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新现场”系列
马秋莎:导体

2023.9.28
20:00-21:00

表演艺术交流
地点:  UCCA大客厅
语言:  中文

马秋莎在北京公社展出的作品《琉璃厂东街52号》粗看之下是一场艺术家制造的幻境——一间假的古董店,走近看都是上年头的老物件,有新有旧,仔细端详竟出现了艺术家自己的样貌。在真实和多重幻境中反复切换,私人和公共之间的界限被冲散了。物的生产、交易和转赠,寄托了情感和宿命。在康德看来,我们对物的认知来自直观感受的投射,认知力量源于主体本身,而非遵照“物”的内在的知识。“物”是主体的认知产物,由主体派生和投射。正如马秋莎作为微观侧写的个人史,它的本质是对真实的再创造。

人在无法回答自己是谁的时候,认同问题就出现了。认知历史的基本动力之一是认知我们自己。对近代中国人来说,重新确认自己不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自然世界,而是一种集体命运。确认自己的认同不只是把握自己的一种方式,而更是把握协同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获得生存理由和生存意义的一种方式。寻找认同的过程就不只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与被动相交织的过程,一种无可奈何而又充满了试探的兴奋过程。

UCCA“新现场”表演讲座系列第二季,第一场《导体》项目借着马秋莎的展览《琉璃厂东街52号》展开,探讨被时间浸润的物件是如何被身体演绎和传播。项目邀请到七位参与者,从演绎物件入手直至创造和建构出埋藏在物件背后属于自己的叙事线索。导体,一般是指具有良好电导性能的物质。在电路中,导体通常用来连接各个电子元件,使电流能够自由流动。导体像是指挥家,挥动指挥棒组织音符,不同乐器和声部能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导体可以是一个人或组织,传播信息、思想或价值观,他们作为桥梁连接着不同观点和群体。

2019年,UCCA“新现场”表演讲座系列第一季持续关注本土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新一季我们将延续对现场、身体和感知的探索,强调知识生产通过现场重新进行感性分配。关注建立在田野、档案、历史中非虚构的艺术创作,通过艺术家的捕捉和创造,重新书写此时此地的主体性问题。自2023年9月起,UCCA将开启“新现场”系列第二季,首先邀请马秋莎、徐喆、阎洲、陈萧伊等艺术家,带来他们最新的表演讲座现场,这一季的“新现场”系列由姚梦溪策划。 


引子:

幼年时在全托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的一些遭遇,使我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常常陷入一种孤独的情绪。后来回想,其实我一直在努力寻找着归属感。我的家在琉璃厂边上,整个小学阶段,上下学都会步行穿过东琉璃厂的主街道。记忆中的店铺多半是私人经营的,小小的空间被塞得满满当当。铺板也不浪费,在下面垫点东西架起来,就成了一张桌子。如此一来,店面就从室内封闭小屋延伸到店外的街面上,这个临时平台便架起了游客们迎来送往的桥。

临时的桌面上除了摆设一些方便移动、收纳的小物件,还铺满了大量的老照片。我很喜欢看 那些带人影儿的图像,朦胧的人物总是置于不同的场景中,陈旧的相纸泛着灰黄的光泽。那 些模糊的形象给足了我可以放纵想象力的空间。我尤其喜欢旗人女性的图像,可以端详很久。凝视着她们的面庞,透过眉眼间欲言又止的神情一刹那我仿佛照见了自己;视觉上那些本就含糊的面部特征混合着家人的满族身份,我用幻想建立起与她们的连接。在那段时光里我确信我是一个不属于当下的人;我来自久远的过去,是她们中的一个。

琉璃厂的街道在八、九十年代也是外国游客最密集出现的场所之一。那些年里,旅游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地停靠在街口,如同卸货一样一车一车的,带来那些容貌、发色、身材与周遭迥异的游客——那些之前只在电视台译制片中才可见的人物形象。也因此,游荡在街头的我经常被夹在他们之中,有意无意间总是会与他们的目光相遇,好奇心趋使我的眼睛迎上去,从上到下打量一番。而当我无数次蹲在小摊位旁,着迷于老照片的时候,他们不时举起的相机,会将我的形象定格在照片里。那些年相机在北京仍然是稀罕物,这样的瞬间常常让我想象,自己也成为了那个片段时间里的“历史”。我为自己虚构的遥远身份,也仿佛不断在他人按下快门的瞬间,获得新的故事。

——马秋莎

活动日程

2023.9.28 20:00-21:00UCCA“新现场”系列
马秋莎:导体

视频资料

04:15

视频资料

04:15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2

项目详情

舒葆瑚是我的老太,太外公李遵宗的第二任妻子,也是正房。她的故事提示了我宿命的存在。  

——安艾珀


我颅内耳边一直能听到一种声音,我想把我们的对话讲给你听。我身处世界一直能感受到一种同类,我想将自我与他们连接。

——加七


最近,我总觉得家里像是住进了一个怪物。

 

一个寄居在家里的古怪的陌生人,他周身散发着某种非人感,像是披着人皮的古怪生物伪装成了人类的模样,摊在家里,还经常做一些怪异的惹人生气的行为,比如把衣服、垃圾、杯子、盘子扔得到处都是;从来听不到别人说话;对家中一切物品的摆放都一无所知,挑剔、粗鄙、虚荣......

《枕边的怪物》

——不折

 

我觉得我一点儿都不坚强,但是我很坚硬。

——焦岩 


藻类没有继续下去的理由,继续是一种本能,方式是通过无性繁殖。

性情分娩词藻。

游惰地 体验身份(导体)

状态是不再儿戏的海绵。

 

一个天真的事故 :

女人头(美杜莎)

寻找身体的故事

思想寻找实践

女人头找到了身体

就成为了一个导体

(一个女体)

然而是关于什么的导体?(工具理性权力结构消费单位)

成为导体却永远失去了头脑也失去了身体

由于二者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几次邂逅:

唱起山歌

观察玻璃

下起语

患雪盲症

偶遇分身

加入厨房

孵化死胎

脑筋急转弯

飞向冥王星

吃点拖肥

降落在掩体

《继续下去的理由》

——杨知辰


在西方艺术史中,“时间”通常以一个长胡须、长着翅膀、手持镰刀的老人形象出现在艺术作品中,被称为“时间老人”。这是“时间”的拟人化形象。一些人认为,时间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是有害的,在他们的画里,时间老人坐在古画前,手上的镰刀刺破了画布。另外一群人则坚持时间会赋予画作更深沉的色泽、甚至挡住画艺不精的地方,期待画作表现出一种类似小提琴的古色。

《关于时间》

——王佑佑


当树上的莲雾落满泳池的水面,我们就要出发了。

——张逸驰

艺术家简介

马秋莎

1982年出生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综合艺术专业艺术,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她的个展曾在英国Middlesbrough Institute of Modern Art 、OCAT西安、北京公社、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泰康空间举行。马秋莎曾被提名“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2019)、“皮埃尔·于贝尔奖”(2014)及“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2017、2013)。

关于演员

 安 艾珀(an apple)

40岁以上艺术从业人员。身残志亦不坚人士。在马斯洛需求层次法则的颠倒中努力生活的人。

 

加七(Alma)

一个没跟艺术沾过边的人,一个尝试放弃思考全凭感官力量推动的人,一个觉得向内探索与向外探索同等有趣且重要的人。一个涉外法律工作者,关注议题包括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以妈妈群体为切入点的性别平等推动等。

 

不折(Li Tong)

戏剧从业者,聚焦真实生活的表里世界;兼职期魔法少女,逃出伊甸园的莉莉丝;基女斗士。最擅长阴暗地爬行然后创死所有人。

 

焦岩 (Yana Jiao)

1995年生人,毕业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现在是一名当代艺术家。作品以行为、影像为主,近期的展览“我们都要热爱岩石”(北京梦办OneiroSpace空间,2023)。

 

王佑佑(Wang Youyou)

艺术从业者

 

杨知辰(Yang Zhichen)

生于北京,23岁,热衷搞文字实验,随机、有机或无机地继续下去。

 

张逸驰(Zhang Yichi)

2001年出生于厦门,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她关注发霉的草莓和无人的滑梯,城市里变形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