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实践,在逐渐进入当代艺术世界的过程中,因其大众认知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往往先入为主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音乐与声音艺术的关系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创作与理论研究后,也愈发呈现出一种纠缠状态——我们是否能重新回到“发声”与“聆听”,通过感受力重塑我们对两者的理解?
感官分离与融合的技术媒介历史或许为我们重新认识“发声”与“聆听”提供了灵感。自工业革命的技术发展伊始,最初依托口语、表情与肢体的交流能力逐渐实现了体外化,分离出各种媒介:文字媒介、影像媒介和声音媒介等。当视觉脱离触觉,媒介形成明确分工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时的感官体验是有限且相互分离的。在数字技术以指数式发展的21世纪,互联网又进一步将不同媒介迅速整合在一起,各种感官逐渐趋近整体且难以区分,并以其快节奏冲击着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与个人行为习惯。
数字技术成为媒介融合最直接的诱因,其中对于感官的分离、延伸与再造仍是有倚重偏向的。西方传统审美以视觉为主、听觉次之,触觉、味觉和嗅觉则未被纳入审美感官。这一分野同样延续到数字生活之中,当感官不断受到数字技术的塑造,我们在这些技术面前如何理解自身?
在“集光片羽”展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庞大之物轰然消融的静默、海洋一般的粉红噪音波、动感强烈的爵士及虫鸣风涌的氛围,叙述者或者你、我的语音。视觉未达之时,声音带我们渐入不同情境,作为媒介的声音不限于传递内容和意义,它作用于人的感官,促使人与环境的互动,同时带来了从声音的维度讨论人的生存境况与审美倾向的可能。
本次特邀活动将以声音、音乐为线索来串联具身的、文化的体验,邀请参展艺术家殷漪带来一场表演讲座,重新理解“发声”与“聆听”的伊始及它们是如何在我们之间发生的,并重新提问“音乐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音乐家、艺术家,策划人。1978年出生于上海,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对于殷漪来说,艺术是自我治愈的良方,也是思考与行动的试金石。基于对“声音”与“听觉”的深度思考和研究,殷漪展开跨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作品形式包括表演、声音、影像和装置。感知、身份、文化、媒介性成为其创作焦点,他提出“听觉—声音空间”这一概念,尝试建立一套围绕此概念的工作方法,与其他学科建立跨领域合作。1998年组建慢核乐队“死亡诗社”,任贝司手兼主唱。2001年转向数字音乐创作。殷漪早期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现场音乐表演、现代舞、肢体剧场。委约其音乐作品的表演团体包括“组合嬲”(上海)、Rubato 舞团(柏林)和广州现代舞蹈团。近年来殷漪的音乐实践主要集中于现场个人电脑音乐,基于实地录音的声景创作以及音乐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探索。殷漪参加的重要展览包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18)、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2016)、第二届深圳新媒体艺术节(2016)和中国声音艺术大展(2013)。
唐誉祯,策展人,硕士毕业于荷兰鹿特丹Piet Zwart Institute艺术学院,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她的策展与研究常常涉及到数字构造与物质现实之间的矛盾, 互联网强化下的开源文化。她荣获2019年Hyundai Blue Prize中国青年策展人年度艺术大奖提名。策划展览包括“浪潮与浪潮”(chi K11美术馆,2021),“给我一颗聪明果(Knowledge Fever)”(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2020),“不事生产”PCCA国际驻留项目系列展览(201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