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沉静的响雷”系列
可思可游:春日特别活动

2021.5.9
13:00-19:00

地点:  龙泉寺、UCCA中展厅、新展厅
语言:  中文

2021年3月6日至2021年5月23日,UCCA呈现群展“沉静的响雷”,通过对“佛教艺术”概念多方面的审视,集中探讨了佛教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联。参展艺术家包括陈丽珠、褚秉超、廖斐和邵一。展览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在西方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佛教思想和当代艺术的连结已经形成了某种“禅”的固化表达,而这却限制了这两者之间更多潜在的可能性。

5月9日,两位参展艺术家廖斐、邵一,以及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南昭将来到展览现场,为参与本次活动的观众进行讲解,并与现场观众交流。随后,艺术家、策展人与观众将乘车前往北京海淀区龙泉寺,实地考察其中的佛教文化,并邀请寺庙人员带领讲解。

龙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的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内,座落在北京西山凤凰岭山脚下,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始建于辽朝应历初年。龙泉寺过去坐西朝东。至清乾隆后期,昌平州府在原寺东侧,以金龙桥为中轴线,将寺院改建为坐北朝南的三进院,建有哼哈殿、天王殿、魏老爷殿及茶棚。旧的坐西朝东的寺院建筑基址残留至今。

目前,龙泉寺自西到东分为三个院子。西院:内有辽朝创建的龙泉寺残留的青石基座。中院:院内金龙桥,为单孔石桥,据说是辽朝龙泉寺住持释继升募化修建。各个大殿是按照清代古建筑式样修复而成,分别供奉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东院:位于崖边。内有见行堂、五观堂等仿古楼房。

活动日程

13:00-14:00UCCA中展厅、新展厅
14:00-15:30乘车前往龙泉寺
15:30-17:30龙泉寺实地考察
17:30-19:00乘车返回UCCA

嘉宾

张南昭
UCCA助理策展人
2020年加入UCCA。曾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紧急中的沉思”(2020)、“沉静的响雷”(2021)。曾先后就读于罗德岛艺术学院、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方向及兴趣主要涵盖以佛教为主的宗教在后现代框架下的分析,前现代东亚视觉文化以及当代艺术,并翻译了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Bernard Faure所著的《顿法的意欲——禅的文化批判》等重要学术著作。

廖斐
艺术家
1981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市,200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他的艺术创作始于对客体的观察与反思。不同物质所蕴含的,介于无序与几何之间,主体认知与神秘主义之间,二元性与绝对性之间的张力和关系构成了廖斐艺术实践的支点。在将注意力引向这些较为宏观和抽象概念的同时,他希望通过基础实验和观测接近物质的本身,并揭示出其所蕴含的形而上的气质。

近期个展包括“广延”(Vanguard画廊+零时艺术中心,上海,2018),“平坦”(上海玻璃博物馆,2016)及群展“退火”(上海玻璃博物馆,2020),“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研究中心,北京,2018),“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上海,2017,何不再问——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博物馆,2016)等。


邵一
艺术家
196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现生活和工作于杭州。他的艺术创作涉及装置、雕塑,摄影及行为艺术等多种媒介。作为在青年时期经历了改革浪潮的艺术家,他见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活跃于中国南方的当代艺术运动,并于2000年展开自己的艺术实践。受佛教信仰的影响,邵一在创作中持续探索物体本身及其所蕴含的灵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将工业材料打造成人为图腾,或是将其与自然材质并置,邵一展现了他对人造与自然,宗教崇拜与工业社会,内在精神与外在物质连结关系的思考。另外,对于社会边缘人群的关注则构成了邵一另一条创作线索,通过大量的民间走访和介入,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揭露特殊人群长期被忽视的原始生命力。同时,他于2006年起持续致力于推进多项杭州本地的艺术活动,为在地年轻艺术家提供参与的平台。
近期展览包括个展“邵一个展:邵一在此”(香格纳北京,2016),“邵一个展:造图腾”(香格纳北京,2015),“走光”(比翼艺术中心,上海,2008)以及群展“在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杭州,2018),“池中有鳄,11位来自香格纳画廊的艺术家——策展人:亚力山大·格林姆” (Museum Art St. Urban and Abbey St. Urban, 卢塞恩,2016)和“很多灰,影像艺术展”(比翼艺术中心,上海,200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