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曹斐:时代舞台”系列
红霞

2021.5.29
14:00-21:00

对话, 影像艺术交流, 媒介现场
地点:  UCCA报告厅、大展厅
语言:  中文

5月29日,UCCA将举办“曹斐:时代舞台”系列活动的第三场“红霞”。曹斐的作品一直关注社会、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发展,通过亲自深入到工业制造的最前线,对经济模式的快速转型与变革对个体生活造成的影响做出超现实的刻画。在曹斐的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一窥当今中国经济生产流通和社会系统运作的方式,还可以看到快速经济转型之下催生的新奇人物与前所未见的社会关系。

本次活动将首先分享《红霞》与《11.11》两部影像,探寻两个时代工业生产关系下的个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有何异同。

《红霞》(2019-2021)始于2015年曹斐在原工作室拆迁之际,以红霞影剧院作为临时工作室而机缘巧合地对影剧院及周围红霞社区展开的调查。在片中,曹斐通过采访居住在酒仙桥社区前738厂、774厂的退休职工、红霞影剧院前经理、工人后代,以及关注本地区变迁的城市史学家、建筑师、摄影师等,重建这个消失社区的口述。

《11.11》记录了“双11”购物节前后整个京东物流各部门的超负荷运作的场景,将镜头转向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互联网购物背后的运作链条。艺术家以此勾勒出以京东作为样本的整个互联网经济强力推动下的消费情景,并提问这样的情景将如何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社会生态系统。影像分享之后,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北京大学副教授王洪喆、中国计算机史研究学者徐祖哲以及建筑师车飞展开交流。嘉宾将围绕艺术家曹斐的“红霞项目”及中国电子系统发展史、北京酒仙桥地区变迁等议题展开探讨。

当晚,UCCA将呈现一场名为“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诚邀见证了我国电子管技术发展的酒仙桥区电子系统厂社区的阳光艺术团成员带来合唱、同为774厂原职工的老张也将带来代表其与酒仙桥深切情感的歌曲《亲爱的小孩》,并与故交、艺术家曹斐老师进行对话,回首往昔。汇演还邀请到艺术家《红霞》纪录片里采访的魏国田(红霞影剧院前经理)来到会演现场,分享他们的酒仙桥故事。774厂职工子弟刘艾冬则将用一曲《酒仙桥之夏》,以歌声带领观众感受社区的点点滴滴。晚会尾声,生长于酒仙桥地区的著名摇滚乐队“窒息”的主唱刘铮和吉他手寇征宇将带来他们的表演,作为酒仙桥地区电控系统的第二代子弟,他们体现了新时代之声。


活动日程

14:00-16:00影像艺术交流《红霞》《11·11》
16:00-17:00对话车飞、王洪喆、徐祖哲
19:30-21:00“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

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

对话嘉宾

车飞(建筑师)

北京市特聘专家,长城学者。超城建筑事务所创始建筑师,德国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特许注册建筑师。德国包豪斯大学工学博士,德国安哈尔特大学建筑学硕士。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评委,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特聘教师,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骨干研究员。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艺术产业委员会委员。2020年入选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2013年入选《时代建筑》——中国70后建筑师代表专辑, 2012年入选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最佳建筑奖提名奖,2010年入选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提名奖和居住建筑特别奖提名。车飞在海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过大量论文,此外还出版过多部专著,包括:《震荡》(2009)、《北京的社会空间性转型——一个城市空间学基本概念》(2013)、《空间的内向性与外向性》(2019)等。


王洪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副教授)

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学学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哲学博士。致力于新媒体与信息社会研究、媒介史、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著有《“赤脚电工”到“电子包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与劳动政治》,并获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优秀学术奖·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等奖。


徐祖哲(中国计算机史研究学者)

早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邮电部邮政研究所任高级工程师、计算中心主任,获多项部、省、市科技奖励;90年代从事网络应用、潜心研究信息化与传统文化、人与网络;现任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出版有《溯源中国计算机》等。

表演嘉宾

酒仙桥阳光艺术团

位于酒仙桥的北京电子管厂(即原电子工业部所属的774厂)始建于1953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厂。随着时代的变迁,774厂在上世纪90年代初落幕。但电子系统内的部分工人仍然凝聚在一起,组织了社区艺术社团“阳光艺术团”。阳光艺术团成立于2004年7月,15年来,在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及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开拓创新、不懈努力,带领本地区离退休人员,活跃在酒仙桥地区的文化娱乐的舞台上。全团人员一直稳定在一百人左右,有合唱团、舞蹈队、健身队。多年来,艺术团排练的大合唱、男女声小合唱、歌伴舞、诗朗诵、舞蹈、快板等节目,曾到工厂、学校、农村、社区演出上百场次,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和好评。近几年多次代表街道到部队双拥联欢,逢年过节到养老院慰问演出。多次被酒仙桥地区评为优秀团队。2019年艺术团舞蹈队排练的彩带健身操获朝阳区体育局比赛一等奖。


老张(774厂退休干部)

在酒仙桥出生,在酒仙桥长大,也曾经在酒仙桥工作。了解酒仙桥,热爱酒仙桥,所以老张常把这份了解和热爱写出来,以回忆曾经的酒仙桥和曾经的时代。


魏国田(红霞影剧院前总经理)

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8320部队三营11连通信员,转业国营北京有线电厂(738)厂工会管理干部,曾任北京红霞影剧院红霞舞厅法人、经理。


刘艾冬(音乐人)

774厂职工子弟,《酒仙桥之夏》创作人。自2013年开始从事歌曲创作,歌曲主要为民谣风格。刘艾东把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风土人情和内心动态编辑成歌曲,用音乐记录生活点滴。


窒息乐队 

刘铮(主唱)、寇征宇(吉他手)

北京金属乐队,组建于1997年7月。主唱刘铮、吉他手寇征宇均为工人子弟,出生于酒仙桥医院。乐队的第一支MV即在大山子社区拍摄,和这片土地有着难舍难分的感情。在乐队二十余载职业生涯中,"窒息"历经了数百场国内外演出,十余轮全国巡演,堪称中国重金属乐的先驱者及领军乐队。2003年至2013年连续11年登上中国最具影响的音乐节北京迷笛音乐节。2012年,窒息受德国WACKEN金属音乐节邀请登台演出。连续举办并参演了20届国内最具有标志性的金属盛宴330金属音乐节。


现场回顾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