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与柔软、工业与自然共同存在于艺术家张如怡的创作媒介中:用于温室大棚的塑料薄膜、水蒸汽与若隐若现的瓷砖,白炽灯下围绕混凝土游动的清道夫,猫眼后等待被凝视的仙人掌刺……半开放式的人造温室景观融洽地包容着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又似乎是现代生活的另一重形变的写照。
在康德的观点中,对事物的觉察来源于抽象理念和具象感官信息的结合。在张如怡的作品中,来源于日常标准化生产的材料在社会的语境与个人的感官中构成具有特定的符号意象:关于有机自然与无机造物的错置与转化、讨论着造物与自然的边界的仙人掌翻模,不再仅指向开放而是克制的景观化的透明物,回应着空间的规训与个人自由间张力的混凝土结构。这些象征着特定生活经验的媒介低声诉说着透明性、生命力、个体与城市环境间隐藏且错综复杂的关系。
正如张如怡所说:个体与现实生活的对峙关系一直是我创作母题,通常以围绕日常逻辑而展开。日常习见的物件如何承托艺术家的想象,而各异的介质又如何自洽地串联起艺术家的创作意象与线索?3月4日,UCCA邀请青年学者王雨童、艺术家张如怡、UCCA策展人张南昭,共同从艺术家的创作材料出发,探索艺术家创作中草灰蛇线般的隐语,倾听现代生活中由工业与自然、坚硬与柔软间窸窣交织的“低声细语”。
张如怡(艺术家)
张如怡出生于1985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近年作品参与的重要展览和展出机构有:“脆弱宣言”——第16届里昂双年展(法国里昂,2022)、和美术馆(广东,2022)、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22)、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21)、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上海,2021)、UCCA沙丘美术馆(北戴河,2020)、K11 基金会(香港,2019)、外滩美术馆(上海,2018)等。重要个展包括:“现代化石”(星美术馆SSSSTART,上海,2022)、“以为何处”(东画廊,上海,2019)、“盆栽”(François Ghebaly画廊,洛杉矶,2019)、“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东画廊,上海,2016)。
王雨童(青年学者、写作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生活于北京。兴趣方向包括科技与性别、多物种与共生伦理、推辨幻寓文化(speculative culture)、科幻文化等,以文字参与对未来的共同编织中。学术论文发表于《创作与评论》《当代动画》等刊,文化时评、影评见于端传媒、《北京青年报》、海螺社区等媒体端。曾参与UCCA“紧急中的沉思”系列讲座和“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线上论坛。
张南昭(策展人)
2020年加入UCCA。曾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 “紧急中的沉思”(2020)、“沉静的响雷”(2021)、“黄锐:抽象之道”(2021)、张如怡:低声细语(2022),以及联合策划了首届沙特阿拉伯迪里耶双年展 “摸着石头过河”(2021)。张南昭曾先后就读于罗德岛艺术学院、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方向及兴趣主要涵盖以佛教为主的宗教在后现代框架下的分析,前现代东亚视觉文化以及当代艺术,并翻译了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Bernard Faure所著的《顿法的意欲——禅的文化批判》等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