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批评的限度”系列活动

2024.5.28 - 2024.5.30
每晚19:00-20:30

对话
地点:  线上直播
语言:  中文

20世纪下半叶开始,“批评”在艺术行业及公众范围内都呈现出被边缘化的态势,它不再作为政府、社会与艺术家之间的纽带,逐渐与公众脱节,丧失影响力。针对“批评的失语”这样一种全球性危机,近年来,国内外从业者们围绕批评与市场、批评与创作、新媒体及人工智能时代的批评等一系列困境展开了探讨。作为联结艺术与公众的机构工作者,我们希望为思考“批评应该/可能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贡献一些新的维度和视角,并使其从行业内部延展至更具有公共性的层面。

这一方面意味着重拾对艺术批评作为一种写作类型的关注,关注写作方法及可读性;另一方面则是鼓励艺术批评再次走向公众,回归其最初帮助读者观看、思考和理解艺术的功能

以“批评的限度”为主题,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组织三期对话活动,于2024年5月至6月,以视频和音频两种形式发表。此系列对话邀请艺术批评写作的青年实践者们,基于各自的经验和立场、依托具体的文本案例,对三个具有相互逻辑关联性的特殊疑问句作答:1.“如何(How)”描述与阐释一件艺术作品,2.批评为“谁(Who)”而写,3.批评与现场的距离是“什么(What)”。这个过程本身将在无形之中写就一部关于写作的写作,关于批评的批评文集。

“批评的限度”系列对话活动由UCCA公共实践策划人刘令仪策划呈现,特别鸣谢假杂志编辑李静宜,以及UCCA公共实践实习生李晨露和蔡镕滢。

活动日程

5.28(周二)19:00-20:30如何描述和阐释一件艺术作品如今语言描述对原作、原境的生动还原和再现,是否还有必要?

写作者如何选择所要描述的内容,来更好地服务于写作目的?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理论背了黑锅!”

生搬硬套vs真诚的写作
5.29(周三)19:00-20:30为谁而写在如今的批评写作中如何定义公共写作意识?

批评是“无读者的写作”吗?

批评的历史自觉vs现时性

非完全主动的批评写作

当批评不一定是文本化的
5.30(周四)19:00-20:30与现场的距离批评家与艺术家是共生的吗?

人际关系对同代人批评写作的影响

“合法”的阐释vs阐释的“暴力”

批评对创作到底有什么用?

理论的“腐蚀性”,艺术“现实感”的萎缩?

如何描述和阐释一件艺术作品

了解更多

系列对话的第一期将聚焦艺术批评的写作技巧,主要围绕其两个基础:描述和解释展开。


在照片插图、录像等媒介驱使艺术批评传统的“文字绘画”功能退化后,我们应如何重新评估费尔菲尔德·波特(Fairfield Porter)所说的“最好的描述就是最好的批评”,艺格敷词(ekaphrasis)式的或者唤起式的、生动的语言描述本身,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文字无法穷尽图像经验的每一面时,我们又应如何选择所要向读者展示的部分,以服务写作所要传达的内容?描述时所采纳的词汇的不同,也将把读者的注意力导向不同之处。


理论化在阐释中的愈发盛行,使其似乎已经变成批评的一种语法。当下,我们要如何理解类似“如今,没有理论支撑,就无法看画”这样的论调?理论框架怎样于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形成,是理论先行还是后置?以及,写作的理论化一定意味着语言的晦涩吗?


本期嘉宾

郭峰 (《外国文学》编辑)

文学博士,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期刊编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文化、西方文论,同时也从事艺术批评与策展、戏剧编导方面的工作。曾与“作者画廊”等机构合作策划了一些服务青年艺术家的个展、双人展和群展,曾参与策划执导《声音机》等几部实验戏剧作品,也曾在不同媒体上发表过剧评、艺术评论和时评类文章,已出版的译著有《艺术:让人成为人》(第11版)。


王欢 (写作者、艺评人和策展人)

现居北京,写作与出版厂牌《普遍》(手册)的联合发起人兼主编,艺术批评及研究散见于众多刊物及媒体。他于2018年获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一等奖,2019年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首奖,入选2020台北国际艺术村驻村计划。他是2024-2025年度德英策展学者项目的获得者。编著有《小径:赤贫得只剩语言》《假杂志Vlo.1:巫术修辞》《郭凤怡:宇宙经络》等。近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秘密社会与艺术”的跨文化研究项目。个人网站:www.huan-wang.com

为谁而写

了解更多

“要想写出优秀的批评,需要明白你在为谁写作,以什么方式写作。”

—— 罗伯特·恩赖特(Robert Enright)

本期对话将关注批评的意图或者目标。艺术批评意欲对话的对象是谁,左右着批评的形式、语言和风格。


写作者的表达对象可能是某一部分同行,也可能是批评所讨论内容的作者,又或者有时仅仅是“为了自己而写作”。如今,艺术批评写作的公共性究竟具备怎样的价值?狭义上的公共写作意识,即为大多数人而写、引起大众情感共鸣、有效地争取观众,是否还重要?我们应如何思考迈克尔·施雷亚奇(Michael Schreyach)所说的“无读者的写作”可能为批评写作带来的影响,又应怎样看待读者对写作者起到的作用


为达到某些特定的效果,批评的实践者有时也可以选择以艺术创作,甚至是策展的方式,作为一种对艺术现场的批评式介入。当批评并非一定是文本化的,写作或者文字本身的独特性又体现在哪里?


本期嘉宾

耿涵 (写作者)

天津大学副教授、纽约大学访问学者,曾创办替代性艺术空间Lab-47(2014-16年),出版《中国民间造神》《设计人类学:基本问题》等专著。学术兴趣广泛涉及中国现当代艺术、民艺与民间信仰实践、非遗学和设计人类学等。


童末 (作家)

生于1985年,写小说与评论,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中心的人》、短篇小说集《新大陆》等。现居北京与贵州。

与现场的距离

了解更多

最后一期对话将落脚于批评的伦理问题——批评家与广义上的艺术现场,即艺术家以及艺术生产的原境之间,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可能是恰当的。


批评家与艺术家是共生的吗?二者之间,究竟是否有必要如约翰·卡纳迪(John Canaday)所建议的那样,互不相识?像亨利·盖尔扎勒(Henry Geldzahler)所说,与艺术共同生活,对批评写作来说又是否必须?


究竟是否存在“合法”的阐释?若诚如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所说,存在一种介于作者意图与诠释者意图之间的第三种可能性:文本意图,那是否除接近所谓“作品意图”以外的尝试,都应被视作是“阐释暴力”?


对同代人来说,批评对创作有什么用?如果如今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已不再依赖于被批评家置于某种话语空间,艺术家与批评对话的必要性何在?批评家是否应该,又是否能够帮助艺术家决定如何创造?有时,批评对创作的影响也可能是腐蚀性的。


本期嘉宾

吴家南 (写作者)

工作内容涉及写作、影视编剧、学术翻译、策展和艺术创作。曾先后在北京、柏林学习雕塑和哲学,现在北京独立工作,正在写一本有关行为艺术的书。爱好说话,热衷观察艺术界。


朱荧荧 (艺术家)

1989年生于西安,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201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4年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她的创作主要包含绘画、摄影和影像。作品具有尖锐和细腻的情感内核,试图从绘画语言和图像媒介去溯源人类深层情绪感受的复杂性的思辨。同时作为一名写作者,她的评论文章散见于Artforum、Ocula等艺术媒体。

媒体支持

假杂志 Jiazazhi

始于2007年,透过图片、影像、文本、声音等介质关心本地和世界。生产劳动按先后次序包括线上、出版、杂志、艺术书店、活动策划等。以实践表立场,示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