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沙丘

影像艺术交流
“非物质 / 再物质”系列
人类幻觉,流动之梦

2020.10.31 - 2020.11.1
14:00 - 21:00

影像艺术交流

随着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正前所未有地由计算机数据所重构,可见的物质与不可见的非物质间的界限仿佛被算法演绎直至交融。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如何既不陷入危机、丧失作为人类的意义,与此同时又迎来重生与发展乃是时代的重要命题。或许,当下正是人们重新探索如何与宇宙、历史及自身相处的时刻,如霍金在《生命3.0》的书籍推荐所言:“所有人,不仅仅是科学家,为了享受未来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并规避可能的风险,各类人都应该问问我们自己可以为此做些什么——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思考。” 

当人工智能成为人类新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时,万物的衡量标准是否会被重新写就?人类在所有造物中的地位是否再次受到质疑?我们又能否与不断“进化”的科技繁荣共生?在UCCA大展“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开展之际,UCCA携手阿那亚、挪威驻华大使馆、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丹麦文化中心、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德国电影协会,共同推出一场以“非物质 / 再物质:人类幻觉,流动之梦”为主题的影像艺术交流活动。回望曾经的我们如何面对科技的发展,反思当下我们又该采取何种策略加以应对。

本次我们将展映10部佳作,包括4部长片,6部短片。分别来自丹麦、波兰、挪威、匈牙利和德国。其中,丹麦电影《火星之旅》展现了早期科幻时代人们对于火星生命和星际旅行的浪漫想象;波兰电影《心脏移植医师》讲述了年轻的心脏外科医生带领团队突破传统医疗组织的重重困难,用过硬的医疗技术,在现代医学科技的帮助下,与死神博弈,顺利完成波兰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挪威剧情片《1001克》讲述了女科学家玛丽在参与校准千克重量的研讨会时,随之度量自身的困境与爱,并思考生命的重量与意义;挪威科幻短片《外星人修理员》则预设出“地球控制箱”的情景,世界的运转与各类事件的发生,不过是外星人在超时空中维修控制箱的结果;匈牙利系列短片围绕科幻、技术与科学的交织展开,借助种种超自然事件探寻人与宇宙的共生;德国纪录片《你好,人工智能》展示了几件人工智能参与日常生活的事例,对人类如何与AI相处、科技伦理及人类自身认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上10部影片,从最早的1918年丹麦科幻默片开始,到2019年德国AI纪录片结束,我们按照时间线,横跨剧情片、科幻片、纪录片、动画片,综合探讨了在科技日益发展融入生活的时代,人类如何与之相处、认识自己。技术进步或许如潘多拉魔盒,未来将为我们带来更多便利抑或毁灭,全赖人们如何把握。本期活动邀请了3位嘉宾,我们坚信多元敏锐的观点碰撞,开放性地探讨电影中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思考在计算机时代,人类如何能够像曾经幻想的那样与新发现和谐共处。

活动日程

2020.10.31(周六)14:00-15:30丹麦科幻片《火星之旅》及周杨洋交流(开幕片)
2020.10.31(周六)16:00-18:00波兰剧情片《心脏移植医师》及马志伟交流
2020.10.31(周六)19:30-21:00挪威科幻短片《外星人修理员》+ 剧情片《1001克》及琳龘交流
2020.11.1(周日)14:00-15:30匈牙利短片集及宋妮雅交流
2020.11.1(周日)16:00-17:30德国纪录片《你好,人工智能》及安珂交流(闭幕片)

10月31日 观影安排

《火星之旅》

A Trip to Mars

导演:雷斯特·霍尔格-马森

演员:冈纳尔·托尔尼斯/赞尼·彼得森/尼古拉·奈恩达姆

年份:1918

类型:科幻

国家:丹麦

语言:默片

片长:97分钟

简介:一组来自地球的研究人员乘坐宇宙飞船前往火星,令人吃惊的是,那里存在着一个和平的素食主义文明:充满智慧的年老牧师,童男童女四处游逛,理想化的星球福杯满溢。与之相反,飞船里却人心疏离,充斥着争斗与诅咒。随着地球人的进入,死亡与罪恶接踵而来,然而这个星球并没有受到多大威胁,人们很快就被这里的正直、真诚所“净化”……

 

影片推荐:

“火星,一个遥远乌托邦的浪漫幻想。”

 

《火星之旅》是一部斥巨资打造的太空旅行片,它也是科幻电影史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影片中装有机翼和螺旋桨的宇宙飞船、身着飞行服的机组人员,无不彰显出当时人们对航天的着迷与幻想。

科幻电影的更迭十分迅速,随着视觉特效对作品人文性的不断剥离,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那个技术尚未喧宾夺主的时代。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梅里爱于1902年创作的《月球旅行记》,受其中月球蛙人及俄罗斯电影《爱丽塔》中火星人锡箔裙造型的影响,《火星之旅》搭建了一个充满古希腊韵味的童话景观。在那个时期,所有人都对火星上的事物充满好奇,人们自然地认为这里存在智慧生命,并将对天堂的美好想象寄托在这个遥远的星球:人们相互友爱,即使是杀戮也只让凶手自己忏悔,通过内心善意的觉醒实现自我悔过。与梅里爱奇幻的作品不同,《火星之旅》将影片的重点转移到对人性的探讨,故事在尽可能对星际旅行进行科学性表达的同时,更多借这一科幻外壳对人类自身进行反省。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从未止步,我们努力寻求的到底是一个新的星球,还是内心深处的乌托邦?


交流嘉宾

周杨洋(丹麦文化中心项目经理)

硕士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艺术史与策展专业;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专业。2017年开始在丹麦文化中心工作,策划并执行了多个艺术展览、电影节、音乐节和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心脏移植医师》

Bogowie

导演:乌卡什·帕勒科夫斯基

主演:托马什·寇特 / 皮奥特·格沃瓦茨基 / 西蒙·皮奥特·华沙夫斯基 / 玛格达莲娜·柴尔文斯卡 / 扬·恩格莱尔特

年份:2014

类型:剧情/传记

国家:波兰

语言:波兰语

片长:116分钟

获奖:

2014年波兰电影人协会评论奖最佳波兰电影

2014年第22届波兰影画国际电影节金蛙奖主竞赛单元提名

2014年波兰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最佳化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剧本

2015年Netia Off Camera国际独立电影节观众奖荣誉奖波兰剧情片竞赛提名

2015年波兰电影节琥珀狮奖

简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波兰,年轻的心脏外科医生兹比格涅夫·莱利加刚刚从美国回到家乡,他的雄心壮志是让波兰、病人和自己走在世界心脏病学的前沿。这位特立独行的医生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团队与当地保守的医疗机构及卡夫卡式的官僚集团进行智斗,成功完成了波兰历史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影片推荐:

“失败和成功同等艰难,技术与人性同样重要。”

这是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主义电影,影片的重点不在于展示医疗技术,而更多关照心脏移植手术的伦理讨论。Bogowie在波兰语中的含义为“神”,全片也正是围绕这一矛盾展开。在当时的波兰,心脏等同于一件“神圣遗物”,心脏移植手术在无法保证成败的情况下更上升到“神”所操控的范畴——一名外科医生如何与神抗衡呢?人们指责他为了出名,野心蒙蔽良知,妄想扮演神的角色。舆论压力主人公尚可承受,但他无法忍受病人在手术刀下死亡的折磨。他拒绝了解除病情以外病人的一切信息,恐怕自己真的如外界所言,随意摆弄他人生死。

技术与人性一直是两个互为掣肘的伦理因素。技术爆炸往往会遭到伦理道德的制约,又往往有那么一些人勇于挑战世俗的认知,成为科技先行的代表。然而,什么样的技术才是人性的?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才能被称为人类的领航者而非毁灭者?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人。正如影片最后老教授的总结:“对于医生来说,失败和成功同等艰难,医生应当充满人性”。


交流嘉宾

 马志伟(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主任)

 

 

《外星人修理员》

Alien Repair Guy

导演:伊斯坦·莫尔/亚历山大·索玛

演员:哈拉尔德·布伦纳/伊瓦尔·加夫塞斯/霍尔比约恩·吕宁

年份:2013

类型:科幻/短片

国家:挪威

语言:挪威语

片长:9分钟

简介:这是一个关于我们从何而来,以及我们被谁所控制的故事。影片构建出在人类世界之外的运行景象,“地球控制箱”发生了故障,维修工作对外星人修理员来说似乎只是例行工作的一部分——尽管世界上某些事情的结局因此而发生了彻底改变。

 

影片推荐:

“地球是什么样子?真的有外星人吗?”


短片充满了想象力,在场景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导演将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探索,呈现为外星人在修理“地球控制箱”。外星人通过一个按钮,彷佛就能转换地球不同的历史场景。由此,也引发我们源自内心最久远的追问:真的有外星人吗?地球和外星球是什么关系?

 


1001克》

1001 Grams

导演:本特·哈默

主演:安妮·达尔·托普/劳伦特·斯托克/斯坦·温格/希尔德加·里瑟

年份:2014

类型:剧情/爱情

国家:挪威/德国/法国

语言:挪威语/法语/英语

片长:93分钟

获奖: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

第26届棕榈泉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提名

2015 挪威雅曼达奖最佳剧本

2015特隆赫姆国际电影节的国际放映单元最佳摄影

第50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

简介:玛丽是挪威计量局的一名女科学家,父亲病重离世使她的生活失去了重心。她去巴黎参加国际度量衡局(BIPM)关于一千克实际重量的研讨会,在这里,她将参与国际千克原器的校准工作,重新测量关于自身的失望、悲伤,以及爱。

 

影片推荐:

“生命的重量是多少?爱呢?”


玛丽作为挪威计量局的科研人员,工作一丝不苟,然而计量规则的每一个参考点都在生活中因失去婚姻和亲人而逐渐失效,前往法国校准千克原器的出差成为她迫切重设个人生活的过程。影片不断借砝码的测量过程隐喻生活常规的改变对个人定位产生的影响,父亲的骨灰重量显示逐渐停在了1001克,人的生命似乎无法用标准来衡量。 

千克是最后一个通过人造物质进行定义的重要基准,它不可触碰、不可重置,正如情感无法计量,生命的负担也无法带走一丝一毫。在绝对科学的领域中,我们寻求的不过是那个尽可能的真实,所谓的参考基准也仅仅是一个安慰性的答案。但对于人内心的衡量标准,科学并不是参考系。

 

交流嘉宾

琳龘(挪威驻华大使馆文化顾问)

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中国研究硕士学位,并获得奥斯陆大学中国社会和政治硕士学位以及国际政治学士学位。从2017年开始在挪威驻北京大使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促进挪威和中国之间文化合作,项目和活动。在加入大使馆之前,曾在挪威驻上海总领事馆,以及挪威奥斯陆旅游局工作。

11月1日 观影安排

匈牙利短篇系列

 

《宇宙漩涡浴缸》

Cosmic Jacuzzi

导演:Anikó Takács

年份:2016

类型:动画片

国家:匈牙利

语言:匈牙利语

片长:9分钟

获奖:第12届布达佩斯短片电影节国家传媒通讯局媒体委员会最佳匈牙利动画片奖

简介:讲述了两名卡车司机从废弃的道路上前往外太空的不寻常旅程。

 

《火山岛》

Vulkánsziget

导演:安娜·卡塔·罗尔提

年份:2017

类型:动画片

国家:匈牙利

语言:匈牙利语

片长:9分钟

获奖:第13届布达佩斯短片电影节最佳影片

简介:在一个神奇的岛上,一只年轻淳朴的雌虎被一只年老的白虎追求。一开始,母老虎并不知道她与岛屿和大自然的紧密联系。最后,她发现了自身蕴藏的强大力量。

 

《最佳游戏》

A legjobb játék

导演:克里斯汀·迪克

年份:2018

类型:故事片

国家:匈牙利

语言:匈牙利语

片长:19分钟40秒

获奖:第14届布达佩斯短片电影节维谢格拉德特别奖

简介:当两名监控人员发现一台人工智能机器威胁到他们的工作时,他们必须起来与之对抗——这将他们引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新式”投石机》

Catapult

导演:鲍拉日·苏维尼-卢克斯

年份:2019年

类型:剧情片

语言:匈牙利语

片长:27分钟20秒

获奖:2019年布达佩斯短片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简介:一个匈牙利男孩爱上了一个美国女孩,他们是在她去父母的匈牙利老家做短暂访问时遇见的。为了再次见到她,这个13岁的男孩决定创造一个特殊的机器,可以把他从匈牙利运到美国。

 

《安特罗皮亚》

Entropia

导演:布达·弗洛安娜

年份:2019

类型:动画片

国家:匈牙利

语言:匈牙利语

片长:10分钟29秒

获奖:第15届布达佩斯短片电影节学生评委最佳动画片奖

简介:三个女孩生活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中。由于系统发生错误,她们的独立空间开始崩塌,她们能够离开所处环境,相互靠近。

 

《噩梦先生》

Lidérc úr

导演:卢卡·托斯

年份:2019

类型:动画片

国家:匈牙利

语言:匈牙利语

片长:19分钟26秒

获奖:第15届布达佩斯短片电影节传媒委员会最佳匈牙利动画电影特别奖

简介:一位年轻英俊的男子在看他的胸部X光片时,惊恐地发现,他胸部那个奇怪的、像肿瘤一样的肿块是一个小胖子的头顶。他嵌在自己的身体里,等待着出生……

 

影片推荐:

“当你凝视宇宙时,宇宙也在凝视你。”


宇宙中有太多未解之谜,黑洞的巨大引力、镜中异象、通向太空的公路、母虎与自然的紧密关联、AI与技术员的对抗、遗传异能的少女、具有孕育能力的男人……虽然我们曾经或当下未曾察觉,但无数的它们已经切实在宇宙这个生态系统中与我们共存。本系列的短片均出自历届布达佩斯短片电影节,类型从动画片、故事片到实验电影,统束在一个由超现实主题所引领下的语境当中。有时,电影其实不必在乎用理性和知识来回应观众,不去回答,让情节随自然规律发展,以达到对自身的静观。当下,人们过于匆忙以致忽视对生活的自省,当我们试着抛开主客体的对立关系,以一个更多元的视角去凝视宇宙时,它会给我们何种反馈?



《你好,人工智能》

We are the Robots

导演:伊莎·威灵格尔

演员:丹尼斯·洪

年份:2019

类型:纪录片/科幻

国家:德国

语言:德语/英语/日语/意大利语

片长:90分钟

获奖:

2019年马克斯·奥弗勒斯奖最佳纪录片奖

2019年德国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9年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Next Wave奖提名

第40届国际电影摄影师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44届欧登塞国际电影节欧洲纪录片竞赛提名

 

简介:人形机器人是我们星球上的新生物。他们作为购物中心的接待员,作为厨师,已经开始和人类建立起关系。机器人开发者马特在顾客查克准备和机器人新搭档哈莫尼共同开始环美之旅的时候嘱咐他说:“与AI沟通,你的句子必须简洁直接。” 而当我们更了解这位机器人时,发现它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在世界的另一边,东京,可爱的机器人胡椒正代替子女陪伴樱井奶奶。它有着讨人喜欢的孩子气嗓音,但很快,它也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在未来,我们将如何与人工智能一起生活?我们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这美丽新世界的主角,到底是谁?

 

影片推荐:

我们是谁?我们将来想要成为谁?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布局,也许人类将不得不面对自己不是事物主宰和万物衡量标准的事实,也许我们会被质疑我们在所有被造物中的地位……20年后,机器人将会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普及,正如我们已经见证的仿生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生活那样。当我们和人型机器人共同生活时,我们自身会受到哪些影响?技术的进步会使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抑或陷入毁灭人性乃至人类自身的危险之中?本片借现有的人工智能应用事例,深入探讨有关人类存在的重大问题: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来想要成为谁。

 

交流嘉宾

安珂(德国电影协会中国代表)

一半英国血统,一半德国血统,是生活在中国的第三代家庭成员。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德国海德堡大学,曾是北京大学的学者。媒体职业生涯开始于ARD/德国电视台的制片人岗位,后曾在路透社北京分社以及英国的《金融时报》媒体和通讯公司工作。1999年与合伙人共同创办CMM-I传媒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担任德国电影协会中国代表已有15年,曾7次在中国举办德国电影节,热衷于中德两国电影产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2014年,被评为亚洲媒体领域的顶级女性之一;2017年在联合国妇女署和CKGSB组织的女性领导论坛上发言,并主持了许多以中国媒体行业为重点的小组讨论。如今已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精通德、中、英三门语言,其双胞胎儿子是在中国长大的第四代家庭成员。

合作方

阿那亚、挪威驻华大使馆、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丹麦文化中心、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德国电影协会

合作媒体

幕味儿、深焦、导筒、后窗、北京日报、环球银幕、CNEX纪录片、DOCO热纪录、Timeout北京、小众先锋、Elvita威的生活便签、粉红色的弗洛伊德、芬妮与亚历山大、野孩子太空漫游、第二电影工坊、林赞说、一点资讯、今日头条、在艺、百度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