艺术史哲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法国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

第三期丨流通的力:在吸血鬼、流散者、骚灵、终结者与信仰者之间

2021.2.6(周六)

15:00-17:00

线上

中文


参与方式

https://us02web.zoom.us/j/85771859396


活动流程

15:00–15:10  主持人介绍
15:10-16:25  嘉宾发言 
16:25–17:00  讨论及问答

白日的反面往往被理解为黑夜,但黑夜并非一片虚空。在概念的反面——亦即概念的黑夜——这看似的绝对沉寂中,是否存在着被否定却活跃着的事物?在这其中,又是否存在流动的转换?我们如何观察强制性实践下事物之间相互的掌控与反掌控、辖治与抵抗的力量关系?对福柯而言,在他所谈论的类似、同型、补充、蕴含、排斥、辖治、抵抗等这些不同关系中, 既有逻辑关系, 也有因果和力量关系。由此,秩序就像一种规定了可见之物存在的空间,它先于所有有效的认识,在知识中将物确立。大写的历史则限定了经验的诞生地,它不能被理解成实际连续的汇集,而是经验性之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正是在这个存在方式的基础上,经验性空间的组织原则基于诸要素间的未必可见的关系,以及由这些要素确保的功能之统一;同时,经验性得以在可能的认识和可能的科学知识空间中被确认、设定、布局和散布。我们如何从中去思考主体在权力关系中的位置?在某种既有知识系统下通过分类、界定并探寻起源的总体化分析,可否让位于青睐并合与具有稀缺性的研究方法?艺术是否能为此提供具有想象力的视角?在力比多经济、移民劳工、物资与社会关系调度、金属流态化转换和对信仰的人类行为之调查等现象中,是否存在着某种共通的关联?

在本次的华宇青年奖入围展艺术家讲座中,我们荣幸邀请到了五位创作中侧重于关联性的艺术家,他们在各自的实践中,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对此话题的思考。在李泳翔的作品《我不爱》中,吸血鬼作为一个被边缘化、异化和怪兽化的历史形象,涉及其与酷儿政治及种族议题的思考和研究。而在胡伟的《风下之乡》中,艺术家通过结合历史和虚构的散文电影方法,尝试从移民、劳工与资本的流通层面,探讨在生态和循环经济的闭环中岛屿经济、地理及生命政治之间的关联。夏乔伊从作品《马克思基金会》中对墓穴隐蔽空间的关注,联系金属铝作为一种铸造材料所具有的独特仪式性和劳动属性,及其在资本中游走变化中所具有的双重的液态属性,并试图探讨熔炉冶炼所涉及的边缘地带与工业和技术时代下的劳动者(工人)的缺席地位。倪灏则通过将艺术家视为骚灵(Poltergeist)——一个爱恶作剧的幕后“操控者”,将个人的经验与对材料的操纵结合,以自发性的激活、示威、骚乱等对物质和资源的大规模调动为方法,使艺术家成为一个在加速时代的果断回应者,产生一种使得社会变得更好(或更糟)的方式。刘玗将介绍她如何在《救赎山》《凹凸史》等作品中绕道西方知识系统中的归类模式,转以神话叙事逻辑和人类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试探信仰、感知和想象力在另类叙事中给我们的启发。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对上述议题有着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李佳桓和赖非,作为评议嘉宾共同加入讨论与交流。


嘉宾 

胡伟(艺术家)

1989年出生于大连,2016年硕士毕业于荷兰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使用影像、装置、印刷图像和绘画等多样媒介进行创作。他的兴趣常始于文本与视觉文化之间看似无关的元素,通过调研、转译、想象和整合来呈现政治和形式上的多重的、可思辨的内在联系,模糊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胡伟的实践探索劳动、情动和价值判断在不同政治经济环境、技术条件和事件中的不稳定关系。结合动态影像和散文美学,他的工作也涉及我们生存环境中人(个体和群体)、非人及物质在历史和自然改造过程中的能动性,分裂和人为的异化。

 

赖非(LEAP《艺术界》杂志编辑总监)

编辑、翻译、写作者,自2014年起任职于LEAP《艺术界》杂志,目前担任编辑总监。

 

李佳桓(英国泰特美术馆大中华区副策展人)

李佳桓是英国泰特美术馆大中华区副策展人,并担任frieze杂志特约编辑。他目前是2022年第五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顾问。李佳桓的当代艺术评论见于各大国际期刊,包括frieze, Artforum, Mousse, Art Agenda, Spike Art Quarterly和ArtReview Asia,也曾为纽约新美术馆等机构出版的画册撰文。2020年,李和合作者冯骏原凭展览方案“溢流地”赢得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的年度新晋策展人项目,展览将于2021年秋呈现。2019年,李应邀在纽约Triple Canopy举办聆听会,呈现其对中文嘻哈音乐的研究;他有关新疆嘻哈的研究将刊于2021年Slavs and Tatar即将出版的《The Contest of the Fruits》一书中。李佳桓近期的策展项目包括“切肤之息”(天线空间,上海,2020);“流连”(Club ALL,上海,2020); “D.E.E.P.”(chi K11美术馆,上海,2019);“在我的房间里”(天线空间,上海,2019)和“例外状态: 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 2017”(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

 

李泳翔(艺术家)

1991年出生于长沙,2014年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目前在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美术学院就读,生活和工作于法兰克福。他的作品运用媒介广泛,经常尝试采用交融绘画、雕塑、音乐和影像的方式进行创作。

 

刘玗(艺术家)

1985年出生于台中,现工作生活于台北。从2014年开始,刘玗在创作中逐渐发展出一系列田野纪录式的工作方法,利用人类的视角、空间属性的变化与物件本身在不同体系中流动的身份,勾勒出人类演进的过程。在刘玗的作品中,她参考了多种影像语汇的原形和文字出版、仿电影式的纪实影像、类纪录片的形式,对空间、历史、影像、叙事的零碎片段进行连结、补叙,最后将大量实地的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重新编排成其独有的创作语言。

 

倪灏(艺术家)

1989年出生于新竹,先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与罗德岛设计学院学习, 现生活工作于纽约和新竹。他擅长于通过雕塑、影像等多种媒介,将日常熟悉的物件梳理化,并激发其背后的政治隐喻或私人记忆,也以此展开他在权利结构、消费主义、暴力美学等方面的探索。

 

夏乔伊(艺术家)

1992年出生于杭州,2016年获得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学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夏乔伊的作品在震荡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对个体身份、艺术史以及当代文化中能量转换的探索。他的日常实践囊括了雕塑、绘画、装置和影像等媒介,并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策略和视觉风格。夏乔伊的创作借助材料、肌理、颜色等元素传达情绪,并时刻保持着材料功能性和仪式性之间的张力。

 

主持人

方言(UCCA公共项目策划人)

艺术评论人,现担任UCCA公共实践部项目策划人。毕业于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获得艺术史哲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法国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

合作方

华宇青年奖


“华宇青年奖”发起于2013年,是由华宇集团主办的公益性艺术奖项,专为在复杂的当代文化语境下不断实验和探索的青年艺术家而设,旨在持续性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面貌,展示新生代艺术家多维度的创作样态。除现金奖励外,华宇青年奖将给予获奖艺术家在专业领域的支持和资助,包括个人作品和艺术项目的实施、相关展览的策划、宣传推广以及文献出版等,并为新一代艺术工作者建立艺术创作和学术讨论的平台。
华宇集团创立于1989年,是以商业地产为战略主导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通过“华宇青年奖”这一大型公益艺术项目,华宇集团积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