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实验讲座
徐喆:合成 / 调制

2023.10.28
19:30-20:30

表演艺术交流
地点:  UCCA大客厅
语言:  中文

徐喆的影像三部曲今年完成了终篇章,他在上两部影片中通过外部视角,观察到长辈们记忆中的那些独特的个体,记录下了他们各自命运流动的痕迹。在第三部中,故事的线索从徐喆自己的出生地——上海金山说起。他通过三维扫描,复制了当地的场景、物件,图像传递和声音变异使得记忆再次连接,因此故事被重新建构,历史被再次书写。

在这部近期完成的影像中,“记忆”是作品原初的起点,那些散落的个人记忆在与历史的碰撞中触动着他,使徐喆相信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手段予以回应;这一刻,记忆本身又再次成为被质疑的对象。当我们谈论“记忆”的时候,它显示出了多重理解的路径,从微观角度来说,记忆在本质上是个人的;从宏观角度上,它却根源于社会制度和文化形式。对于常驻在记忆里的人来说,它是过去经历的遗存;对于展望未来的人来说,它在本质上是立足于当下的、对那些过去经历的重构。

同样的疑问也指向了记忆传递所附身的载体:图像、文本、纪念物、亲历者的口述构成了基本的记忆承载对象;在今天由媒体主导的文化环境中,这些对象更是不再稳定。尤其是那些被反复重温的“习得性”记忆,由于非自身经验所获得;使得这一“记忆”被迫与想象产生了更为微妙的认知关系,化身为杰弗里·丘比特称之为的“一种弥散的介质” ,作为意识的对象被留存下来。或许也正是因此,“记忆”这一描述回想性过往的概念在构成历史叙事的同时也与其始终保持着弹性的距离。

UCCA邀请徐喆带来《合成/调制》项目,在本次实验讲座中,他将借用音乐领域中电子合成器,尤其是那些复古模拟合成器使用的术语进行“合成、调制”。通过不同电路之间的跳接与调制,让合成器产生来自经验的,或是认识之外的声音。在不同的应用语境中,这一组合则显示了它多义而含糊的指向,正如面对“记忆”这一概念时,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显露出的宽泛的理解。

视频资料

02:50

视频资料

02:50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4

关于艺术家

徐喆

生于上海,2006毕业于法国埃克斯普罗旺斯高等艺术学院。曾参与创建艺术家团体“组织” 。2016年获得亚洲文化协会视觉艺术奖助金。徐喆的创作媒介多样,涉及影像、摄影、装置。近阶段的工作关注于当代生活中个人的生存境遇,通过发现与探讨历史叙述之外的个体经验中所呈现的隐忍、暧昧与躁动以回应我们所身处的时代。