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曾经描述过一种对档案的渴求,因为人们拥有强制性的、重复性的、怀旧的、无法抑制的、不停歇的想要回到原初起点的内在冲动。档案可以建立在以理性秩序为基石的现实中心,也可以揭示某种非理性以及历史的牵引力。
档案既可被视作对历史真实的直接见证,也可被视作修辞的产物。在触摸、阅读档案所保留的物质痕迹时,过去那个消失的世界仿佛又回到现在的我们中间。如法尔热所言,打开档案似乎使我们有了“触摸真相”的特权。但另一方面,档案有时是多位“作者”协作的产物,所记录的内容发生的时机不同,也会让文献带上“虚构成分”;这种“虚构”,如史学家戴维斯所力求探究的,或许并非指向其捏造的部分,而是反映了某种叙述技巧和文学特征。这种复杂特质也决定了,在面对档案时,研究者和学者需要掌握如何潜入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并且学会游泳;同时,这也预设了档案经由不同阐释,所产出叙事的异质性可能。
从瓦尔堡的图片文献库,到安迪·沃霍尔的“时间胶囊”系列,档案库的内容及其存在形态是多元的;与此同时,档案库背后执掌者的身份也多种多样,档案人以何种动机、何种秩序标准去收集和管理档案,反映了其背后不同的立场。
2023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北京大学国史中心共同策划组织三场关于档案的系列论坛,邀请艺术史研究者、档案人、艺术创作者、档案学者,对档案库的建立、管理和研究等话题维度展开探讨。系列论坛试图从具体的个案实例出发,展示这个庞杂话题与艺术及艺术史相交的数个切面,以窥档案工作与研究及创作实践之间的细小连结。
系列对话活动由UCCA公共实践部策划人刘令仪主持。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研究关注美术史学史、图像志传统、文艺复兴艺术理论等方向。
高明
中国美术学院《新美术》编辑、北京大学和马普所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KHI)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为汉代画像石、文艺复兴艺术史、西方艺术文献等,近年来致力于《瓦萨里艺术术语词典》的编纂。
徐呈瑞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讲师。主要从事汉代图像和中国民间美术两个方向的研究。
贾方舟
批评家、策展人。先后发表理论和评论文章二百多万字,文章主要收在《走向现代——新时期美术论集》《多元与选择》《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柳暗花明:新水墨论集》等四本文集之中,以及专著《吴冠中》《吴冠中研究》等。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担任全国性大展的评委,先后策划、主持“中国艺术大展·当代油画艺术展”、“世纪·女性”艺术大展、“吴冠中50年经典回顾展”(新加坡)、“第四届成都双年展”等学术性展览;主编了《批评的时代》三卷本批评文集以及四卷本《批评家系列丛书:批评家访谈录》,创办并主持《中国艺术批评家网》,策划了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并担任第一届轮值主席。
朱青生
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艺术史研究工作,1986年起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2005年起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6年起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著有《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十九札》等。
陈界仁
当代艺术家。2010年起,陈界仁更积极关注在公司王国的全域式操控技术下,越来越多人沦为泛临时工与丧失存在感的现实,他将这个全球普遍现象,简称为“全球监禁、在地流放”,并试图通过源于佛法的“以欲化欲”与“以幻解幻”的思辨路径,思考质变全域式操控技术的可能性。
邹德怀
影像史学者、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研究员。自2012年起,长期致力于东亚近现代历史相关影像材料与实物的征集和研究。目前藏有原版老照片10万张,长期在自媒体账号分享老照片故事,已积累200万粉丝。
祁天娇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联合培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档案事业发展中心研究员。《数字人文研究》期刊编辑。研究方向包括:数字人文、数字文化遗产、文档数据化。
范白丁:《档案秩序的匹配与创建:从瓦尔堡图片文献库说起》
发言简介:报告以瓦尔堡图片文献库为例,追溯其图片收藏系统的前期演变过程,并试图揭示图像库创建者的学术意图、分类方法以及从私人图片收藏到公共图片库的转型,最后由此案例牵引出档案库及其知识秩序所带来的启发与思考。
高明:《冷档案》
发言简介:本次报告是对德里达的《档案热:一种弗洛伊德式的印象》(Mal d'archive :une impression freudienne)一书的反思。报告将讨论瓦尔堡在佛罗伦萨、在汉堡、在罗马的工作空间(Arbeitszimmer),并揭示各个时期的工作空间中视觉材料、卡片盒子、图书书架和档案材料之间瓦尔堡所秉持的工作方式,从而探讨瓦尔堡在不同时期从档案发现(Entdeckung)到系统性(systematisch)研究,再到图像记忆(Mnemosyne)的进阶式艺术史研究方法,以此来重审德里达在《档案热》中有关记忆的讨论。在当下数字化档案的潮流下,基于文献档案或者图像档案的研究也依旧面临着选择性数字化、大数据算法等等困境,讲者将在数字图像理论的框架下,提出更为开放、更为自由和更为平等的“冷档案”概念。
徐呈瑞:《档案理念下的图像数据建设——以“中国汉代图像信息数据库”为例》
发言简介:“中国汉代图像信息数据库”是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一直在建设的图像数据库,同时有《汉画总录》作为阶段性成果出版物。整个流程包括汉代图像信息采集录入、图像数据编辑生成、《汉画总录》的编辑出版以及后期数据上线检索。自2002年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成立以来,图像信息数据库的著录理念也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变化,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相关溢出档案。这些档案目前并未作为“正文”出现在数据库和出版物中,但是其中蕴藏的信息对于未来研究同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次报告主要结合“中国汉代图像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过程的介绍,从档案的角度观察在图像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文献情况,并对未来图像数据库建设的理念改变及理想状况进行展望。
贾方舟:《档案的积累与艺术史写作》
发言简介:档案的价值在于它的“原始记录性”,因此,原始记录便成为艺术史写作的基石和可靠的依据。离开翔实的原始记录,就无法展开艺术史的叙事。以我在新世纪以来做的几件事可以说明档案积累的重要:1、批评家网站、年会和年度文集;2、批评家访谈录;3、女性艺术40年;4、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简史;5、中国当代艺术案例研究。以上几件事都是以档案为前提抑或直接就是档案的积累。
朱青生:《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中国当代艺术年鉴>》
发言简介:改革开放初期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和理论家,他们在1986年珠海会议以后,于长沙举行了一次会议,成立了现代艺术协会,并决定建立艺术档案,以尽量详细地记录和反映思想和活动,这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时至今日学术上秉持的宗旨,也成为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过去36年的基础方法。此次发言将针对CMAA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档案工作为学术研究所用展开介绍。
陈界仁:《解档案与运动中的残响》
发言简介:当某一个事件看似已消逝或被凝固为某种主导叙事的档案后,那么事件的复杂性、后延性与溢出主导性叙事档案外的其他他,如何浮现、显影、发声,并成为触发新运动形式的残响?此次讲座将以本人作于2014-2017年的“残响世界”系列作品为主要报告内容。
邹德怀:《影像档案库的建立与管理》
发言简介:报告将围绕嘉宾个人近年收集的1850年代至1940年代期间的10万张原底晒印照片所建立的影像档案库展开。其中包含其作为档案人对照片的甄选、分类、管理及存档方法等。同时,嘉宾也将针对如何使用档案内容还原历史“真实”,借助其他档案资料进行文献查阅,展开历史叙事进行分享。最后,嘉宾还将针对现阶段如何联合高校资源和专业力量,进行档案系统化编目做简要介绍。
祁天骄:《历史叙事中档案与艺术的螺旋运动》
发言简介:在厚重的历史叙事传统中、在漫长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档案与艺术呈现交叠互持的螺旋上升的紧密关系。档案作为灵感、资源、方法、过程甚至结果,在从古至今的艺术创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字时代,档案的回归、修复、重建、组织与编研又唤醒更多艺术创新,数字艺术也为档案的可视化叙事带来无限可能。本次发言将在档案与艺术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基于学科史梳理与数字人文、数字记忆教育实践,与大家共同探索历史叙事中档案与艺术融合的无限魅力。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为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开设的位于798 艺术区内的实体的档案空间,研究、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提供查阅服务,并向公众开放,同时是一个传播中国当代艺术信息和研究的平台。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
北京大学国史中心
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简称“国史中心”) 是北京大学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专门成立的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实体学术机构,以国史为枢纽,总揽“四史”研究,整合校内多学科研究力量,打造一流的学术研究平台。国史中心秉承“典藏当代史料,书写当代信史”的学术使命,力争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鲜明北大特色的国史研究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