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携手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呈现现代主义艺术巨匠亨利·马蒂斯(1869-1954)于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在展期内,UCCA公共实践部以“马蒂斯的马蒂斯”为主题,围绕展览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社会议题策划系列公共实践项目。继北京站的丰富活动之后,上海UCCA Edge公共实践团队将继续邀请观众走进马蒂斯的创作生涯,并深入探究以马蒂斯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对中国文艺美术的影响。
第二站活动日围绕“孤岛与摇摆”展开,活动日当天包括特邀导览、对话及影像艺术交流等三场活动,分别探究马蒂斯艺术创作中的符号语言、“孤岛”时期的洋画运动,以及马蒂斯与其前辈艺术家之间的交往。
展览“马蒂斯的马蒂斯”呈现了艺术家自学徒时代开始,到开创野兽派并成为其代表人物、直至后期投身剪纸艺术,再到晚年主持旺斯礼拜堂设计的完整艺术生涯与毕生探索轨迹。其中,“装饰性符号”是理解马蒂斯的造型语言及其艺术理想的重要线索,艺术家不断在其绘画、雕塑、挂毯与织物设计、剪纸与艺术书等不同类型创作中探索艺术作品的装饰性特征。
此次特邀导览UCCA Edge公共实践部邀请马蒂斯研究学者张彩霞博士担任嘉宾,沿着马蒂斯的创作脉络与观众一同回顾艺术家的成长历程,并细致解读其作品中的装饰性符号。
在展览最后一部分,UCCA特别策划了“马蒂斯、野兽主义与中国现代绘画”章节,对马蒂斯的作品及野兽派如何传播至中国,及其对中国1920-40年代现代绘画运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此部分通过大量历史文献与刘海粟、丁衍庸、关良等近代画家的珍贵原作,追溯了马蒂斯的艺术(多通过留日学习的中国艺术家)从法国传到中国的历程,以及当时错综复杂而又精彩纷呈的艺术发展图景,从现代主义风格、左翼文艺思潮到传统文化的调和生成,各方意识形态与风格流派纷纷登场。藉由对这一段中国当代艺术“史前史”尘封一角的回溯,呈现了当时中国艺术家如何受马蒂斯的启发进行突破性的全新探索。
我们围绕这个章节将组织三场对话活动,第一场邀请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蔡涛作为主讲嘉宾,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一起,就孤岛时期的新星之一李骆公作详细的案例分析。对话将由展览相关章节策展人黄洁华主持。
1940年8月初在上海南京路大新画廊举办的黑沙骆(李骆公)个人作品展,在战时艺术史上有着特殊位置。这位贫穷但富有才华的洋画青年,不仅展示了他对新野兽派画风的诠释,同时也为陷入低谷的洋画运动带来了活力。在他的周边,活跃着画界的新生力量:董希文、赵无极、王麦杆,以及从前线退居孤岛的倪贻德,还有关良、丁衍庸以及蛰居多年的关紫兰等人。在远离延安和重庆的战时“孤岛”,这群艺术家面临着极为特殊的战时语境和都市文化生态,也由此生发出中国现代艺术的多重路径。
左起:黑沙骆(李骆公)、温肇桐、倪贻德、赵无极, “黑沙骆个人作品展”现场,上海大新画廊,1940年8月1日。
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离岸带,具有别样野性之美的贝尔岛见证了马蒂斯与另一位印象派代表艺术家约翰·罗素(John Russell)之间的艺术友谊。在洋流、海风与音乐中,两位艺术家在这里找到了明亮的光线与纯净、清晰的色彩。UCCA Edge将与澳大利亚大使馆共同呈现纪录影像《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领略这位不惹凡尘的印象派艺术家对马蒂斯的艺术影响,而后者最终以明快的色彩擦去了印象派的迷雾,并用野兽般的咆哮打破秩序与结构的边界。
随后,我们还将与Seventh Art Production合作呈现纪录影像《描绘现代花园:从莫奈到马蒂斯》,邀请观众走入艺术家画布上的花园,探索20世纪早期印象派、后印象派和前卫艺术家们如何通过建造现代花园发掘富有表现力的主题。影片将通过策展人、艺术家和园艺爱好者的分享,探究花园中的抽象色彩、装饰性元素与乌托邦式的构想,以及为何长期以来,花园始终令人深深着迷。
影片信息:
《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
Australia’s Lost Impressionist – John Russell
导演:凯瑟琳·亨特
年份:2018
片长:58分钟
国别:澳大利亚
类型:纪录片、传记
主演:休·罗素、韦恩·滕尼克利夫、卢克·西贝拉斯、尤安·麦克劳德等
版权:本片中国大陆地区版权由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独家提供
《描绘现代花园:从莫奈到马蒂斯》
Painting the Modern Garden: Monet to Matisse
导演:大卫·比克斯达夫
类型:纪录片
制作:Seventh Art Productions
片长:93分钟
国别:英国
年份:2016
版权:本片中国大陆地区版权由Seventh Art Productions独家提供
张彩霞(浙江树人学院讲师、浙江大学美学博士)
浙江安吉人。主要从事中西方艺术理论翻译与研究,完成了国内第一篇马蒂斯研究的博士论文《马蒂斯的装饰性:一种艺术观念的再解读》(2021),是两卷本《马蒂斯传》的主要译者,该书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曾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集刊)》《美术观察》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代表论文有:《艺术家的朋友圈:马蒂斯的成长》《马蒂斯的妥协与坚持》《作为符号的阿拉伯纹样:马蒂斯作品中的一个母题》等。
蔡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曾供职于广东美术馆。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与策展工作。策划的展览包括“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代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美术展”(2007年)、“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展览(2018年)。2010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京都国立博物馆驻馆研究员),2011年度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专著《国家与艺术家:黄鹤楼大壁画与中国现代美术的转型》2023年出版。
顾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曾任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 (World Press Photo) 比赛终评评委。2017-2018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Harvard-Yenching Visiting Scholar)。2019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九届中国艺术史海因茨·葛策杰出客座教授 (9th Heinz Götze 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 of Chinese Art History)。2020、2021、2022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Jimei x Arles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艺术总监。著有多部专著,并在国内外策划多个当代摄影及艺术展览。
黄洁华(UCCA 研究部副总监)
2018年加入UCCA,曾参与和负责《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马修.巴尼:堡垒》《曹斐:时代舞台》《刘小东:你的朋友》等多本图录的策划与编辑,并且担任展览“曹斐:时代舞台”的联合策展人,2023年策划了“马蒂斯的马蒂斯”中关于马蒂斯、野兽派对于中国现代绘画运动的影响的展区。黄洁华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系和法国卢浮宫学院(Ecole du Louvre)艺术史系,关注的研究领域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日艺术交流,越南现代艺术,以及全球现代主义和殖民图景。加入UCCA之前,曾在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并且在卢浮宫、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