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影像艺术交流
VCD影促会2019夏:水边的纳西索斯

2019.6.21 - 2019.8.31

影像艺术交流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国别语言配中英文字幕

继2018走过整个四季以及2019春“流动的顿悟”,UCCA再次携手VCD影促会带来2019夏:“水边的纳西索斯”。本届影展由青年策展人韩馨逸担任策展,以“自恋自我审视”为题,试图聚焦于一群艺术家的影像实践。他们以或真诚或尖锐的视角,记录与还原复杂甚至丑陋的生活样貌,同时揭示了主人公作为平凡的人类个体所面临的真实困境。从6月到9月,我们将陆续呈上一系列气质先锋的影像佳作:包括凯特·布兰切特“女王”一人分饰十二个角色的《宣言》,新浪潮大师戈达尔1967年的名作《我略知她一二》,德里克·贾曼的辞世遗作《蓝》,韩国名导洪尚秀《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拍摄哲学家齐泽克用学术理论结构剖析名片场景的《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 》,以及日本老牌影像机构Image Forum的90年代女性导演自拍系列短片等等。

正如策展人在前言中所说:纳西索斯的自恋已经成为当代社交生活之中一种最为常见的精神状态,其症状显现于沉迷自拍、热衷自我形象管理、过分具有自我神化及传记化倾向等等的行为之间。自恋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个体的心理障碍,而更多地成为当下流行文化、媒体传播所激发与塑造而成的广泛现象。在这个极度强调个体性的时代,它具有合法性,同时也被大多数人奉为一种需要达成的玩世不恭的生命态度。

从更广阔的社会及文化层面上分析,消费主义、没落的公共生活以及不断在经历了冲击和重塑的人类认识方式也成为人们无限趋向于自恋的多重动因。正如齐泽克指出的,人类实际上经历过三重“自恋症”的打击:哥白尼论证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类丧失了宇宙的中心地位、“万物之灵长”的特权,而最终在自我身心的掌控上也让位于混乱而绵延的无意识与潜意识。今天的人们在激烈的变动中由于无法有力且清晰地掌控自我命运,而因此已经进入了不关心未来,同时也漠视过去的特殊阶段:“自恋”成为一种自我身份留存的方式,对于自我形象的迷恋与推崇也同样成为了自我身份留存的强力印证。

但值得庆幸的是,纳西索斯承受的自恋诅咒并没有波及清醒的艺术家们,同时这一丰富的症候表现又为他们带来了充盈的创作素材。借助于冷峻的镜头,他们从自恋的幻觉之中成功出逃。

活动日程

6.28(周五)19:30-22:00《阿里郎》及韩馨逸学术交流
7.7 (周日)18:30-21:30 《宣言》《另一个“他者的故事”——另一个现代艺术家》及彭筠、杨扬学术交流
7.14(周日)19:00-21:30《蓝》及陈立学术交流
7.21(周日)19:30-22:00《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及张献民学术交流
7.28(周日)18:30-21:30《阿克曼自画像》、《耳中的水》及张亚璇学术交流
8.4 (周日)19:30-22:30 《你不能总说天空是错的》《阿涅斯的海滩》及韩馨逸、刘宽学术交流
8.17(周六)14:00-17:00《亨利·乔治·克鲁佐的地狱》《卡尔·杰伊-永无休止》及黄若松学术交流
8.25(周日)19:00-22:00《眠花》《我略知她一二》及郝蕾学术交流
8.31(周六)18:00-21:00《桃色婴儿油》《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及韩馨逸学术交流

嘉宾

韩馨逸(策展人)

策展人、写作者,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参与策划多个展览项目,2016年联合创立Salt Projects策展工作室。评论文章见于艺术论坛中文网、《艺术界》及《艺术新闻中文版》等艺术媒体。

 

彭筠(美术史博士)

美术史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世界美术》杂志编辑,主要从事西方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教学、翻译与研究工作,已出版《欧洲艺术:1700-1830——城市经济空前增长时代的视觉艺术史》、《马塞尔·杜尚的一生》等译著。

 

杨扬(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西方艺术史方法论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书画鉴藏研究、中西艺术史比较研究,及艺术批评。担任馆内重要出版物《中国古代书法》、《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法帖书系》编务工作。主要论文有《前卫的转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艺术与大众文化》、《王绂﹤北京八景图﹥再议》、《国博藏太玄真一本际经》、《恽寿平猫蝶图辨伪》、《女性的话语和世界的万象》等。出版有译著《艺术史的语言》。曾任课于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系、北京城市学院广告系、中国国家图书馆书画修复在职培训,所授课程有西方艺术史、中国艺术史和现当代艺术思潮等。

 

陈立(策展人)

陈立,策展人和研究者,现生活并工作在中国北京,于魔金石空间担任研究主管。他曾于OCAT深圳担任策展助理、香港城市大学担任研究员。其研究主要关注空间与美学政治、地缘政治、表演及流动影像。他近期策划的展览项目包括:“比赛继续、舞台留下”,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2019);“今天应该很高兴”,泰康空间,北京(2018);“余兴派对:集体舞与个人操”,刺点画廊,香港(2017);“世变”,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2016);“他/她从海上来”,OCAT深圳(2016)等。他的评论文章常刊登在《艺术论坛》、《艺术界》、《艺术新闻》及《艺术世界》。参与了多个国际驻留项目,于2016年在亚洲艺术文献库进行研究者驻留。2019年,他将在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进行国际研究者项目驻留,与此同时,因为2019年获得亚洲文化协会纽约奖助金项目,将于2020年在纽约进行为期半年的驻留。

 

张献民(电影学者)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独立电影批评家、策展人。任香港、台北、釜山、云之南、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广州纪录片大会、飞帕、克莱蒙费朗、西安、首尔数码、EBS、鹿特丹、凤凰纪录片等电影节或大赛评委,任亚洲纪录片基金评委。在国内组织独立电影巡展、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等。在巴西、意大利、韩国和奥地利等国组织展映中国独立电影。2011年联合创办“齐放”和“艺术中心放映联盟”。

 

张亚璇(影评人)

张亚璇,作为影评人和影展策划人,始终在创造性影像领域展开她的写作和策展实践,近年也开始介入电影制片的工作。

 

刘宽(导演、专栏作者)

导演,专栏作者。波士顿大学新闻系硕士、《单读》副主编。为《人物》《南方周末》《端传媒》《T Magazine》(《纽约时报杂志中文版》)等撰稿。其纪录片作品包括《生活的匮乏是他的缪斯——马丁瓦尔泽在中国》《淘宝是个村》等。她最近的纪录片作品《日常的奇迹》,展现了诗人和翻译家黄灿然的创作和日常的关系。

 

黄若松(导演)

曾在法国和阿根廷进修导演和舞台表演专业,长期从事戏剧和电影的导演和编导工作。2012-2016年间导演了多部故事片和纪录片。2017年担任平遥国际电影展纪录片《平遥元年》的导演、摄影和剪辑,并作为平遥国际影展回顾展的策展执行。2018年担任法国电视2台纪录片《一个中国男人》的执行导演,也在法国利摩日联盟戏剧节和亚维农国际戏剧节中,分别作为戏剧《李尔王》和《我,哈姆雷特》舞台总监。

 

郝蕾(演员)

著名影视演员郝蕾,1994年进入影视圈,因主演电视剧《十七岁不哭》《姐妹》,历史剧《少年天子》获得广泛关注。自2006年起演员郝蕾凭借其主演的电影五度参加三大国际电影节。2009年其主演电影《白银帝国》获第二十九届夏威夷电影节最佳电影奖、柏林电影节展映单元。2010年其主演电影《第四张画》荣获第47届金马奖最佳女配奖项。2012年凭借电影《浮城谜事》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入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2014年其主演的电影《亲爱的》不仅引起巨大反响,还促使了一部法律的修订。2015年担任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2019年其主演的电影春潮入围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阿里郎

Arirang

纪录片 | 剧情|韩国|2011年|韩语|中文字幕|100分钟

简介:金基德的影片一直以粗粝彪悍的力量感而著称,然而《阿里郎》呈现的却是一个脆弱、失意的自我形象。在一间简陋的山间小屋中,金基德为自己准备了一顶帐篷,吃着最简单的食物,取雪为水,唯一能够证明他身份的是一溜摆放在柜子上的银熊奖和金狮奖。金基德于片中在质问者、回答者和旁观者等不同角色中与自己对话,并自述2008年对电影人生意义的怀疑与遭到背叛后的恐惧。《阿里郎》是金基德患社交恐惧症后的第一部电影,导演描述这部影片时说:“我之前一直在睡觉,是戛纳让我醒来,影片之所以名为《阿里郎》,因为我看来,这是韩国人在悲伤、迷茫时会唱的一首歌。

金基德是韩国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一个用画面说话的导演,一个永远关注边缘人的艺术家,每一部作品带有金基德独特的个人魅力。从没接受过任何有关电影或者美术的正规教育,却在10年中拍了12部电影,作品在各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2004年金基德曾凭《撒玛利亚女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年威尼斯电影节上凭《空房间》夺得最佳导演奖,2012年凭《圣殇》获得威尼斯金狮奖。他的作品每每饱受争议,却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口碑。

 

《宣言

Manifesto

剧情|澳大利亚/德国|2015年|英语|中英字幕|95分钟

简介:电影《宣言》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在上海昊美术馆曾经展出的由13个同步播放的视频构成的电影装置,另一个则是剪辑过的电影长片。在电影长片中,罗斯菲德设计了13个场景,布兰切特塑造了送葬人、主播、朋克女、流浪汉、垃圾焚烧厂工人和家庭主妇等反差巨大的人物形象。《宣言》在文本上借鉴了未来主义艺术家、达达主义艺术家和其他艺术家团体或社会学流派的写作,一些独立艺术家、建筑师、舞蹈家和电影制作人的思考也被全数收录在内。

朱利安·罗斯菲尔德1965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影像艺术家,目前工作并生活在柏林。他的作品以多频影像装置为主,形式涵盖各类别的动态影像。他的作品多以16mm及35mm胶片拍摄完成。除了创作,落斯菲尔德还在多家艺术机构及德国的高校任职。他的作品常见于各大双年展,并被MoMA、霍夫曼收藏和萨奇画廊等重要艺术机构收藏。《交易》和《干涸之地》是罗斯菲德新近的2件电影作品。

 

《另一个“他者的故事”——另一个现代艺术家》

Another The Other Story ——Another Modern Artist

2013|中国|汉语普通话|英文字幕|7分钟

简介:“他者的故事”取自批评家拉希德·阿莱茵于1989年在海沃画廊所策划的展览“他者的故事:战后英国亚非艺术家展”,即在指出“现代主义艺术史中非西方艺术家的缺席。“另一个‘他者的故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录像部分是由导演扮演一位“现代”画家,并模仿三、四十年代黑白电影;文献部分由导演父亲70-90年代的风格多样绘画作品的照片档案组成。这两件作品是导演个人认为父亲在他困惑徘徊时所表达出的“现代”或是“传统”的某种相互交织。

李然(1986)出生于中国湖北,200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得学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他的个展包括“再次投影:一个或多个角色”,OCT当代艺术中心,西安,中国,2015;“孤身一夜”,卡迪斯特艺术基金会,旧金山,美国,2014;“漂亮的知识”,艾可画廊,上海,中国,2012。

 

《蓝》

Blue

剧情|传记|英国|1993|英语|中文字幕|79分钟

简介:《蓝》是导演德里克·贾曼的辞世遗作,记录了他罹患艾滋后的最后岁月。此时的贾曼已经双目失明,面对他的是死亡的颜色——忧郁的蓝。他用极端的“反电影”形式结束了自己的导演生涯,以纯净的满屏蓝色向生命做最后的答辞与谢幕。他说:“我献给你们这宇宙的蓝色,蓝色,是通往灵魂的一扇门,无尽的可能将变为现实”。

生于1942年的德里克·贾曼,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诗人、画家、植物学家和同性恋权利活动家。他认为自己英国人和同性恋的身份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事实,这两个母题也是始终纠缠他的艺术中的两个主题。贾曼的影片始终执著于先锋实验倾向,在艺术上吸收来自绘画与舞台艺术的精髓,同时又将故事发生的实际场景与当前的现实作了许多糅合。

 

《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

The Pervert’s Guide to Ideology

纪录片|英国、爱尔兰|2012|英语|中文字幕|136分钟

简介:影片《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是由斯洛文尼亚的哲学家、拉康精神分析专家斯拉沃热·齐泽克编写剧本及主演、由苏菲·费因斯(Sophie Fiennes)执导。相比于2006年的《变态者电影指南》,《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是一部有关意识形态批判的纯粹的纪录片,在今天的世界,影像才是真实的,理论是一回事,如何将理论的形式转化成影像的形式又是另一种逻辑。

索菲亚·菲尼斯,英国导演及制片人。她于1998年正式开始拍电影,2006与2013年先后与斯拉沃热·齐泽克合作拍摄了《变态者电影指南》和《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她也曾与德国著名艺术家Anselm Kiefer合作,用镜头见证了他炼金术式的创作过程,并同时呈现了他在法国南部山区工作室建立的个人世界。菲尼斯的代表作品还包括《故城草木深》等。

 

《阿克曼自画像》

Chantal Akerman par Chantal Akerman

纪录片|法国|1997|法语|中文字幕|64分钟
简介:《阿克曼自画像》是导演香特尔·阿克曼1996年拍摄的关于自我的一部纪录片。该系列的每一集都由一位电影人拍摄另一位电影人。而阿克曼所推荐的电影导演都已经被拍摄过了,于是她提议拍摄自己——“带着让我过去影片为自己说话的念头,我把它们当作样片剪辑成一部新片。这将成为我的自画像”。

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欧洲实验电影及女权主义电影的先锋人物。25岁时因《让娜·迪尔曼》这部描述家庭主妇琐碎生活的电影而一炮走红。纽约时报曾以“电影史上首个女权主义大师级作品”来评价这部杰作。阿克曼一生共拍摄了40多部影片,大部分的内容都以愤怒、孤独、集中营、对女性的关注、以及自己的犹太身份为主题。非线性叙述是她作品的标志性特色。许多导演都声称受到过阿克曼的影响,其中包括迈克尔·哈内克、莎莉·波特和托德·海恩斯等。

 

《耳中的水》

Water in My Ears  

短片|日本|1993|日语|中文字幕|36分钟

简介:作品描述了一个女孩想象自己的爱人在她的耳朵里游泳。她去拜访了耳鼻喉健康老师,咨询自己的耳朵太容易进水的病症,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位女性电影制作人出现在这部半纪录片中,并用摄影机作为工具来阐明自己内心的混乱。

歌川惠子是近年来多摩美术大学电影项目中出现的几位年轻女性电影制作人之一。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女权主义者,她们都通过使用8毫米胶片大胆记录她们的个人生活,包括性和个人生活,试图制造不同的电影浪潮。她的作品色调较为黯淡,常以虚构的借口幽默地探讨对身体和人际关系的焦虑。

 

《你不能总说天空是错的

Can’t Always Say the Sky is Wrong

日本|1996|日语|中英字幕|18分钟

简介:围绕着我们的无数星星并不是一些梦幻般的光芒的闪烁,而是一种可疑信息的熠熠生辉,作品中,“我”进入视野,收集来自虚构研究公司的信息。这是虚构的现实,并将“我自己”保持在虚构的角色中,是一部黑暗的、个人化的短片。

才木浩美(Saki Hiromi)1971年出生于山梨县,并从山梨大学毕业。1996年,才木浩美从Image Forum影像机构毕业,并凭借作品《你不能总说天空是错的》获得1996年Image Forum电影节杰出作品奖。

 

 

阿涅斯的海滩

The Beach of Agnès

纪录片| 传记|法国|2008|法语|中英字幕|110分钟

简介:回到生命中曾拥有过的那片海滩,阿涅斯·瓦尔达用一贯独有的风格创造了一幅电影自画像。她将电影片段、照片、纪录画面搬上舞台,以她独有的幽默与情感为自己的八十岁生日准备了一份礼物。马路中央搭建起一个海滩办公室, 大大小小镜子的相互映射中,导演一生的故事像儿童立体书一样在观众面前展开。就像影片中所说的“一个主我,一个客我,即使将他们全部倒出,也只收拾了一点点。

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法国摄影师及导演。她也是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中重要一员,也被称为“新浪潮祖母”。在电影事业开始前,她是一名职业摄影师,而后她也在两种艺术形式中切换自如。阿涅斯·瓦尔达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女导演。几乎留了一个世纪的标志性蘑菇头,天真而热情的品质在她身上从未随着时间而消逝。

 

《亨利·乔治·克鲁佐的地狱》

Henri-George Clouzot’s Inferno

纪录片| 法国 | 2009 | 法语 | 中英字幕 | 94分钟

简介:1964年,大师级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号称预算无上限的传奇电影《地狱》并未能够问世。然而,仅仅是少量的流出画面便俘获了无数的影迷。影片中人们熟知的茜茜公主在实验性的镜头下呈现出了鬼魅及冶艳的一面。终于,在导演塞尔日·布朗伯格锲而不舍地追寻下,这部伟大的作品却在2009年以半戏剧半纪录片的形式被完成。

塞尔日·布朗伯格(Serge Bromberg)自1985年创立“龙虾电影”以来先后创立了老电影LE Diapason的声音修复实验室及蒸汽船(Steamboat Films)制作公司,致力于电影图像和声音的恢复。他的影片《非凡之旅》记录了1902年的影片《月球旅行记》的修复过程,并展示了大量电影技术的创造衍。80年代,他制作并主持了数百小时的法国电视节目,曾凭借纪录片《亨利-乔治·克鲁佐的地狱》获得凯撒奖。

 

《卡尔·杰伊-永无休止》

Cumhur Jay – On & On

日本 | 2016 | 有声无对白彩色高清影像 | 5. 29’

简介:本片是导演将自己的形象扫描,创造而成的3D化身,他用这个形象在CG世界中与音乐共舞。在一个虚幻的无实体的作品中,他与自己的虚拟形象交叠在一起,通过场景的变换:海边、街道、水中,并在这些场景中以虚拟身份穿梭,营造出一种实验性质的画面,充满荒诞诙谐的幽默感。

谷口晓彦(Akihiko Taniguchi),艺术家、多摩美术大学全职讲师、武藏野美术大学兼职讲师。使用自建设备和软件制作装置,表演和视频作品。近年来的主要创作是网络艺术品,以VJ的形式参与创作。主要展览包括“互联网艺术未来”:后互联网时代的现实,ICC,东京,2012;SeMA双年展Mediacity Seoul 2016,首尔。

 

《眠花》

The Sleeping Flower

日本|1991|日语|中文字幕|7分钟

简介:这部作品是一位祖母的日常活动与她和孙女的对话。“奶奶,闭上眼睛。”“闭上眼睛装死?”“你害怕死吗?”“我并不害怕。所以我甚至想知道为什么我活得这么久。”她问她的孙女,“我会死吗?”而后两个人一起大笑。平静的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语句,却有动人的力量。

小口诗子(Koguchi Utako)是武藏野美术大学教师,参与各种与电影有关的工作,包括电影导演与编剧、宣传。作为一名视频艺术家,除了国内外电影节的展览和个展外,小口诗子还通过电影节和教育机构创作场所和作品的研讨会,发掘并支持年轻电影导演创作。

 

《我略知她一二》

Two or Three Things I Know About Her

剧情|喜剧|法国|1967|法语|中英字幕|87分钟

简介:与1962年《随心所欲》一样,这部1967年作品《我略知她一二》同样是描述女性的。他在影片记录了一个兼职妓女的中产家庭主妇在一天中繁杂而空虚的生活。片中的故事形态支离破碎,堆砌出中产阶级圈子的景象,不断夹杂字幕、符号与旁白。虽然影片在拍摄时有脚本,但是戈达尔要求演员在表演时突破“第四道墙”,随机创作台词,与镜头外的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使得这部影片充满了实验性和批判意识。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法国和瑞士藉导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他曾经在瑞士的尼翁接受教育,之后在法国念高中,继而入读巴黎大学。戈达尔在索邦大学的日子里对电影产生兴趣,毕业后数年间伙同年轻的电影人制作人和影评人推动法国电影新浪潮。戈达尔的电影通常被视为挑战和抗衡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

 

桃色婴儿油

Peach Baby Oil

日本|1995|日语|中英字幕|16分钟

简介:“长大后我该怎么办?”和田淳子的这部作品发生在一个奇怪的空间,只在“我”的一个房间公寓上方几英寸。二十岁的女主角梦想自己一直成为一个“女孩”……甜蜜的虚幻叙事和挑衅性的情色图片,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奇怪而不寒而栗的迷人效果。

和田淳子(Wada Junko)生活工作于柏林。在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完成绘画研究后,她专注于大型抽象绘画。这项工作使她产生了非常个人化的舞蹈风格,多年来,她一直在博物馆、画廊和公共场所进行表演,常与多位声音艺术家合作。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剧情|爱情|韩国|2017|韩语|中英字幕|101分钟

简介:由于洪尚秀本人与女主角金敏喜的恋情,《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也常被人认作是导演的某种自述。影片中,洪常秀以一贯的方式描述了女演员恩熙与一位已婚导演的婚外情。影片中的男人是缺席的,女演员则独自在现实及梦境中对自己的情感、身份进行着追问。与洪常秀的其他影片一样,影片充满着真实生活的尴尬感。

洪尚秀(Sang-soo Hong)被誉为韩国作家电影导演第一人,诞生与韩国独立制片运动,是目前韩国最具实验精神的独立电影导演。他是韩国第一代留学生导演,善于将国外学到的实验电影精神融会贯通到本民族的电影中。

合作方

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简称:VCD影促会)

VCD影促会于2017年夏季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它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和推广艺术影像。VCD影促会为影像爱好者们提供观看、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并通过举办影像资料展、文献展、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为更多人提供接受影像艺术教育的机会,同时也通过自身平台挖掘更多优秀的影像艺术作品,在为他们提供放映机会的同时助力青年影像艺术家进行持续创作。

巴可激光,为您做“睛”彩影像艺术呈现

放映技术支持 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